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褚遂良

褚遂良——初唐四大家之一

褚遂良

褚遂良的资料

本 名:褚遂良

别 称:褚河南

字 号:字登善

所处时代:隋唐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杭州钱唐

出生时间:596年

去世时间:659年

主要作品:《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

主要成就:有很高的楷书造诣

官 职:尚书右仆射、桂州都督、爱州刺史

爵 位:河南公

祖 籍:阳翟

褚遂良的介绍

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任谏议大夫、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升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后出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召回,任吏部尚书,监修国史,旋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因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显庆三年(658年),卒于官,享年63岁。天宝六年(747年),配享高宗庙庭。

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人物生平

出身名门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褚遂良出身于名门贵族。父亲褚亮时任散骑常侍一职,与虞世南、欧阳询等人为好友。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建立了唐王朝。褚遂良父亲褚亮时任仕隋朝东宫学士。因与杨玄感有旧,被贬为西海郡司户。薛举称帝,褚亮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褚遂良则做了薛举的通事舍人,掌管诏命及呈奏案章。同年,薛举占据了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企图夺取京城长安,进军途中病死,薛举儿子薛仁杲继承了他的事业。

唐武德元年(618年)阴历十一月,李世民包围了薛仁杲驻扎在泾州的营寨。薛仁杲投降,被押往长安处决,而他手下的人被收编在李世民的麾下,褚遂良就这样进入了李家王朝,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起初,褚遂良在秦王李世民那里做铠曹参军,李世民对褚遂良怀有好感。

铠曹参军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命李世民掌握东部平原文、武两方面的大权,并且允许他在洛阳开府——天策府。同年,李世民成立了自己的文学馆,其中有十八名学士在做他的国事顾问。褚遂良的父亲褚亮便是其中的一员,主管文学。在这样的环境中,褚遂良的学识与日俱进。尤其是书艺,在欧阳询与虞世南的指导下,更是出类拔萃,且具备了欧、虞二人所不具备的政治地位与社会名望。《唐会要》卷六十四《史馆下》记载,弘文馆的日常事务,就是由褚遂良来管理的,人们称他作“馆主”。

武德九年(626年)阴历六月,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随后被立为太子。阴历八月,唐高宗禅让皇位,李世民登上了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下诏把隋未战乱时期的战场改修为庙宇,褚遂良负责其事。唐太宗立慈云寺,由褚遂良书碑。

贞观十年(636年),褚遂良出任起居郎,专门记载皇帝的一言一行。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逝世,魏徵将褚遂良推荐给李世民,太宗命他为“侍书”。

黄门侍郎

李世民曾广泛收集王羲之的法帖,褚遂良可以鉴别出王羲之书法的真伪,使得没有人再敢将赝品送来邀功。唐贞观十五年(641年),褚遂良劝谏太宗暂停封禅。同年由起居郎迁谏议大夫。李世民每有大事,几乎都要向褚遂良咨询。

唐太宗李世民想亲自去征讨辽东高句丽,此事遭到了褚遂良的反对,但是李世民强硬的态度却使褚遂良感到恐惧。他没有再坚持,并跟随唐太宗远征辽东。但是后来唐太宗远征高句丽的失败,证实了褚遂良的话是正确的。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以谋害魏王泰罪被废,褚遂良与国舅长孙无忌说服太宗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即唐高宗)。

贞观十八年(644年),作为黄门侍郎的褚遂良,开始参预朝政。随后,他被皇帝派往全国各地,巡察四方,直接可以黜陟官吏。此时,他父亲褚亮去世,他不得不暂时辞去黄门侍郎之职回乡守孝。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褚遂良又被起用为黄门侍郎。同年阴历九月,被提升为中书令,成为继魏徵之后,与刘洎、岑文本、马周、长孙无忌一样在唐代政坛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大臣。

托孤辅臣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弥留之际,将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召入卧室,对二人说:“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诸葛,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对太子李治说:“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国家之事,我就放心了。”于是命令褚遂良起草诏书。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阴历六月,李治继皇帝位,封褚遂良为河南县公,次年,又升为河南郡公,后借故把他贬为同州刺史。

三年后,高宗又把他召回身边,征拜为吏部尚书,同时监修国史,加光禄大夫,又兼为太子宾客。永徽四年(653年),又升为尚书右仆射,执掌朝政大权,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顶峰。

废后之争

永徽六年(655年),在是否立武昭仪为皇后的斗争中,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强烈反对任何废黜王皇后的企图。高宗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尚书左仆射于志宁以及褚遂良进官商议废后立后之事。褚遂良发了一通议论,给皇帝泼了一瓢冷水。而他的那种不要命的态度——将官笏放在台阶上,同时也把官帽摘下,叩头以致于流血——更使皇帝大为恼火,让士兵把他强行拉了出去。而坐在皇帝后边的武氏则恨不得立刻将他处死。在关键的时候,善于迎合旨意的李勣却说了一句话:“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这一来既改变了唐王朝的命运,也将褚遂良等人推入了悲剧的深渊。

凄凉晚年

武氏在唐永徽六年(655年)阴历十月被册封为皇后,褚遂良也被武皇后赶出朝廷,到潭州任都督。唐显庆元年(656年)元旦,武后的儿子李弘(652年-675年)被立为太子。唐显庆二年(657年)春天,褚遂良调到离京师极远的今广西桂州去任都督。同年晚些时候,武则天则与许敬宗、李义府一起,诬告中书令来济、门下侍中韩瑗与在广西的褚遂良共谋反叛。

晚年的褚遂良又一次被贬——这一次是被贬到中国本土以外的越南河内西南一带,褚遂良在绝望之中,写了一封信给高宗,向他求情诉说自己曾长期为高祖与太宗效劳,最坚决地支持高宗继位等等,结果仍是无济于事。

显庆四年(659年),禇遂良在流放地带着遗憾离世,时年六十三岁。在他死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武则天等人还没有放过他,一方面把他的官爵削掉,另一方面把他的子孙后代也流放到他故去的地方。

有关“褚遂良”的历史故事

  • 唐朝褚遂良简介-唐朝褚遂良

    褚遂良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唐朝历史人物:唐朝褚遂良,历史上评为褚遂良,唐朝历史褚遂良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褚遂良,别名:褚登善、褚河南,国籍:唐朝褚遂良(公元596年-公元659年),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杭州钱塘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

  • 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什么要将刘洎视为“眼中钉”?-趣历史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以刚正著称的大书法家褚遂良为什么要诬陷贞观

  • 薛刚反唐第03回:武才人出宫为尼,褚遂良入朝直谏-趣历史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李勣为什么没有当场对褚遂良的“好话”提出反对?-趣历史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褚遂良的一番“好话”,为什么让名将李勣马上

  • 褚遂良的求情信为什么完全没有打动唐高宗李治?-趣历史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什么说褚遂良给唐高宗的求情信完全写错了的

  • 从对褚遂良的遗言来看,唐太宗希望他怎么做?-趣历史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对褚遂良所留的遗言有什么

  • 褚遂良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为什么武则天在他弥留之际为他平反?

    褚遂良是唐朝著名的大臣。李治还活着还是皇帝的时候,坚决反对让武则天做皇后,他就进谏以示决心。可以说,褚遂良简直就是武则天权力之路上的一颗大钉子。然而,即便如此,武则天弥留之际,还在想着为褚遂良平反。这是人临死前说的话吗?神龙元年,武则天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她临终前写了一份遗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特别醒

  • 褚遂良简介与评价:简述褚遂良一生的故事

    褚遂良书法褚遂良(596~658)唐初大臣,书法家。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晋末南迁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西)人。父亮,秦王李世民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官至通直散骑常侍。遂良博通文史,贞观十年(636),由秘书郎迁起居郎。精于书法,以善书由魏徵推荐给太宗,受到赏识。十五年,他劝谏太宗暂停封禅。同年

  • 褚遂良

    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出身河南褚氏,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期,追随西秦霸王薛举,担任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得到唐太宗重用,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累迁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

  • 《题褚遂良孙庭竹》原文、译文及注释

    负霜停雪旧根枝,龙笙凤管君莫截。春风一番琴上来,摇碎金尊碧天月。

  •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李治只好将他们都贬官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临终之际,把褚遂良叫到床边,请他辅政,并对褚遂良说:“长孙无忌忠于我,我才得以有天下。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这个人的贡献。你以后辅政,不要让小人陷害他,不然你就不是我李家的忠臣了。”不久之后,唐高宗李治即位。想到叔父长孙无忌立自己为太子的情景,李治心中充满

  • 唐太宗说褚遂良小鸟依人

    [摘要]:唐太宗说褚遂良小鸟依人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怎么表现小鸟依人标准是像小鸟那样依傍着娇小可爱的样子小鸟依人的女孩大都具有这些外形、性格:温柔的形象甜美不太会大声说话的外形娇小柔弱的有的时候喜欢哭鼻子的很关。小鸟依人,下一句?依:依恋。象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女孩子娇小可爱的样子。【出处】:唐

  • 王羲之小楷 褚遂良跋《道德经》

    [摘要]:王羲之小楷褚遂良跋《道德经》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赵孟頫的小楷代表作《道德经》与《汲黯传》,你认为哪个更胜一筹?谢谢邀请!赵孟頫的小楷代表作《道德经》与《汲黯传》,你认为哪个更胜一筹?最近有朋友问我这个问题。我认为赵孟頫的小楷《道德经》比《汲黯传》更胜一筹,更...赵孟頫的小楷墨迹有哪些?

  • 褚遂良书法浑然天成:为何武则天却对他最是痛恨

    [摘要]:褚遂良书法浑然天成:为何武则天却对他最是痛恨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褚遂良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为什么武则天临死还要为他平反?褚遂良是初唐书法艺术四大家,也是极富文采的大才子。是唐太宗、唐高宗二代君王的重臣。在唐高宗时期,褚遂良因反对唐高宗废黜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且行为过激。褚遂良说出多条理

  • 唐代褚遂良《摹兰亭序》

    [摘要]:唐代褚遂良《摹兰亭序》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与褚遂良书法风格相近或者风格类似的碑帖有哪些?褚遂良为初唐四杰之一(欧、虞、褚、薛)。是除了楷书四大家之外最受世人推崇的一大流派。褚遂良擅长真书,书学二王、虞、欧,登堂入室,别开生面。曾在虞世南死...网上流传的欧阳询的《兰亭记》是否是其本人所作

  • 褚遂良《小字阴符经》

    [摘要]:褚遂良《小字阴符经》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书法:褚遂良的(阴符经)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楷书见之,或评之云,笔力雄瞻,气势古淡,皆言中其一。”行笔极为灵活,点画、转折、行笔有行书的笔意,部分重捺笔画还有隶书意味,轻重与虚实结...”行。怎样学习褚遂良楷书《阴符经》?答:褚遂良传世的《阴符经》

  • 唐代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原色版

    [摘要]:唐代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原色版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褚遂良阴符经原文上篇(神仙抱一演道章)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谁看过真迹,谁能跟我说说褚遂良大字阴符经的原件的字大概多大?多少*多少?感

  • 褚遂良是什么人?为何李世民用小鸟依人来评价他?

    [摘要]:褚遂良是什么人?为何李世民用小鸟依人来评价他?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李世民创造“小鸟依人”是用在谁的身上?去年的一次聚会和某大学历史系的老师聚会,当时他讲解的小鸟依人这个词的起源让我颠覆了以往的认知,这个词再也不敢轻易使用了。小鸟依人这个词现在一般用来形。褚遂良的故事?褚遂良(596年~6

  •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摘要]: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学习褚遂良楷书,先学《倪宽赞》、《阴符经》,还是《雁塔圣教序》好些?学习褚遂良楷书,可将这三本字帖同时作比较对临。更容易区别各帖细微不同之处,称之为对比临帖法。当我们把《倪宽赞》、《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各选一。为什么大家都说褚遂良《雁塔圣教

  • 褚遂良小楷《千字文》

    [摘要]:褚遂良小楷《千字文》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褚遂良的千字文是什么字体?褚遂良的千字文是小楷。褚遂良的千字文是小楷。古代的《千字文》是怎样的?都有哪些字?说到《千字文》,就不得不说它的由来真的很有意思:大书法家王羲之大家都知道吧,就是那个为了练字,涮笔把自家池塘都染黑了的那个大师。成语“入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