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泽乡起义有两个人为何史记中只写了陈胜?吴广去哪里了?

大泽乡起义有两个人为何史记中只写了陈胜?吴广去哪里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05 更新时间:2024/4/19 14:34:58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大泽乡起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说到大泽乡起义,我们都能想起两个人,那就是陈胜吴广,他们两人领导了这次著名的农民起义,可以说他们在知名度上算是相当的。然而在史书上,《史记》当中却只有《陈涉世家》,作为主角的只有陈胜,吴广却没有这样的待遇,他也只是在《陈涉世家》当中简单的出现过而已。为什么同样都是领导人,待遇却如此不一样?司马迁为什么只给陈胜写传,却不给吴广写呢?

1.为什么陈胜称吴广没有

秦末陈胜吴广二人发动的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这段历史史料依据就是司马迁所著《史记.陈涉世家》了,那么问题就出来了,陈胜吴广两个人发动的起义事件,为何没有“吴广世家”呢?其实不光没有“吴广世家”,吴广的个人事迹司马迁并没有单独给开传书写。他的史料,全部包含在《史记.陈涉世家》里面。究竟为何呢?我们来看个究竟。

“世家”是世代相传的诸侯王的历史,吴广其实算不上。司马迁开篇就讲了陈胜说过的一句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话到底是不是陈胜说的,咱也不得而知,也许是司马迁说的呢。

那么大泽乡起义的时候,当了屯长的陈胜吴广二人联合发动起义,怎么就是陈胜称王了呢?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义军不能二主。总得有一个人选择退让,从史书中来看,选择退让的人就是吴广了。

二人发动起义,有两个细节可以看出,是吴广做了退让,让陈胜称王。

第一个: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从这个利用鬼神之功来收取人心的操作上,我们可以看到,二人为计,以陈胜为王。

第二点,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其实我们可以看得出,吴广的人缘是不错的,这也是他们能够成功揭竿而起的因素之一。但是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谁为统帅,谁为先锋。要知道吴广这番操作是很有危险性的,故意激怒将尉,以苦肉计博得同情,最后成功。

装神弄鬼陈胜称王,铤而走险吴广出力,所以当义军成立之后,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那么二人谋划,吴广选择退让,陈胜有没有好好对待自己的兄弟呢?

当陈胜吴广义军的张楚政权建立之后,陈胜自立为王,这时候周边饱受秦政之苦的人们纷纷起义响应陈胜吴广大军,人一多,就要管理,陈胜就给吴广任命了一个“假王”。什么是“假王”呢?就是没有正式任命为王。这是为何呢?因为他陈胜才刚刚称王,根本没有实力分封诸侯,但是又要吴广带领响应的起义军去攻打荥阳总得有个响当当的名号吧,所以才有了“假王”这么一说。

2.吴广的结果如何

其实大泽乡起义虽然拉来了农民起义反抗秦政的序幕,但是终究是少于根基,缺乏合理有效的领导,加之建立政权之后陈胜的心态发生变化,疏远了自己的根基,最终导致半年就以失败而告终,陈胜也死于自己的车夫。而吴广之死更早于陈胜,且同样死于自己人的手里。

吴广是死于自己的部下田臧之手。

《史记.陈涉世家》中是怎样记载的呢?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於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

这一段叙述,讲的是吴广带兵围攻荥阳,久攻不下,他的部下田臧与其他人合谋想了个计策,但是说吴广骄傲,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他们先假传陈王的命令,诛杀了吴广,又把首级献给了陈王,陈王命田臧为上将了。

根据这段史料,对于吴广的死因,后来学者一共给出了三种原因。

第一种,吴广骄傲无能,影响起义军进攻,所以被部下所杀。理由就是上面那段描述。“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

第二种,部下篡权。秦末农民战争时期,群雄蜂起。田臧是个怀有个人野心的人,不甘久处吴广之下,又苦于无法超越他,因此说吴广"骄,不知兵权"

,或许只是除去吴广以取而代之的借口。

第三种,陈胜授意。理由是田臧杀了吴广,陈胜不仅没有处罚他,还封了田臧为上将。

就我个人看法,田臧自己想要取而代占很大一部分因素,不过还有加上陈胜的态度。要知道,陈胜吴广是一起起义的,那是并肩作战的兄弟,这才过去多长时间?如果田臧不能揣测到陈胜的心意,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对吴广下手的。所以,吴广带兵久围荥阳不下,陈胜那里应该有所不满。

3.司马迁为什么不给吴广写传

司马迁《史记》中有对陈胜失败的评价: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硃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陈胜称王之后,心态发生变化,疏远故人,任人唯亲,将士离心离德,所以陈胜对于当初一起谋划起义的吴广,恐怕也无任何感情。所以田臧杀了吴广,还能带着吴广的首级献给他,换得一个上将的职位。

恐怕田臧的所为恰恰是猜中了陈胜的心思,自己又能谋得一个上位的机会,才使得吴广没能死在战场却亡于部下刀下。

至于吴广"吴广骄,不知兵权"一说,怕是田臧起事所找的借口了吧。

不得不说,吴广选择与陈胜一起起义,有些遇人不慎。

标签: 秦朝陈胜吴广

更多文章

  • 陈胜吴广身份到底是什么 他们几百人为什么就敢直接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泽乡起义,吴广

    很多人都不了解陈胜吴广身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史记·三十世家·陈涉世家》这是《史记》中对吴广的评价。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农民起义,在陈胜吴广的带领下,以九百名戍卒为基础,发动了反抗暴秦的农民起义。那么陈胜吴广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何

  • 陈胜吴广起义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们最后为什么会死在自己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胜,吴广

    很多人都不了解陈胜吴广之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前209年七月,征发贫民九百人去守卫渔阳,陈胜吴广被编进队伍里,担任屯长。无奈天降大雨,道路不通,这会耽误他们达到渔阳,依秦法,如果耽误期限,将会被斩首。陈胜说,天下苦秦久矣,如今逃走是死,起义干一番大事业也是死,既然这样,

  • 曾对同伴说“苟富贵,勿相忘”的陈胜,后来真的做到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胜,秦朝

    陈胜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有一篇《陈涉世家》。这篇文章里写道: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里的

  •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时,为什么打着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名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陈胜,吴广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7月,秦朝征发900名民夫到渔阳戍边。当他们来到蕲县大泽乡时,天降大雨,冲垮了道路,无法前行,延误了戍边的日期。按照严苛的秦朝法律, 900名民夫全部都要砍头的。这种情况下,河南人陈胜、吴广吼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在大泽

  • 吴广的生平如何?他真的是被陈胜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吴广

    中国秦末农民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陈胜(?~前208)字涉,阳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早年为人佣耕。吴广(?~前208)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

  • 田横也是秦末起义军的首领,为何却不如陈胜有名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田横

    田横,中国秦末起义首领。原齐国贵族。陈胜起义后,随从兄田儋在狄(今山东高青县东南)举事反秦,田儋自立为齐王。后田儋与秦军交战败亡。田横兄田荣立田儋子田为齐王,自以相居,以田横为将军,尽占齐地。项羽称西楚霸王后,大封诸侯。田荣因负项梁未出兵助楚,未封王,对项羽心怀不满,遂联络赵将陈余反楚。齐王田及

  • 秦国忠信大臣蒙毅将军为何被秦二世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蒙毅

    蒙毅简介蒙毅,为秦始皇宠爱之大臣。其祖先为齐人,祖父是秦朝名将蒙骜,曾侍奉昭襄王并担任上卿之职。其父蒙武,亦是秦国大将,攻打楚国并大败之。蒙恬是蒙毅之兄长,为秦国将领,大败齐国。其兄弟二人戎马一生,为秦立下汗马功劳。《千古第一道》蒙毅剧照蒙毅与兄长蒙恬二人可谓一文一武,蒙恬一直在外打仗掌管军事,受到

  • 揭秘蒙毅和蒙恬是怎么死的 白起和蒙恬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蒙毅和蒙恬,白起和蒙恬

    看完《神话》,或许很多人都会问:“蒙毅和蒙恬真的存在吗?”电视剧里的大将军在历史河流中是否真的出现过,然后留下一些痕迹?他们是否有像剧里那么绚丽斑斓的人生,敢爱敢恨,饮酒对歌,驰骋沙场。据史料记载,蒙恬是秦时的将军,山东省蒙阴县人,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的名将,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所以,蒙毅和

  •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蒙毅:蒙毅与玉漱是真是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蒙毅与玉漱,玉漱

    蒙毅,为秦始皇宠爱之大臣。其祖先为齐人,祖父是秦朝名将蒙骜,曾侍奉昭襄王并担任上卿之职。其父蒙武,亦是秦国大将,攻打楚国并大败之。蒙恬是蒙毅之兄长,为秦国将领,大败齐国。其兄弟二人戎马一生,为秦立下汗马功劳。蒙毅与兄长蒙恬二人可谓一文一武,蒙恬一直在外打仗掌管军事,受到秦始皇的信任,为秦国大将。蒙毅

  • 揭秘:沙丘政变时蒙恬蒙毅为何不拥立公子扶苏?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蒙恬,秦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蒙恬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将扶苏派到九原监军就是流放扶苏,以嬴政的帝王心术,大家这么想就把嬴政想简单了。嬴政虽然有十多个儿子,但是那个儿子能成才,可以继承他的帝位,他自己心里清楚得很。在嬴政看来,只有长子扶苏可堪大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