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王允之

王允之

王允之

王允之的资料

本名:王允之

字号:深猷

所处时代:东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

出生时间:公元303年

去世时间:公元342年

主要成就:助平苏峻之乱

官职:南中郎将、江州刺史,卫将军

封爵:番禺县侯

谥号:忠

王允之的介绍

王允之(303年—342年),字深猷,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会之孙,王舒之子,丞相王导的堂侄。仕东晋,为钱塘令、领司盐都尉、宣城内史、建武将军、西中郎将、南中郎将、江州刺史、卫将军、会稽内史,封番禺县侯。死时,年仅40岁,谥号为忠。

有关“王允之”的历史故事

  • (王敦要杀王羲之还是王允之)王敦为什么要杀王羲之:叛乱计划被听到装睡躲过一劫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也是名门望族琅邪王的儿子。但很少有人知道,当时的晋代皇帝司马燕的女婿王敦曾试图杀害他。发生了什么事?下面就跟着神秘系列一起来看看吧。王敦为什么要杀王羲之?东晋时,王敦、王导等人辅佐元帝登基,王家兴高采烈。但没过多久,皇帝觉得王家势力太大,王家的王敦掌管长江中下游的军队。王敦

  • 王允之

    王允之(303年-342年),字深猷,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将领,侍御史王会之孙、抚军将军王舒之子,丞相王导、大将军王敦的堂侄。王允之出身“琅邪王氏”,早年曾揭发王敦反叛图谋,并随王舒居于荆州、会稽等地。苏峻之乱时,王允之代任扬烈将军,领东方义军屡战叛军,在平叛中建立大功。战后获封番禺县侯。

  • 庾怿:晋康帝司马岳的舅父,曾试图毒杀江州刺史王允之

    庾怿(293年-342年),字叔预,东晋外戚大臣,征西将军庾亮次弟,晋康帝司马岳的舅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名门,宽厚豁达。起家东海王司马冲功曹,历任暨阳县令、中军司马、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参与苏峻之乱的平定后,受封广饶县男,出任临川太守。支持庾亮北伐,担任辅国

  • 王允之简介 王允之子女 怎么评价王允之

    王允之出身琅琊王氏,是王导和王敦的堂侄,后告发王敦谋反,又在苏峻之乱时屡建战功,封爵番禺县侯,于公元342年去世,谥号“忠”。王允之简介王允之(303年342年),字深猷,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将领,侍御史王会之孙、抚军将军王舒之子,丞相王导、大将军王敦的堂侄。王允之

  • 被迫从政 命途多舛 蔡邕之死 王允之失

    被迫从政命途多舛蔡邕之死王允之失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蔡邕[yōng],却并不是合格的政治家。说起蔡邕可能很多人并不知晓,但是他的女儿蔡文姬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造化就是这样弄人。另外,他还是曹操的老师,因而蔡文姬也是曹操最为心爱的小师妹,这里的故事曲折、凄凉,也耐人寻味,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说起蔡邕

  • 王允之死:论凉州军与并州军的牴牾

    历史的推动者,往往是不经意的微小细节。初平三年(192),王允、吕布谋诛董卓。卓死军破,然允“骄矜自大”,引发凉州军洗劫长安,董卓死后的短暂宁静再次遭到破坏。历来学者对王允的骄狂刚愎,多有批判。然而允之自负,并非全出性格缺陷,幕后真正反映的,是并州军与凉州军的牴牾。二者虽同出边地,却互不信赖,乃至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