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创业大佬曹操的五次疯狂“跑路”哲学

三国创业大佬曹操的五次疯狂“跑路”哲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57 更新时间:2024/1/4 1:43:04

兵书有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所谓“走起”,应该算个委婉的说法,其实就是跑路。不过,倘若身在乱世,跑路可算是门学问,绝非张开双腿那么简单,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若说跑路的鼻祖,可算大汉的创始人刘邦,也许是跑路跑多了,到了后世,不谙兵器文人阮籍,竟给出了“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般评价。戏剧性的是,一向以硬汉之名把持江湖的霸王项羽,虽一向鄙夷老对手刘邦的做法,可未想听了垓下楚歌,竟跑向了乌江,却再也跑不动了,跑路却跑成了末路。

有意思的是,老爷子刘邦的“跑路哲学”,到了汉末,却经此挡住了数百年岁月的冲洗,着着实实流传了下来。不用说,将汉高祖跑路理念发扬光大的衣钵传人,自然非刘备莫属了。我们的刘备,虽有着皇叔的头衔,当终究是白手起家的,脚下没有一块可靠的根据地,因此前半生,大抵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寄人篱下,自然要看人脸色,主人不高兴了,下逐客令倒是小事,倘若一时愤起,扔块追杀令,后果想必就凶险了。譬如,在宗亲刘表处,一向谨小慎微的刘备,竟得罪了其手下大将蔡瑁,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逃杀”就此上演。躲了一路的追兵,终于到了檀溪口,怎想河面宽阔,自己却又不习水性,一时间,刘备悲从中来,老泪纵横满面。未想胯下坐骑的卢马,听闻主人哭声,竟跃身而起,一越三丈,飞上对岸,完成了一出飞跃壮举。

不过,人生并非一场马戏。我们刘备同志人生中经典跑路剧目,当然绝非神奇的“马术表演”,他的终极目标可是“酣畅漓淋”地抛弃妻子(真是得到刘邦真传)。根据不完全统计,刘备如此卖力演出,一生中至少出现四番:两次面对的是吕布、两次遭遇的是曹操。本来,吕布是三国头号肌肉男,曹操是千古少有的奸雄,招架住拔腿便跑也是常事。可偏演到了携民渡江那出,赵云小宇宙爆发,竟杀了回马枪,单挑曹营八十万大军。赵云倒是一战成名了,可皇叔抛妻弃子的行径,却再也隐瞒不住了。

当然,因抛妻的“勾当”做了太多,自然让人记住,刘跑跑的名头,至此落在皇叔头上。刘备逃跑整理了一套心得,老对手曹操自然也不甘落于人后。据不完全统计(以《三国演义》为参考蓝本),曹操一生中积累的逃跑经验,至少不下五次。

第一次,献刀杀人不成,逃,遇吕伯奢,完事之后丢下名言:“宁我负天下人,勿天下人负我”。

第二次,战吕布于濮阳,逃,典韦立挡。

第三次,睡张绣婶,事发,逃,失典韦及曹昂

第四次,赤壁战败,跑路,华容道遇“红灯”,关羽放行。

第五次,和马超“飙车”,输,剃胡脱衣。

只是,相对于刘备逃跑至尊三宝:“大哭、找马、甩女人”,曹操的逃跑之路,似乎要文艺得多,要么事前睡个女人,要么事发时剃个胡子抹个妆,要么事后朗诵一段逃跑感言。反正,时人们回溯三国时代,但凡提及曹操,大抵好奇的是他杀了多少人,睡了多少人,骗了多少人,在何处添了哪些风流,至于那些狼狈的跑路往事,因为有了刘备尴尬的垫背,似乎随着滚滚江水,全付诸了一笑。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孙权。对于孙权,他的老哥孙策是这样评价的:“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应该说,孙策此人,尽管行事鲁莽,可识人的眼光,却是毒辣,轻描淡写寥寥片语,竟将孙权此后数十年的人生一并概括。终其孙权一生,他的权力触角从未企及江北,即便偶有心思,奈何一渡江,却遭来一通猛打,仓惶逃窜,未想这一跑,却成就了一代名将。这就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张辽威震逍遥津”。

当时的时局大致是这样的,曹操取下汉中欲南下扫荡西川,孙权见有机可乘(此人偏爱背后搞小动作,偷袭荆州也是如此),竟亲率十万大军渡江围城合肥。合肥的屯军,大约只有七千多,面对江东来犯的一片黑压压的大军,如何迎战,这是个问题。幸好,还有张辽。我们的张辽同志,毫不露怯,星夜提点八百壮士,趁孙权立足未稳,竟来了突袭。

此时的孙权,正穿着裤衩,酝酿了情绪,仰望着江北星空,准备抒发情怀。只听帐外一片喧乱,正待问时,只见凌统踉跄跌入,振臂高呼“主公快跑”。孙权不知何故,以为天降神兵,也顾不上稳定军心,倒是发扬了“有事领导先跑”的作风,寻了匹马仓惶跑路。奈何行至逍遥津桥时,桥南板已被拆除丈余,马不得过。在此危急关头,一名随行贴身侍卫,叫谷利的,也顾上不“动物保护法”了,向着孙权坐骑一鞭猛抽。骏马屁股一紧,奋力一跃,飞桥而过,孙权的老命,就此留下。

逍遥津一役后,一篇由曹魏阵营主编的,标题为“十万雄狮狼狈溃退,江东领袖单骑落荒”的报道,终是江东流传开来。于是,东吴百姓们的心间,竟落下了“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的后遗症。

标签: 创业三国哲学大佬曹操

更多文章

  • 程朱理学朱熹的故事 朱熹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时候,书童,手稿,朱熹,父亲,自己,这个,故事

    朱熹有“朱子”一称,为孔庙十二哲者之一,也是唯一一位不是孔子的亲传弟子而配享孔庙之人。朱熹在儒家历史上的地位很高,他将北宋开始出现的理学思想发扬光大,并且进行了新的阐释,形成了新的哲学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朱熹这个人的名声都十分响亮,后世许多人将朱熹的新思想称为&ld

  • 如何评价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司马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安石,历史,可以,政治,没有,司马光,时候,之后

    司马光生于公元1019年,去世于公元1086奶奶,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同时也是有名的史学家,写下了能与《史书》并立的《资治通鉴》。司马光在北宋一朝的政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在宋仁宗一朝进士及第,此后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名四朝,为四朝

  • 理学鼻祖周敦颐简介 周敦颐人物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但是,因为,思想,百姓,北宋,时间,理学,一个

    人物档案姓名: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宋道州营道出生时间:1017年去世时间:1073年职业:哲学家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是理学一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被后世尊为理学派的开山鼻祖。周敦颐不仅仅是一位理学大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北宋的一位

  • 初唐四大书法家薛稷简介 薛稷是怎么死的?薛稷的代表作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因为,绘画,成就,艺术,出生,学习,当时,书法家

    人物档案姓名:薛稷别名:嗣通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唐朝出生地:蒲州汾阴出生时间:公元649年去世时间:公元713年职业:唐代画家,书法家官职: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封爵:晋国公信仰:儒学、道家思想主要成就:书法、绘画薛稷出生在隋唐一代的一个官宦世家,曾祖既是隋代著名的书法家,同时也入仕为官,官至

  • 潘美是《杨家将》潘仁美的原型吗?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故事,说是,杨家将,北宋,可以,历史,第一,人物

    《杨家将》可以说是一出非常成功的故事系列,无论是小说、传记、评书、戏剧,甚至放在今天来说的电影电视剧,对于杨家将故事的表现可以说是经久不衰。而与杨家将有关的故事,就算历经了几百年的时间,但是仍然受到观众们的喜爱。不说中国古时候的人们,就说现代人观看了与杨家将故事有关的电影电视剧后,就绝对无法忘记潘仁

  • 词家之冠周邦彦与李师师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非常,词人,生活,当时,一个,词曲,北宋,时候

    周邦彦是北宋时期非常著名的词人,擅长婉约派词曲,与柳永都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曾经入仕为官,因为支持新法,写《汴都府》赞扬新法,从而得到宋神宗的重用。不过和许多新派人士一样,周邦彦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处境,是依据新党和旧党之间的党派斗争谁站优势而定,所以为官期间,仕途坎坷颠簸。李师师是北宋历史上的名

  • 里克和申生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没有阻止申生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自己,太子,公元前,攻打,将领,国君,但是,没有

    里克,是我国古代春秋晋国的臣子,是能征善战的出色将领。要说这位晋国臣子和晋国太子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从里克在晋国的地位来说起。里克侍奉的晋国国君是晋献公,在献公时代下,晋国四方征战,扩张了领土,实力大增。晋献公在位时期能够创下“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的功绩,身为助手兼将领的里克

  • 如何评价朱熹这个人?朱熹与家人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这些,朱熹,女儿,自己,一个,理学,后来,母亲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将理学发扬光大,在儒学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人。这位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能有这么大的成就,确实是一件让人敬佩之事。朱熹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是一味褒义,褒贬都有,争论还是满大的。朱熹在南宋末年,被打入伪道学之中,认为他是儒学史上的败类。之所以会出现这

  • 狐偃的历史贡献 狐偃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他们,很多,国家,农夫,齐国,影响,一个,没有

    狐偃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是晋文公重耳的舅舅,是晋国的将军。作为晋文公的舅舅,狐偃从小便陪伴教导晋文公,使他养成了良好的性格和品质,更是学到了很多治理国家的知识。作为晋文公的大臣,狐偃多次针对国家大事提出建议,晋文公回国夺位,晋国经过一系列的动乱,国家上下乱作一团,可是晋文公却能在短短的五年

  • 周敦颐的理学成就 《爱莲说》周敦颐还有其他作品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因为,对于,大家,继承,理学,地位,后来,思想

    《宋元公案》说:“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清大儒辈出,圣学大昌。”这里的元公实际上指的是周敦颐,你没有听错,就是那位写下《爱莲说》的周敦颐。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周敦颐是一代大儒,并且成为继孔孟之后,儒家思想的另一位大成者。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