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孝成王为何要向秦国求和?又为何反悔与秦国决裂呢?

赵孝成王为何要向秦国求和?又为何反悔与秦国决裂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54 更新时间:2023/12/15 7:28:00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都会发生一些摩擦,每年大大小小的战争不间断,胜负也都有。秦国在秦孝公时期经历了商鞅变法,变成了新兴的强国,诸侯国都忌惮秦国。然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也进行了一次“胡服骑射”的改革,赵国军事实力猛增,对外战争往往胜多负少,也是战国中的佼佼者。正所谓两强相争必有一伤,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大国遇到一起自然会有一番恶战。

秦国自强大以后,一直想要吞并诸侯,称霸天下,公元前270年,秦国大举发兵攻赵,被赵国名将赵奢所打败。后来,秦昭王范雎为秦国丞相,听从了范雎“远交近攻”的对外策略,计划先攻打魏国,后攻打韩国,最后攻打赵国。到了公元前262年的时候,秦国攻打韩国,将韩国的野王之地占领,截断了韩国上党郡和韩国本地的联系。韩军打不过秦军,韩王只好和秦国议和,并答应秦国的条件,承诺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可是,上党郡的郡守冯亭不愿意向秦国投降,和上党百姓商议之后,他们私自决定利用赵国的力量对付秦国,就将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孝成王

赵孝成王一听说是上党这个好地方,想收又不敢收,他问了平原君赵胜和平阳君赵豹的意见后,决定按照赵胜的意见来做,那便是接受了上党的十七座城池。赵孝成王认为,如果秦国因此而怨恨赵国,并且发兵攻打赵国,必定会派白起为将,但是他秦国有白起,我赵国还有廉颇,廉颇可能打不过白起,但是守住城还是可以胜任的,于是就放心的收了上党。

秦昭王听闻他好不容易得来的上党竟然已经成为了赵国的东西,十分愤怒,马上就下令攻打赵国。

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赵胜和赵禹的建议,让赵国的廉颇应战。几次交战中,秦赵双方各有胜负,但是秦国这方面的胜利的机会要多一点。赵国廉颇屡屡被打败,因此而建造起壁垒,坚守不出。秦国范雎向秦昭王献出了反间计,使得赵孝成王埋怨廉颇守不住城池,消极对战。赵孝成王多次派人指责廉颇,并催促其应战。廉颇始终不出兵,赵孝成王一怒之下就将廉颇调遣回来,将主将换成了年轻的赵括。

做了这些措施以后,赵孝成王还是觉得不放心,当初他选择接受上党的十七座城池,是因为觉得百万大军也攻不下的城池,如今却能够白白得到,他承认他十分动心,所以才不顾念强大的秦国,将上党纳为赵土。可是,现在看来,秦国的强大真的不是吹嘘出来的,更何况秦国还有一个杀神白起,这个人可是惹不起的主子。赵孝成王心里害怕得都不着边儿了,所以就派了使者到秦国去议和。

秦昭王倒是会挑好时机接见赵国的使臣,那时候除了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当事国之外,其他的几个国家都处于观望状态,他们不敢轻易发兵帮助赵国,但是又害怕秦国攻占了赵国之后变得无比强大,所以都来秦国探一探秦昭王的口风。秦昭王接见了赵使,还故意对赵使很周到体贴,放出了秦国和赵国关系良好的烟雾弹,迷惑各诸侯国孤立赵国。

这是赵孝成王的第一次求和,但是没有成功,因为秦昭王始终没有答应,前方的战事依然没有停缓。

第二次向秦国求和,是在长平之战失败之后,长平一战,赵国光是降军就损失了四十万之多,这可都是赵国的青壮年劳动力啊。一个国家失去了壮丁,任何一个小国都可以灭亡你。赵孝成王害怕赵国被灭亡,找来大臣商议此事。

赵国大夫楼缓认为,赵国现在应该主动和秦国割地求和,但是这一次只派使者不能成功,一定要大王亲自去才行。赵孝成王就带着一帮人来到秦国议和来了,楼缓还带着财宝找到秦相范雎,游说范雎帮助赵国,范雎因为嫉妒白起的战功,答应了下来,秦赵议和一事最终达成。赵国恢复实力以后,断然反悔割地,还派人游说各诸侯王合纵抗秦。

标签: 赵国诸侯成王但是秦国城池一个攻打

更多文章

  • 赵惠文王的母亲是谁?他是怎么当上赵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一个,太子,就是,灵王,文王,幸运,没有,自己

    赵惠文王,也被称作文王,嬴姓,赵氏,名何。比起他的哥哥赵章来说,赵何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他的幸运体现在各个方面,前后半生都没有遇到什么较大的波折。赵惠文王最大幸运是他有一个特别的母亲,他的母亲是孟姚,是赵国一个大叫做吴广的大臣的女儿,而且还是家里面的长女。也许你的心里会有点奇怪,为什么她爹叫吴广,她

  • 明朝奇女子三娘子简介 三娘子人物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部落,阿拉,明朝,受到,政府,娘子,时候,蒙古

    三娘子,是明朝蒙古土默特部的一位女性首领,原名钟金哈屯,寓意高贵显赫。三娘子生于公元1550年,去世于公元1612年,是蒙古瓦剌奇喇古特部哲恒阿噶之女。后来瓦剌奇喇古特部落与阿拉坦汗,三娘子嫁给阿拉坦汗,从此之后开始了她的传奇一生。三娘子自幼天生丽质,聪慧过人,因为是蒙古贵族家庭出生是,所以受到了良

  • “蒙古中兴之主”达延汗简介 达延汗的人物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开始,去世,威胁,因为,自己,并且,绝对,蒙古

    达延汗,为蒙古奇源部包,姓包尔之金,本名巴图猛克,号大元汗,又有蒙古中兴之主的美称。所谓的“蒙古中兴之主”是后世人对达延汗的评价,实际上他是将被明朝驱逐出中原后退回到蒙古高原,并且逐渐分离的蒙古帝国,再一次统一起来的大汗。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功绩在,达延汗才能被叫做蒙古中兴之主。

  • 赵括的生平简介 赵括是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两个,儿子,将军,可是,自己,赵国,秦国,没有

    战国时期赵国的将军赵括,嬴姓,赵氏,名括,人们常常将纸上谈兵和赵括将军联系在一起。可是,战国那时候还没有纸张呢,怎么能这么说呢?虽然这纸上谈兵的意思大概能够概括这位将军,可是在这个词语没出来之前,人们是怎么形容这位将军的呢?赵括的出身很好,他的父亲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为赵国立下了很多军功,打了很多

  • 谈谈夏侯惇在三国演义中的定位:曹魏开国元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魏,谈谈,开国元勋,夏侯惇,三国演义

    要依照演义确定某个人的武力高低,我以为应该按照作者(罗贯中)的意图去分排,书是他写的,他应该拥有绝对和完全的解释权!可惜他并没有像《隋唐演义》一样给出确切的排名,而他现在又不能说话了,我们只有从写作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意思了。夏侯惇的第一场战斗就是面对“三国飞将”的吕布,可惜字数

  • 明朝开国名将邓愈的故事 邓愈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时候,没有,随后,洪武,朱元璋,徽州,平定,进攻

    邓愈是明朝开国名将,安徽虹县人,原名邓友德,字伯颜。邓愈是领兵打仗的熟手,早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领兵抗敌了。1333年农历2月15,一个小男婴在虹县龙须里出生,他的父亲邓顺兴为其取名邓友德。邓顺兴是一个重气节,讲义气的人。元朝末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乡人们通常会自发组织起来

  • 顾实汗是谁?顾实汗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顺治,政权,崇祯,青藏高原,首领,成为,蒙古,统一

    顾实汗又叫固始汗,原名图鲁拜琥,是明末清初之时额鲁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是哈布图哈萨尔的十九世孙,哈布图哈萨尔是成吉思汗的弟弟。顾实汗生于1582年,祖父是博贝密尔咱,父亲为哈尼诺颜洪果尔。他们家世代都是额鲁特汗,后来汗位传到了图鲁拜琥这里,号顾实汗。顾实汗武艺超群,骑射过人,又有极高的胆略和智谋,十

  • 智勇双全的徐晃:作战英勇眼光长远,洞悉人心晓明国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徐晃

    三国时期不乏驰骋沙场而又好思善谋的良将,徐公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徐晃早期效命于车骑将军杨奉。李催、郭汜乱长安时,徐晃劝杨奉出兵保驾,然后迎天子建都洛阳。徐晃之计与荀彧、田丰等人不谋而合,只是他阐述得不够清楚,想得不够深远。曹操灭袁绍时派徐晃攻取易阳。为了劝降易阳令韩范,徐晃写了一封信陈说胜败利弊,然

  • 苏轼的妻子是谁 他的家庭成员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学,一起,苏轼,儿子,妻子,这个,自己,三个

    大文豪苏轼有三任妻子。结发妻叫王弗,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16岁就嫁给苏轼,此女子知书达礼,心思细腻,而苏轼为人旷达,有些时候会马大哈,待人接物有疏漏,两人的性格正好互补。据说苏轼接待客人,都会让王弗坐在屏风后面,有疏漏就赶紧提醒他。但,红颜薄命,在结婚后十一

  • 东林八君子之一高攀龙简介 高攀龙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万历,高攀,所以,无锡,时间,开始,因此,后来

    人物档案姓名:高攀龙别名:存之、云从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明朝出生地:江苏无锡出生时间:1562年去世时间:1626年职业:政治家代表作品:《高子遗书》12卷主要成就:复建东林书院高攀龙,是明朝东林党的代表人物之一,江苏无锡人氏,书香世家出生,其祖父曾任浙江黄岩县令。高攀龙为高继承的次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