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真实的马谡:是一个难得的高级参谋和战略型人才

真实的马谡:是一个难得的高级参谋和战略型人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838 更新时间:2023/12/12 19:05:34

马谡是三国有争议的人物。刘备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评价为“匡世奇才”。后马谡刚愎自用,街亭失守,使得一向倚重马谡的诸葛亮对其有所疑惑。在人们心目中,马谡几乎成了“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代名词。而真实的马谡,其实是一个难得的高级参谋和战略型人才。

据史载:马谡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军打仗,二人常常促膝常谈,彻夜谋划。针对南人难以驯服的特点,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攻心策略。这一策略被诸葛亮实施为“七擒孟获”,保证了南方边境的长治久安。针对蜀国“兵马疲蔽”,民怨沸腾,马谡适时提出“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休养策略。北伐前夕,靠马谡的计谋,诸葛亮成功地离间魏国曹睿、司马懿君臣,为北伐奠定了胜利基础,才使得诸葛亮败夏侯,收姜维,破羌兵,灭王郎,紧接着连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举国震惊。

善于小征小战的能手不一定是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也不可能是个能征善战的将士。汉高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人各有其才,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面 ,马谡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高参。

正如毛泽东思想里,包含着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一样,诸葛亮的智谋,很大一部分里包容了马谡的聪明和智慧。“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的典故,就说明了这一点。在群体皆曰马谡该杀的时候,参军蒋琬说:“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刘禅更为冷静,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事情的发展,恰恰证实了蒋琬的“冷静”的正确。马谡死后,诸葛亮用兵打仗远不如以前,原因就在于身边缺少了善于谋划的智囊型人才。因为少了心腹马谡参与,晚年的诸葛亮食少事繁,事事躬亲,最后凄惨地劳累而死。以至于临死之时,诸葛亮发出了“吾遍察诸将,皆无人可授”的悲叹,可见诸葛亮对马谡情有独衷。

因而,诸葛亮评价马谡“匡世奇才”并不过分。过分的是作为上级领导的诸葛亮明知马谡缺少一线的经验,却不顾众人的反对,违反常规,硬要马谡这个机关兵一线挂职锻炼。培养人才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好心办坏事,结果导致人才严重 错位 。

出任先锋总司令一职,理应由久经沙场的老将魏延、吴懿、赵云等人担当。诸葛亮不顾众人的反对,“逆天行事”,一意孤行,让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机关兵担任先锋军总司令,同魏国名将司马懿的大军对阵,显然有点以卵击石的味道。由于魏军来势凶猛,东线老将赵云尚且抵挡不住,马谡失街亭亦势所难免。诸葛亮听不进马谡“不宜远征”的忠告,楞是以弱谋强,即便不失街亭,诸葛亮也不会有大作为。街亭失陷与其说是马谡咎由自取,倒不如说是诸葛亮战略失误的必然。马谡的悲剧,一定程度地掩盖了诸葛亮战略失误的悲剧,使一代悲剧的制造者成为一个完人。

追究马谡错位悲剧的社会根源,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失街亭之前,刘备、诸葛亮为了调动将领的积极性,偏爱刺激法。激将法在激励人才自我表现的同时,也助长了将领们不切实际地好大喜功倾向。

关羽、赵云、黄忠、魏延等人为了抢头功,也都有动辄拿人头担保抢签军令状的经历。成事,签订者大捞资本;败事,也没有人认真追究。所以,在一定程度地助长了盲目签订责任状的恶习。受大气候的影响,作为没有一线资历的马谡,比任何蜀将都急于捞取一线的资本,加上马谡同诸葛亮非同一般的关系,错位的马谡“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凭着多年默默无闻地为诸葛亮甘当绿叶这一情份,事前事后的马谡都没有预料到诸葛亮会对自己依法处置。而事实上的诸葛亮,也并非不想从宽处理马谡,只是自己违规拔谡,将军们多有情绪和猜疑。在 斩或留 问题上,众将官不满情绪无疑成了诸葛亮执法的准绳。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与其说是执法严明,倒不如说不得已形势下的无奈之举。

张心阳说:“在中国官场似有一种‘责文化就是从部署一项工作任务开始,就言必称‘不成任务,我拿你是问,‘拿不下城池,就提头来见。他将一切责任推给下级,而从不检验自己的决策是否周密。”一旦下级圆满完成任务,便是自己英明果断,否则便是下级刚愎自用,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在独裁制度下,人才错位的始作俑者是他的上级。

事业的成败往往并不取决于人才的得失,而在于人才的有效使用。世上只有错位的人,但没有无用的才,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量材使用人才。

刘邦在评价张良、萧何、韩信等人才,说过:“此三这,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假若诸葛亮真能做到知人善任,各得其所,怕马谡、魏延、李严、杨仪等人才也不会是因错位而落到悲惨凄凉的结局。如果董卓、袁绍、曹爽善待谋士,不搞越俎代庖的话,怕三国的历史将会改写。

赵括错位,导致四十七万赵国子弟兵,被杀的被杀,活埋的活埋,重大事故,难道问题的根源仅仅是赵括纸上谈兵缘故吗?!避讳领导重大责任而不追究而专门干“舍卒保帅”的勾当,是我们历史悲剧的悲剧,也我们不断重复历史悲剧的根源。解放后,几十万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接受人民的再教育,难道这么多人错位也应该由知识分子承担吗?!

马谡该死,罪在错位。假如因为马谡错位,而把他的功绩一笔勾销,显然不是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为何在我们眼里只有失街亭的马谡,而没有智慧过人的马谡呢?!我不禁要问:社会颠倒了,还有历史来评说,那么历史颠倒了,又有谁来评说?!

标签: 人才马谡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明朝开国将领沐英这个人?沐英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时候,大象,当时,朱元璋,云南,去世,皇后,因为

    沐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生于1344年,贫苦农民家庭出生。父亲早逝,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后来母亲在逃避战乱的过程中去世,八岁的沐英便被朱元璋夫妇领养,此后跟随在两人身边,受到交好的教育。朱元璋行军打仗的时候,常常将沐英带在身边,所以沐英自幼时起就培养了极好的军事素养。十八岁的时候,沐英被朱元璋封为

  • 齐国的火牛阵到底是什么?是谁发明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已经,齐国,百姓,自己,攻打,即墨,秦国,国家

    战国时期,燕国苏秦死间齐国,故意蛊惑贪婪的齐湣王攻打宋国,引起其余几国的忌惮,因此合而攻齐。苏秦是一个出色的纵横家,为了报答燕王,他只身来到齐国,为弱燕对抗强齐做准备。在齐国,苏秦凭借自己的谋略,受到齐湣王的赏识,齐湣王将苏秦留在齐国,做自己的谋士、军师,为齐国大业出谋划策。齐国和秦国是两个大国,其

  • 赵武灵王的生平简介 赵武灵王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国,太子,灵王,一个,自己,韩国公,韩国,他们

    嬴姓,赵氏,名雍,赵雍,这个人就是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王,在他的统治下,赵国发展到了巅峰,十分强大。但是,也是因为赵武灵王的原因,导致了后来赵国的内乱,不仅有自己的两个儿子,再加上自己这个“太上皇”,都来争夺王位和王权。赵武灵王生于公元前340年,在公元前326的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死功臣冯胜?冯胜死前为什么要毒杀冯家女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最后,之所以,一个,朱元璋,这些,自己,谋反,第三

    人物档案姓名:冯胜别名:冯国胜、冯宗异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明朝出生地:定远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公元1395年职业:军人爵位:宋国公官职:太子太师主要成就:明朝开国名将洪武二十八年,冯胜被人诬告有谋反之心。冯胜的一个亲戚,向朱元璋控告,说冯胜私藏兵器。和今日咱们管制刀枪一样,武器在当时也

  • 魏齐是哪个国家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丞相,魏国,秦国,就是,但是,齐国,自己,这个

    魏齐这个人是战国时候魏国的国相,就是丞相的意思,是他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令杀了范雎,让范雎仇恨自己,最终成功逼死自己的。但是,一个是魏国的国相,一个是秦国的丞相,他们是怎么结下梁子的?魏齐是怎么死的呢?其实,这件事说来说去,就是一件因为嫉妒而引起的小事,谁知道魏齐这么没有分辨能力,不问清楚事情的缘由,便

  • 田单生平简介 田单为何将妻妾编入军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一个,齐国,很多,大家,没有,即墨,士兵,城池

    公元前314年,燕国子之发动叛乱,燕太子率领燕国士兵攻打子之,战事已经持续了几个月。齐国强大,那时候又正是齐宣王时期,齐宣王好争夺土地,性格十分霸道。趁着燕国内乱之际,齐宣王发兵攻打燕国,攻占了燕国的都城蓟。仅仅只是攻占燕国的都城,在战国时期,国家与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被夺走城池也是常常可以看到的

  • 田单的火牛阵到底有多厉害?为何田单出马就能夺回七十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出来,即墨,没有,就是,齐国,一个,他们,城池

    在牛的身上绑上晒得干干的、软绵绵的棉被,在牛的两个角上绑上锋利的尖刀,在牛的尾巴上点火,试想一下,哪一头牛遭到了这样的虐待不会发狂,不会发疯?平常的时候,牛看到红色而发狂,是个人见到都会害怕得远远就躲开,根本不敢靠近。若是成千上万头发狂的牛群,被那个倒霉蛋遇上了,结局会怎么样?若是谁遇上了数万头头上

  • 田单的历史评价如何?他为何死在赵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城池,即墨,时候,齐国,楚国,已经,这一,就是

    太史公司马迁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適人开户;後如脱兔,適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田单之邪到底从何说起呢?太史公为何这样评价田单?田单的身份是齐国人,不仅如此,他还是齐国宗族的远方亲戚,但是这层血缘关系就淡得多了,和齐国王室已经没什么交集了。当时的齐

  • 苏秦是哪个国家的人?苏秦是如何使齐国被六国合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六国,齐国,结盟,秦国,战国,国家,一个,赵国

    很多人都认为苏秦合纵六国是为了攻打秦国,可是我们看苏秦的一生的经历,就会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他游说六国,结果六个国家都愿意联合起来对抗秦国,秦国得知六国合纵以后,长达十五年的时间不敢觊觎其他国家的领土,龟缩在秦国函谷关内不出。之后三十年,苏秦复出,遇到了燕昭王,其他国家都不看重苏秦,只有燕昭王愿意接纳

  • 如何评价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 徐霞客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影响,没有,游记,徐霞客,旅行,游历,就是,还是

    徐霞客死中国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所作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20部著作之一,《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也就是5月19日,甚至被定为中国旅游日。现代许多旅游爱好者,将徐霞客视为游圣,称其为“千古奇人”。徐霞客个人的成就和影响都不低,他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