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宦官五侯王振简介 王振是怎么死的?

宦官五侯王振简介 王振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14 更新时间:2024/1/3 17:36:27

王振是明朝时期著名奸宦,是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虏的直接推手。在明英宗一朝极受宠信,位高权重,成为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位列“宦官五侯”之中。

王振是河北蔚县人氏,早些年研读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算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是他学识并不丰富,文采也并不出色,走正经的科举之路是行不通的。他也是有决断的人,最后干脆自己阉割了自己,进入皇宫当太监去了。

王振本人十分机灵狡黠,善于揣摩上意,曲意逢迎,所以进宫之后,迅速出头,受到明宣宗的宠爱。不过在明宣宗宠爱的一干太监中,他又不是最受宠的,于是后来明宣宗就将他派给太子,让他随身服侍后来的明英宗。明宣宗这个决断,直接奠定了王振日后飞黄腾达的基础。他绝对想不到,自己这么一番调度,给明朝塑造了一个大奸宦,以致于误国误民。

明宣宗去世之后,明英宗继承皇位。当时明英宗年仅九岁,于是由太后垂帘。太后也是一位贤惠的妇女,知道妇人执政于国无益,于是干脆把国家一切政务交给内阁大臣“三杨”处理。在三位清正大臣的治理下,明朝的政治一度有所好转。

王振这个时候,还在老老实实的服侍明英宗。他对明英宗无微不至的照料,最终换来了回报。明英宗手中掌权之后,自然会提拔亲信,而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振。于是王振便越过原司礼太监金英等人,出任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太监。

“司礼监”是明朝宦官一个重要的职位,掌握“批红”大权,可以说是明朝皇帝的代言人。王振被任为司礼太监,直接为他日后的专权擅政开辟了道路。不过这个时候,王振并不出头,完全没有表现出一点独揽大权的意思。毕竟当时,还有太后和“三杨”压制。

随着时间的发展,王振野心逐渐膨胀。他开始实行两面派做法,一边在太后和“三杨”面前刷存在感,塑造自己忠正的形象,一边在暗地里大肆揽权。

最开始的时候,太后和“三杨”都没有看出王振的本来面目,甚至因为他谏言明英宗不要沉迷于球类游戏,而因专注学习帝王之道,而受到太后和“三杨”的赞扬,说他是太监中少见的忠直之辈。不过随着王振的胃口越来越大,才逐渐露出马脚,被太后看到了他大肆揽权的事情。

太后是一个十分有魄力,同时也识大体的妇人。在知道这一情况之后,联想到祖宗规矩和前朝宦官误国之事,准备将王振处死。当时刀的架在王振脖子上了,要不是明英宗一直向太后求情,恐怕已经人头落地。

皇帝苦苦哀求,太后自然不能不给面子,最终使劲儿敲打了王振一顿,还是把他给放了。王振经过此事,的确老实了一段时间,但是后来还是忍不住自己的野心。只不过从明面转到暗地里,广泛结交文武大臣,暗中提拔自己的亲信,使得自己对朝政的影响力逐步增加。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病逝,同时三杨中杨荣在正统五年病死,杨士奇因为儿子杀人而引咎辞职,只有杨溥在朝,而杨溥也老了,心计又没有杨荣多,而杨荣引入内阁的大学士马愉、曹鼐资历太浅,威望不够。这种情况,等于能够压制王振的条件都全部消失了。王振这个时候,直接出手,轻而易举的掌握大权,成为明朝第一位专权擅政的太监。

受到明英宗 宠信,同时手中还掌握大权,王振在朝野上下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朝政的控制力,他一边讨好明英宗,一边打压异己。在当时凡是讨好他的人都得到了升迁,凡是弹劾他的人都或被贬责问罪,或被处死流放,总之下场都不是很好。就这样,王振慢慢的在朝堂上下说一不二,直接掌握朝政。

明英宗第一次统治后期,瓦剌军队来犯,王振鼓动明英宗亲征,最终使得土木堡之变发生,明英宗被瓦剌俘虏。而王振本人在明英宗被包围之时,被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以铁锤砸死。而在英宗被俘,景帝继位之后,王振的党羽和亲人全部被杀,财产充公。

值得一提的是,明英宗再次继位之后,居然在北京城禄米仓胡同的智化寺为王振立了一个彩色泥像,还树了一块碑为他立了传。明英宗对王振的宠信,也是没有底线了。

标签: 太后之后一个太监自己没有明朝直接

更多文章

  • 激怒张学良诱西安事变:今天起要做狮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京,情报,天才,张学良,主张,活动,通电,西安事变

    对于黎天才成为张学良亲信后的活动,分歧很大,尤其对他在西安事变中的表现说法不一甚至相当矛盾。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有两个“黎天才”这是因其特殊身份和当事人回忆时已有倾向性判断所致。以下笔者仅根据历史事实对黎在西安事变前后的活动作一描述。东北沦陷,黎天才即在北平活动,并为国民党北平军

  • 如何评价“六贼”梁师成?梁师成为什么能登上高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善于,后来,不详,自己,成就,但是,一个,所以

    梁师成,字守道,是北宋末年宋徽宗宠臣,生年不详,去世于公元1126年,是北宋六贼之一。政和年间,受到宋徽宗宠信,手握大权,被时人称之为“隐相”。人物档案姓名:梁师成外文名:Beam pision into字:守道别称:隐相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末年出生地:不详出生

  • 北宋宦官李神福简介 李神福什么时候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时候,所以,之后,初年,父亲,勾当,太宗,时期

    李神福是北宋初年宦官,父亲李继美后唐时期入后宫,又从后唐到后周终到宋朝,李神福少侍太宗,后受到宋真宗宠信,邻团练使一职。人物档案姓名:李神福别称:御厨都监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五代到宋朝初年出生地:开封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不详父亲:李继美儿子:李怀斌、李怀赟主要成就:赠润州观察使李神福是

  • 王振是如何成为太监的?王振为什么能得明英宗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监,时候,明朝,自己,因为,朝政,后来,信任

    王振,明朝蔚州人氏,汉族人,幼时吸读书识字,年长之后,自阉入宫。王振在明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善于伺察人意。王振刚刚入宫的时候,便得到了明宣宗的喜爱。但是因为当时明宣宗身边围了许多与宣宗十分亲近的太监,所以他并不能成为最受

  • 栾书为何要对付三郤?三郤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氏,所以,国君,为了,想要,除掉,对付,自己

    公元前583年,赵氏媳妇晋国公主赵庄姬突然向弟弟晋景公揭露了赵氏的“谋逆之罪”。这一重磅炸弹被投出来,众人皆非常吃惊,就连赵氏族人也不例外。两年前,赵庄姬和丈夫的叔叔赵婴齐的通奸绯闻传得满天飞,消息一出,赵婴齐便被族中两位亲哥哥赵括、赵同赶出了晋国,将其驱逐到了齐国。赵婴齐被

  • 三郤是自杀还是他杀?为何晋厉公容不下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一次,国君,自己,一个,他们,野猪,就是,已经

    公元前575年,晋国国君晋厉公率领大军和楚共王所率领的楚军在鄢陵大战,最后楚军大败,晋厉公夺回霸权。回国后,举国同庆。晋厉公年轻有为,仅仅继位五年时间,就相继打败了秦国和楚国这样的大国,可想而知是有多么厉害了。因为建立了功业,晋厉公非常骄傲,将和楚国争霸的重心转移到平衡国内政治势力上来。晋国此刻有三

  • 明英宗到底有多宠爱王振 明朝奸宦王振有多贪婪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没有,但是,时候,因为,宦官,信任,之后,宴会

    王振是中国明朝著名宦官,是今河北蔚县人氏,是中国明朝历史上第一个专权乱政的宦官。在王振之前,因为朱明王朝先辈严禁宦官接触朝政的规矩,从未有哪个宦官达到他的高度。王振之所以能开明朝宦官专权乱政先河,与明英宗的无条件信任和重用有关。明英宗对王振的信任和宠爱,算是达到了笔者无法理解的地步。王振初始接触朝政

  • 明代第一专权宦官王振的故事 王振的威势到了何种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没有,宦官,可以,之后,国家,进一步,大权,太后

    王振是明英宗时期的专权宦官,同时也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宦官掌权在明代自王振起。所以在明朝的宦官中,他虽然并不是最有名的那位,却也是无法忽视的一位。后世留下了许多与王振有关的故事,可以让大家看清楚王振的丑恶嘴脸。王振在最开始的时候,尽管有野心,但是超正大权被太后和“三杨”把持

  • 《甄嬛传》甄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甄嬛为什么要杀死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人物,自己,故事,皇帝,后宫

    看《后宫。甄嬛传》,既是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此起彼伏的宫斗戏码,同时也是看后宫中各式各样的女人的生活百态,世态炎凉。尽管故事背景是在皇帝的后宫,似乎与寻常百姓毫无关系。但是若是仔细分析,却可以代入到今天的职场。后宫嫔妃们争先恐后的往上爬,又如何不是残酷的职场上面大家为了升值而明争暗斗呢?只不过后宫

  • 《甄嬛传》乌拉那拉·宜修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后宫,自己,姐姐,一个,皇后

    乌拉那拉·宜修,是《甄嬛传》中的主要角色,是统领后宫的皇后,同时也是后宫中最大的boss。宜修的人物形象,无疑是作者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一位人物,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拍成电视剧之后,饰演皇后的蔡少芬爆火,以至于多了娘娘的称号。只这一点,足以见得皇后角色的出彩。宜修在故事中是一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