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廉颇无法回到赵国的原因 他为什么要到魏国和楚国去呢?

廉颇无法回到赵国的原因 他为什么要到魏国和楚国去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31 更新时间:2023/12/12 17:08:04

赵惠文王刚刚上位,秦国便开始实行东出政策,屡次攻打赵国。赵国廉颇率兵抵抗,多次打退了秦军。后来,秦国学乖了,知道赵国厉害,便联合燕国、韩国、魏国、赵国五国合纵攻齐,齐国被狠狠的打击了一回。在这场各国联合的阻击战中,赵国廉颇以赵军一己之力,就成功攻占了齐国阳晋。公元前276年,廉颇率军攻陷齐国九座城池。第二年,廉颇又攻占了魏国的防陵、安阳城,还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使得秦军长期不敢攻打赵国。

也就是说,在赵惠文王时期,廉颇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并因为立下了颇多的战功和优秀的战绩,成为了赵国数一数二的名将。赵惠文王有了廉颇这员大将,如虎添翼,不惧怕秦昭王的杀神白起。因此,廉颇受到了赵惠文王的重用,在朝中的地位很高。加上廉颇在战争中的优秀表现,很多军人都以廉颇为偶像,在士兵们中的声望很高。在百姓心中,廉颇是保卫了他们家园的英雄,自然也是喜欢廉颇的。这样一来,廉颇在赵国就成为了红人,名气很大。

赵惠文王是一个知人善用的,度量很大,也看得出廉颇对赵国的忠心,所以并不计较廉颇声望高的事情。可是到了赵孝成王时期,君王和廉颇这种重臣之间就产生了隔膜。赵孝成王误会廉颇迟迟不战长平是因为廉颇害怕和懈怠,用没有经验的赵括替代了廉颇。对廉颇来说,这不仅是不信任廉颇的忠心,更是不相信廉颇的实力,这让他很郁闷,但是他不知道如何化解和赵孝成王之间的误会。他是武将,战场上的战术他有自己的思考,赵孝成王是君王,他看的跟自己看重的不一样,不懂打仗,怎么能混为一谈呢?更何况,赵孝成王替换掉廉颇以后,长平之战赵国大败。虽然大臣们没有说什么,但是大家心里都认为廉颇是对的,赵孝成王是错的。赵孝成王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他是王,他有错又如何,没人敢说他不对。

廉颇在赵孝成王时期相安无事的度过了,但是在赵悼襄王时期,就被君王所不喜。这种不喜来自于廉颇在朝中的地位和声望,大家似乎都有一种尊重廉颇而不重视自己这个君王的感觉,赵悼襄王本身也是一个心眼小的人,受到郭开的蛊惑后,将计就计以谋反罪名,剥夺了廉颇的职权。廉颇不满赵王,发兵攻打乐乘,后只身投奔魏国。

为什么他要逃到魏国而不是其他国家呢?为什么廉颇不敢回赵国呢?廉颇在战场上,往往能够看清敌情,分析自身的优劣形势。这种道理也可以运用到入朝为官上面来。廉颇知道,自从长平之战以后,自己就被赵国王室记恨着的,他们将所有的错推到他和赵括的身上。赵孝成王还好一点,他不敢轻易除掉廉颇,因为他懂得廉颇的价值。可是赵悼襄王就不一样了,他不及赵孝成王英明,只是一个容易被郭开这等小人操控的君王,他看不到廉颇的价值,觉得无所谓,甚至还很厌恶廉颇在赵国的地位之重。若是回到赵国,赵悼襄王和郭开一定会杀掉廉颇,所以廉颇不回赵国。

之所以选择魏国,是因为赵国、魏国、韩国三国被称为“三晋”,荣辱一体,在很多时候都能够形成合纵对付强秦。尽管离开了赵国,廉颇的心里也是向着赵国的。也正是因为这样,魏王虽然接受了廉颇的投奔,但却不敢重用廉颇,只以客卿之礼待之。

赵幽缪王时期,赵国被秦国攻击,不敌,人们想起了老将军廉颇。但是郭开让赵幽缪王误认为廉颇已老,不宜上战场,彻底绝了廉颇回赵的希望。廉颇很高兴的接见了赵国使者,一连吃了几碗饭,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并没有老。他等了很久也没有等来赵幽缪王召他回国的消息,又逢楚王招揽,廉颇在魏国不得重用,回赵国没有希望,只好到楚国去谋出路。

标签: 没有魏国赵国成王因为自己但是时期

更多文章

  • 李牧是郭开杀死的吗?郭开对赵国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两个,国家,奸臣,就是,一个,没有,赵国

    一个国家的灭亡有很多因素,但是总结那些灭亡的国家,你就会发现,它们有很多共同点,要不就是因为有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要不就是有一个大大的奸臣,两者之间必占其一。战国时期,赵国的灭亡,齐国的衰败,都是因为国家的君主昏庸,朝中又有奸臣。赵国是战国中后期发展起来的大国,也是继齐国之后,唯一有实力和秦国争夺天

  • 燕国和赵国的关系如何?为何燕国名将乐毅游说赵国后就不回燕国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王,秦国,关系,赵国,就是,齐国,后来,弱小

    燕国和赵国的关系其实是很差的,除了齐国,燕国最讨厌的估计就是赵国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燕国和秦国的关系很铁。铁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燕国弱小,被齐国等国欺负,就是靠着秦国才能继续存在的,秦国就是燕国的护身符。秦国和燕国的渊源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两个国家都进行了通婚,秦惠文王时期,还将自己的女儿嫁

  • 杨赛因不花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英,已经,儿子,去世,后来,时候,元朝,于是

    杨赛因不花,生于公元1281年,去世于公元1320年,是元朝播州世袭土官。杨赛因不花,原名杨汉英,赛因不花是元朝皇帝赐给他的名字,字熙载,自号中斋。杨汉英的祖先原本是太原人,唐季南诏陷播州的时候,他祖上有一个叫杨端的人,应朝廷招募参军,此后步步高升,最后竟然带领军队光复了播州。当时皇帝为嘉奖其功绩,

  • 公叔痤为何举荐公孙鞅?又为何让魏惠王杀掉公孙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重用,秦国,人才,一个,这个,相国,公孙,魏国

    公孙鞅是谁呢?其实这个叫法,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是一说商鞅,大家就都知道了。没错,公孙鞅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秦孝公时期,为了强大秦国,秦孝公发布了招贤令,各国人都可以来应招。公孙鞅受到招贤令的吸引,从魏国来到了秦国,并通过自己的才学说服了秦孝公实行变法改革,令秦国跨越了大大的一步,成为了战国七雄中

  • 说说刘备真正出众的地方: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说说

    咱们从刘备刚出茅庐时说起吧~刘备虽然是汉朝中山王的后代。但是传到他这代,已经是家境衰败。老父亲虽然是个县令。但是由于清廉早亡。刘备只能和老母亲一起生活。靠卖草鞋草帽子贴补家用。可见刘备出身贫寒而又孝敬长辈。当张角发动起义时刘备虽然以卖草鞋的小摊贩的,但平着对祖国和祖先的责任心。报名参军。1:要不说人

  • 燕铁木儿是谁?燕铁木儿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海山,等到,因为,之后,丞相,大都,继位,大臣

    燕铁木儿,全名伯牙吾台·燕铁木儿,钦察氏,为床兀儿第三子,元武宗一朝权臣。燕铁木儿少年时起就跟在海山身边,为宗王海山宿卫。海山受命镇压漠北之时,燕铁木儿一直跟随在他身边,就这样过了十多年。大德十年的时候,海山继位,是为元武宗,燕铁木儿随海山一同回京,授同知宣徽院事。燕铁木儿有与武宗同甘

  • 公叔痤为何要赶走吴起?他和吴起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侯,相国,政治,齐国,赵国,魏国,认为,时期

    吴起变法在历史上很有名,吴起这个人也是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将才。像吴起这样的人才,不论到了哪个国家都会受到重用的,因为是金子,走到哪里都会发光。但是优秀的人太过出色,在发光的同时也会招来小人的嫉妒,吴起就是这样。吴起通晓法家、儒家和兵家三家的学术思想,又在鲁国、魏国以及楚国出任官职,政治和军事方面,吴起

  • 燕铁木儿是个怎样的人?燕铁木儿的历史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因为,元朝,一生,这个,一直,大权,后来,大都

    姓名:伯牙吾台·燕铁木儿外文名:ElTemur别称:燕铁木儿国家:中国民族:蒙古族部族:钦察氏所处时代:元朝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公元1333年父亲:床兀儿职位:元朝权臣主要成就:主导元朝几代帝王更迭燕铁木儿是元朝之时的一代权臣,曾经执掌军、政、监察三个大权,权势滔天,天下莫不能及。

  • 公叔痤生平简介 公叔痤和公孙鞅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自己,齐国,相国,但是,公孙,魏国,一个,没有

    公叔痤是战国时候魏国的相国,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人物。公元前284年,燕、秦、韩、魏、赵五国合纵伐齐,齐国差点亡国。这当中魏国之所以会发兵,还要归功于齐国的一位位高权重的贤德之人,这个人就是孟尝君田文。田文和齐湣王是表兄弟,孟尝君田文在齐国担任相国的职位,他继承了父亲田婴的封地薛,人称“薛公

  • 金末地主武装首领武仙简介 武仙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投降,武装,势力,册封,河北,军队,封建,蒙古

    武仙,生年不详,去世于公元1234年,是金朝末年地主武装首领之一。蒙古帝国率兵侵略河北之时,武仙组织地区武装抗击蒙古人的进攻,后来投降蒙古国,又复归金国。金国灭亡之后,其武装势力瓦解,逃亡途中被戍兵杀害。武仙是封建九公之一,“封建九公”又叫“九公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