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元岩

元岩--隋代益州长史

元岩

元岩的资料

中文名:元岩

国 籍:隋

民 族:河南洛阳

职 业:官员字君山

职 务:兵部尚书

元岩的介绍

元岩,字君山,河南洛阳人。元岩喜欢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他刚正耿直有度量,注意培养自己的名节,年轻时与渤海的高颎、太原的王韶志同道合,交情很好。入后周为官,一做官就做到宣威将军、武贲给事。大冢宰宇文护见他后很器重他,让他担任中外记室。多次升迁至内史中大夫,封为昌国县伯。(周)宣帝继位,施政昏庸残暴,京兆郡丞乐运就抬着棺材到朝堂,陈说宣帝八方面的过失,语言厉害情辞非常恳切。宣帝非常生气,将要杀他。朝中大臣都惊恐畏惧,没有人敢出面救乐运。元岩到朝堂中请求见宣帝,元岩对宣帝说:“乐运知道上书面奏一定得死,他之所以不顾及自己的性命,是想取得后世的名声。陛下如果杀了他,就成就了他的名声,落入他的圈套中了。不如安慰一下他,把他打发走,以此来显示陛下的大度。”乐运因此得以免死。后来宣帝要诛杀乌丸轨,元岩不肯书写诏书。御正颜之仪恳切进谏,宣帝不听,元岩进去接着进谏,他脱下头巾叩头,三次跪拜三次进谏。宣帝说:“你想要与乌丸轨结党吗?”元岩说:“臣不是想与他结党,只是担心滥杀大臣让天下人失望。”宣帝非常生气,让太监打元岩的脸,于是被罢职,回到了家里。

高祖做丞相时,元岩被加位开府、做了民部中大夫。等到高祖登上帝位,元岩担任了兵部尚书,进爵平昌郡公,食邑有二千户。元岩为人威严稳重,通晓世事,每当上奏表,议朝政,他都能侃侃而谈,一脸庄重之色,在朝庭上进谏,当面驳斥,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的。皇帝和三公九卿都尊敬他畏惧他。当时高祖刚刚即位,时常对后周诸侯势力衰弱感到痛心,因此招致灭亡,因为这把各位皇子分封为王,权势等于王室,(想)用这种分封王子的办法建立磐石一样的稳固统治,于是派遣晋王杨广镇守并州,蜀王杨秀镇守益州。当时二位王子年纪都小,于是就广泛地选择忠贞优秀,有极高威望的人作他们的辅佐。当时元岩与王韶都因以耿直而闻名,人们说他们二人才华等于高颎,因此让元岩担任益州的总管长史,王韶担任河北道的行台右仆射。高祖对元岩说:“您是作宰相的大材,现在受点委屈辅佐我的儿子,这就如同曹参辅助齐王一样。”等到元岩到任,法令明白严肃,官吏和百姓都称赞他。蜀王本性喜好奢侈,曾经想用蛮人作太监,又想将活着的死刑犯剖腹,取出死囚的苦胆作药。每次元岩都不听从命令,径直到蜀王宫中极力进谏,蜀王每次在认错之后,不再作这样的事,他畏惧元岩的为人,做事时每每遵循法度。益州的各种案子,凡是经元岩审理过的,没有人不高兴心服。那些被判罪的人,互相说:“平昌公治我们的罪,我们还有什么怨恨的呢。”高祖很欣赏他,赏赐很优厚。开皇十三年,死在官任上,皇上悼念惋惜了好长时间。益州百姓,没有不落泪的,到现在还在思念他。元岩死后,蜀王就能随便做他想做的事了,渐渐地到了违背法令的地步。和妃子一起出外打猎,以弹射人,捕了许多山里的蛮人,用他们充当宦官。手下的辅佐的人没有人能够劝阻。等到杨秀获罪,皇上说:“元岩如果还在,我儿子怎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元岩有儿子弘嗣。任给事郎、司朝谒者、以及北平通守。

有关“元岩”的历史故事

  • 【元岩传】原文翻译,元岩,字君山,河南洛阳人也

    元岩,字君山,河南洛阳人也。岩好读书,不治章句,刚鲠有器局,以名节自许,少与渤海高颎、太原王韶同志友善。仕周,释褐宣威将军、武贲给事。大冢宰宇文护见而器之,以为中外记室。累迁内史中大夫,昌国县伯。宣帝嗣位,为政昏暴,京兆郡丞乐运乃舆榇诣朝堂,陈帝八失,言甚切至。帝大怒,将戮之。朝臣皆恐惧,莫有救者。

  • 元岩为何能用正气把权力关在笼子里?

    公元578年,北周名臣乐运连续上疏谏阻刚即位的周宣帝切勿“昏暴滋甚”无效后,令手下抬着棺材跟自己上朝堂,当面指斥周宣帝的八大过失。“帝大怒,将戮之。朝臣皆恐惧,莫有救者。”千钧一发之际,内史中大夫(即中书令,相当于今国务院总理)元岩置生死于度外,毅然上殿求情。临行前,他大义凛然表示:“如果不能救下乐

  • 元岩是什么人?隋朝大臣元岩生平简介

    元岩,字君山,河南洛阳人。元岩喜欢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他刚正耿直有度量,注意培养自己的名节,年轻时与渤海的高颎、太原的王韶志同道合,交情很好。入后周为官,一做官就做到宣威将军、武贲给事。大冢宰宇文护见他后很器重他,让他担任中外记室。多次升迁至内史中大夫,封为昌国县伯。(周)宣帝继位,施政昏庸残暴,

  • 元岩品性耿直,多次果敢进言颇受重用

    有的人为什么能做一个好官呢?这个问题若交给贪官回答,他们肯定不会回答,因为立场不对。能做利于国民的官员,他心里会有一把尺子,在面临事件时,会本能地反应,是否是正确可行的,经常勉励自己。有的好官,他会注重自己的名声,仔细想想,若忠于朝堂,利于百姓,那便没什么不好的。因而,此次就来说一位隋朝的官员,元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