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平之战中赵国方面有什么措施?他们为何要和秦国讲和?

长平之战中赵国方面有什么措施?他们为何要和秦国讲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920 更新时间:2024/1/3 15:21:03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范雎提议,让秦昭王不要自己明确下令给白起,让白起杀死长平之战后投降的那四十万赵军,这样秦昭王就不会承受骂名。秦昭王听了范雎的话后,耍了点小心机,写诏书的时候,故意提出让白起十日之后再上奏给朝廷取粮食,还特意说明,让白起不要担心粮草。白起是多么聪明的人,他当初写奏章给秦昭王,上面就提到了秦军的粮草已经不足十日,这样下来,赵国的士兵们吃什么,杀了他们自然就不用担心粮食的事情,这就是秦昭王深层次的意思。

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一场恶战,此战停滞了三年时间,赵军廉颇坚守长平不出,秦国范雎献出了反间计,使得赵孝成王认为廉颇故意软弱,不肯打仗,于是撤掉廉颇,换上了赵括。看过剧的我们都知道,这场战役十分庞大,战士们数以百万计的死在战场上,那么,这次战争中的失败方赵国到底是怎么样失败的?他们为这场战争做了哪些准备呢?

赵国的这场灾难的发生,缘起于一场土地纠纷。那时候秦国正在全力攻打韩国,韩国这个小伙伴挡不住秦国这条恶犬,只好哭着求饶,说:“大哥,行行好,我输了,我打不过你,你想要什么你说,我都给你啊!”秦国老大哥就说:“我也不要什么,就是看上了你们家上党的那块地皮,你将它送给我,我就不为难你了。”韩王马上派人修书一封送到上党,上党的郡守叫做冯亭,冯亭一看这封信,嗖的一下就甩了出去,我们的王太软弱了,这可不好,上党是多么重要的地方,怎么能说丢就丢。算了,大王没本事,我来想个办法。有了,我们隔壁的赵国不是挺强的吗,我就把上党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他,他若是收了,秦国必然会将枪头指着赵国,那就跟我们韩国没什么事了,我们就只需要坐山观虎斗就行了。冯亭一想到就马上要做到,他也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赵国赵孝成王手里去。赵孝成王打开信一看,嘿,天上掉馅饼啦,韩国竟然愿意主动将上党送给我。秦国花了老大力气都没能得到,然而我赵国不废一兵一卒就得到了,我心里不要太爽啊,世界不要太美妙啊!

秦国听说赵国横插一脚,竟然先他们之前抢走了上党,生气极了。他攥紧了韩王的衣襟,怒目瞪着韩王,韩王老委屈了,这可不关我的事,我都说要把地送给你的,可没想到手下的小弟这么不听话,转手就把上党给转手了。您要是一定要得到上党,您找老赵去,别老瞪着我啊!

看到韩国这个怂样,秦国再如何威武也发不了脾气,这件事的确跟他没什么关系,但是赵国他就不会放过了。秦昭王立刻调动军中的将士们和优秀的将领们出征讨伐赵国。

赵国仓促应战,派出了经验老道的老将廉颇。廉颇到了上党,抵挡不住秦军的进攻,只好退居二线,来到了长平这个地方坚守着。赵国方面也没有闲着,赵孝成王一看廉颇都打不过,可恨他不能丢下国家跑路,只好派了个人到秦国去讲和,说赵国打不过秦国,愿意和秦国议和,切莫要伤害了两个国家的感情。这赵孝成王胆子太小了,这仗才刚刚开始,还没正式打起来呢,就已经开始想退路,想要投降。另外,赵孝成王在秦昭王那里没能签下和平条约,又看廉颇总是守在长平不出来,心里窝火,冲廉颇发火,你倒是出去打一打啊,缩着干嘛呀!不管赵孝成王怎么骂,廉颇就是不为所动。三年时间就这么过去了,秦国派人到赵国去,放出了秦人害怕赵括的流言来。赵孝成王相信了这个流言,将廉颇换成了赵括。赵括上任,赵军也没能成功,最终还是失败了。为了不使赵国灭亡,赵孝成王只好选择割地求和,幸好秦昭王不嫌弃割的地少,和约还是签了下来。

标签: 韩国只好成王赵国不要长平这个秦国

更多文章

  • 元好问是谁?元好问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蒙古,但是,后来,南阳,因为,军队,河南,科举

    元好问,是金末元初之时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有“一代文宗”的美称,时人推其为文坛盟主。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同时又是金元两国交接之际,在文学上承上启下的桥梁,所以被“北方文雄”。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人,生于公元1190

  • 著名文学家张养浩的代表作 张养浩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元朝,科举,礼部,这些,官府,制度,十分,当时

    张养浩,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去世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历经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六朝,在元朝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年少之时以文采才学出名,后因此被荐为东平学正,此后开始进入官场,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

  • 赵国是如何灭亡的?赵国的最后一任君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已经,一个,国家,实力,灵王,赵国,改革,秦国

    赵国是战国时候的一个诸侯国,和秦、齐、韩、魏、楚、燕并称为“战国七雄”,和魏韩并称为“三晋”。他们是从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国家,赵国就是其中的一个。赵国在七个国家中位于北方,常年和胡人作战,受到胡人的侵袭。但是,赵国也是所有国家中和胡人走得最近

  • 一代文宗元好问的故事 元好问的诗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但是,蒙古,元朝,当时,儒学,受到,之后,大雁

    元好问是元朝著名的文学家,其文学作品是宋金对峙时期和金元交接之际的代表作,被称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诗、文、词、曲无一不精。元好问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历史学家,以诗歌记史,为研究金朝历史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金章宗明昌元年,元好出生在忻州农村一个世

  •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简介 王实甫人物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作家,出生,创作,不详,父亲,剧本,地位,职业

    人物档案姓名:王实甫别名:王德信国家:中国民族:汉族,亦有说回族所处时代:元朝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出生地:大都出生时间:1260年去世时间:1336年职业:杂剧作家主要作品:《西厢记》王实甫是元朝著名的戏曲杂居作家,留下的历史资料极少,生平不详。事实上连他的出生日期,也是后世学者根据一些历史资料推

  • 元朝诗人虞集简介 虞集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后来,时候,江西,元朝,一个,当时,之后,建议

    虞集是元朝著名学者和诗人,在元朝声誉极高,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在诗歌方面又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有“元诗四家”的美誉。虞集生于公元1272年,去世于公元1348年,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仁寿。虞集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家庭

  • 金末元初理学家许衡简介 许衡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读书,但是,之后,十分,后来,蒙古,当时,之间

    许衡是金末元初之时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在哲学上成就极高。许衡生于公元1209年,去世于公元1281年,字仲平,号鲁斋,有“鲁斋先生”的美誉。许衡在金卫绍王大安元年,也就是宋宁宗嘉定二年出生,故乡是新郑县城西阳缓里。许衡所处的年代正是金末元初,并且金国、蒙古国、宋国三方混战,

  • 赵悼襄王为何宠信郭开?为何大家会认为他们是同性恋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成王,没有,一个,太子,知道,赵国,两个,但是

    郭开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大臣,也是一个很出名的奸臣,因为陷害了赵国两个名将廉颇和李牧而出名。赵悼襄王则是赵国倒数第二任国君,是郭开的主子,是一个对郭开极其信任的家伙。赵悼襄王和郭开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如何认识的,为什么历史上有传言说赵悼襄王和郭开两个人是同性恋人的关系呢?郭开和赵悼襄王赵偃的缘分,是从

  • 元诗四大家虞集是个怎样的人?虞集代表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主要,经典,儒家,时候,人物,一个,时间,四家

    人物档案姓名:虞集别称:邵庵先生、虞文靖字:伯生号:道园谥号:文靖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元朝祖籍:成都仁寿出生地:湖南衡阳出生时间:公元1272年去世时间:公元1348年主要作品:《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主要成就:元儒四家、元诗四家官职:奎章阁侍书学士爵位:仁寿郡公追赠;江西行中书省参知

  • 赵悼倡后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她为何嫁了两次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国,人们,这个,一个,身份,宗族,王后,自己

    赵悼倡后,又被人们称为又称倡姬和倡后,赵国人恨极了这个祸国殃民的女子。她曾经害得赵国国灭,赵王被俘,赵国百姓们惨遭秦人的铁蹄的践踏,于是人们便用“倡”字直接称呼这个女子。古代的字里面有一种字属于通假字,赵悼倡后中的“倡”字的通假字便是“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