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襄公和先轸之间有何矛盾?先轸犯了什么罪?

晋襄公和先轸之间有何矛盾?先轸犯了什么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940 更新时间:2023/12/11 1:11:37

公元前628年,奠定了晋国称霸基业的公重耳病逝了,文公死后,晋国拥立公子欢继位,是为晋襄公。文公一死,被晋国镇压多年的个别诸侯国按捺不住,挑战晋国的权威,例如秦国秦穆公居然还不来参加文公葬礼的蔑视行为,卫国也不来朝拜晋国。

秦穆公是晋文公妻子文赢的父亲,就是文公的岳父,晋襄公应该尊称秦穆公一声外公,秦晋多次结为烟亲,两国之间的关系却并没有外人看上去的那般亲近。秦穆公对于文公的死,没有感到丝毫伤心,反而蠢蠢欲动,意图发动秦军远征郑国。精明一世的秦穆公这次却没有听从百里奚等人的劝阻,一意孤行发兵攻郑。秦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在半路遇到了郑国商人弦高,误以为郑国使者就是弦高,还以为郑国已经知道秦国要攻打他,所以就没有按照原计划进攻郑国。郑国没有得到,军队已经出了秦国,若是不带些战利品回去,岂不是白白跑了一趟,于是秦军灭掉了晋国的附属国滑国,就准备浩浩荡荡的回国了。

滑国是晋国的附属国,按理说小弟挨打了,作为大哥的晋国无论如何都要替小弟出这口气的。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呢,秦国肆无忌惮攻打滑国,不顾秦晋之好,晋国应该趁此机会消消敌人的锐气。这是中军将先轸在晋国朝政会议上的发言,他认为晋国应该趁着秦军撤退的时机,攻其不备,将秦军全部消灭。这一次,秦国为了攻打郑国,派出的军队很庞大,如果歼灭了这支秦军,秦国的气焰就会被湮灭。听了先轸的发言,性格温厚的晋襄公动心不已,最终决定按照先轸的提议,联合姜戎,在崤山谷中设置埋伏,意图剿灭秦军。

秦军经历了多天的长途跋涉,军队已经疲惫不堪,原本攻打郑国的计划也没有实现。虽然攻灭了滑国,但是众将士心中还是有些不得劲。带着勉勉强强的滑国战利品,他们踏上了回国之路。秦穆公是个很骄傲的人,他认为晋国的几代国君都是他插手后所立的,晋国已经不能再称为霸主了,秦国才应该是真正的霸主,他根本不将晋国放在眼里。晋文公在世的时候,秦穆公就多次表现出了这种不屑,文公死了,秦穆公的这种不羁表现的更加明显。秦军和秦穆公一样,他们认为晋国没有胆量趁机袭击他们,所以放心大胆的回国。

然而,事实却是,晋国不但有胆子发兵,更是准备进行春秋以来的第一场歼灭战,将他们这支秦军全部消灭。早就在崤山设下埋伏的晋军粮草充足,兵器、陷阱、军事部署都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秦军这股东风了。毫无防备的秦军在崤山遭到晋军和姜戎的合攻,被打得措手不及,军心大乱。作战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乱了军心,秦军看到一下子杀出这么多的勇猛的晋军,能不害怕吗?于是,秦军先战畏怯,始终杀不出晋军的包围圈,被尽数消灭,全军覆灭。先轸率领晋军全胜而归,还带回了秦军的三个大将。

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战役,在先前晋楚的城濮之战中,晋国取得胜利,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这一次晋秦的崤山之战,晋国又胜利了,打败了另一个和晋国争霸的大国秦,霸主的地位更加稳固。先轸作为两次大战的统帅和主谋,功劳巨大。回国以后,忙完了其他事务的先轸想起来秦国的三员大将,就来到宫里问晋襄公,没想到晋襄公给了他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晋襄公的母亲文赢是秦穆公之女,她劝说晋襄公放走三秦将,不要加深秦晋之间的仇怨,让秦国自己处置败将。于是,晋襄公就放走了三个秦将。先轸听了气得眼睛鼓起来,当即暴跳如雷,指着晋襄公大骂,还对晋襄公的母亲文赢不敬,最后还不遵从君臣之礼,吐了一口口水就离开了宫殿。秦将被放,晋国颜面尽失,反应过来的晋襄公派人去追放走的秦将,但是已经赶不上了。

晋襄公和先轸之间的矛盾就在于对三位秦将的处置问题,而先轸犯下了不尊君主,辱骂国母的重罪,不过晋襄公并没有怪罪就是了。

标签: 攻打没有秦国已经就是霸主回国应该

更多文章

  • 伪齐皇帝刘豫简介 刘豫的人物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投降,儿子,因为,但是,之后,皇帝,十分,自己

    刘豫是历史著名的大汉奸之一,为两宋相交时的人物。刘豫初为北宋大臣,后金朝大举进攻宋朝之时,刘豫任职城池被金军包围。后来在金军的劝降之下,杀部下忠勇大将关胜,献城投降。刘豫投降金朝之后,并不满足于做金朝臣子,他还想要自己建立一个政权,过上当皇帝的好日子。于是他多次派儿子携金银前往贿赂金朝权贵,最终成功

  • 伪齐皇帝刘豫是个什么样的人?刘豫为什么被金朝废黜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但是,政权,毫无,时候,之后,南宋,皇帝,没有

    刘豫生于公元1073年,去世于公元1146年,是南宋初年被金朝扶植起来的傀儡政权的伪齐皇帝。刘豫在元符年间高中进士,后任河北西路提点刑狱。金军南下弃官避难,后被好友张悫举荐为济南知府。金军围攻济南的时候,接受金朝劝降,献城投降。头像之后,被金朝授命为东平府知府,兼任京东西、淮南等路安抚使,节制大名、

  • 晋灵公的政治功绩如何?他在位时期有何功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不是,一个,功绩,自己,儿子,公子,越来越,没有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姬欢去世了,我们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少个儿子,儿子有多大,我们只知道他在遗诏中命令晋国臣子们拥立太子夷皋为国君。夷皋的生母是穆赢,此时也才三四岁的幼童而已,如何能担当一国之君?所以赵盾以及很多的朝臣都认为,应该选一个年长的来当国君。赵盾中意杜祁之子公子雍“母义子爱&rd

  • 唇亡齿寒的历史故事 晋献公有何功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想要,灭亡,国内,一个,提出,没有,时候,时期

    晋献公时期,晋国想要攻打虞虢两国,奈何两国亲密,攻其一另一个必然相助之,晋国始终无法成功。晋献公一位叫做荀息的大臣就提出了一个挑拨离间的办法,他认为,献公若是将喜爱的良马和宝玉送给虞国的国君虞公,那么虞公一定愿意和晋国亲近。到时候晋国挑拨虞虢之间的关系,虞国就会和虢国决裂。献公可提出率领晋军帮助虞国

  • 李存勖最宠爱的伶人是谁?李存勖代表诗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时候,后来,喜欢,因为,天下,自己,但是,一个

    李存勖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乱世英豪,创立了后唐王朝,历史上称其为“唐庄宗”,同时他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戏子皇帝”。《新五代史 唐本纪第五》记李存勖:“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李存勖对于歌舞戏剧的

  • 西夏毅宗李谅祚简介 李谅祚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夏,藏式,最终,宋朝,后来,因为,自己,还是

    李谅祚是西夏的第二位君主,史称“夏毅宗”。李谅祚生于公元1047年,是夏景宗李元昊和宣穆惠文皇后没藏氏之子,公元1048年继位为帝,公元1067年去世。李谅祚虽然是西夏的第二位君主,但实际上他的出生并不好,是李元昊和没藏式私通生下的儿子。没藏氏本重臣野利遇乞妻,野利遇乞被元昊

  • 李白:喜交友爱饮酒作诗的“诗仙”,他的酒钱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白,诗仙

    李白的酒钱从何来李白是做什么的?一提这问题,怕是一堆的板砖拍来,李白是诗人嘛,这都不知还写甚文章?是是是,他是诗人,可在唐代,这诗人可不像现在,可以作为职业,有稿费,有协会什么的给点固定的补贴,那个时候可什么也没有哈。那么问题就来了,李白是靠什么生活呢?印象中的李白,很是潇洒,手中不是酒杯就是酒杯,

  • 戏子皇帝李存勖是昏君还是明君?李存勖为何亡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完成,起来,父亲,之后,时候,后来,这个,李克

    光听“戏子皇帝”这个称呼,对于“李存勖是个昏君还是明君”这个问题,似乎就已经有了答案。这个称呼一听就是贬义,那么李存勖肯定是个昏君咯!这个说法,其实也并不是那么正确。李存勖生于唐光启元年的晋阳宫,父亲是唐晋王李克用。后来天下大乱,李存勖跟随父亲南征北战

  • 夏仁宗李仁孝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如何评价李仁孝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帝,时候,仁宗,但是,之间,因为,期间,西夏

    人物档案姓名:李仁孝庙号:仁宗谥号:圣德皇帝国家:中国民族:党项族所处时代:西夏出生地:西夏兴庆府出生日期:1124年逝世日期:1193年在位:1139年7月1193年10月16日陵墓:寿陵主要成就:指定《新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科举制,开创西夏的鼎盛时期。李仁孝是西夏国的第五位皇帝,也是将西夏

  • 对晋灵公的历史评价 晋灵公是谁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所以,熊掌,自己,什么,厨师,觉得,一个,国君

    《左传·宣公二年》篇记载了很多晋灵公的“暴行”,晋灵公幼年继位,但年少即好声色,昏庸无道。少年们都喜欢的弹弓,晋灵公也很喜欢玩,但是别人家的少年都是用弹弓来打些鸟,残忍一点的可能会打一些弱小的小动物,晋灵公却独独用弹弓来打人。有这样一个顽劣行径,原因无他,只是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