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戊辰即事

戊辰即事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74 更新时间:2024/1/29 12:29:00

朝代:宋代|作者:刘克庄|

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注释⑴戊辰: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时宰相韩侂胄当政,为了“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让自己千古留名,草草出兵北伐,结果招致大败。战后和约,以南宋每年向金人交纳大量钱财为代价。⑵青衫:古代读书人或一般人穿的衣服。⑶和:和议。戎:北方民族,指金人。缣(jiān):黄绢。两句意思是,朝廷和约赔款的绢帛,达百万之巨,让诗人连青衫也穿不起了。⑷剩:全、都的意思。吴蚕:苏州是当时著名的丝绸出产地,故曰吴蚕。两句意为,从今后西湖边上不要再插杨柳了,全种上桑树养蚕,以供政府“和戎”算了。两句是讽刺的话。诗人从哪里觅绸缎做一领青衫?就因为今年与敌人签订了和约,每年要贡上百万匹绸绢。我看来,从此后西湖边不要再种杨柳,全种上桑树,用来饲养吴蚕。以调侃的语气写政治讽刺诗,读来虽感幽默风趣,却令人倍为心酸,这首绝句的特色就在于此。诗人没有青衫穿,这样讲当然是到了超越现实的程度,夸张过了头。但是,以不可能存在的现实来反衬极度的愤慨的感情(诗人对朝廷为和戎而用“百万缣”的无比愤怒),这种“超极表至极”的曲达方式在诗词创作中已是屡见不鲜了,比如李觏的《乡思》,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等,用的都是这种手法。青衫是读书人的象征,是与一般平民区别的特征之一,代表了士子们的体面。诗一开始就抓住这件象征物,说如今我这个诗人连想穿一袭青衫都没办法了!极其愤疾的一句话,劈头而来,不啻在说如今斯文已经扫地。言外之意,当然扫地的何止是斯文,刘克庄正以此代指整个朝廷国家的体面都丢尽了。何以会连读书人想一件青衫都得不到?诗第二句立即指出,这是因为做青衫的丝绸都孝敬金虏去了。这两句是倒装,因了和戎,诗人才没绸做衣服,诗把因果关系调转顺序,就突出了胸中的愤愤不平。此外,诗人没有青衫,百姓们为了交纳额外的赋税,穷困的程度就用不着多说了。三、四句忽生奇想:金虏如此欺负我们,朝廷却一味忍让,这些贡银及绸缎从哪儿来呢?我看西子湖边的杨柳桃花不如全都拔掉,种上桑树养蚕织绢,用以填金人的无尽欲坑吧!这两句写得很冷。当然,诗人并不是真的认为在西湖边种桑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随机而发,加深前两句所述的愤慨而已。把白堤、苏堤、“柳浪闻莺”,这些西湖著名景点上的柳树都砍光拔尽,种上桑树以养蚕,自然也是荒唐至极的想法,但是,这种作法却有合理性,总得让人有衣穿,不养蚕就没有什么能拿来织缣的。“衣”与“食”事关国计民生,西湖没有柳可以,人民没吃没穿可不行。诗人的话虽说得很率直,而表现出来的心思却很曲折,这种表达方式叫做“直中含曲意”,运用这种手法,以小见大,可使作品显得格外委婉含蓄。全诗虽然很短,但紧紧抓住朝廷不顾耻辱向金人贡献大量丝绸这一中心做文章,有激切的鞭斥,有幽默的调侃,讽刺性很强,而诗又不显得直露,读后容易引起人们的深思和共鸣。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宋兵伐金大败,不得已向金乞和。次年十一月,和约成,宋朝对金人提出的停战条件完全接受,答应每年向金增纳白银三十万两,细绢三十万匹,这就是令宋人深感耻辱的嘉定和议。翌年,也就是刘克庄写这首诗的戊辰年,条约正式实行。这年,除了岁贡银外,还要多交三百万两犒师银。这样,本来就不很富裕的宋朝,国家经济顿时紧张起来,广大爱国志士,对朝廷的无能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对国家前途充满了忧患,写了不少诗抒发不满,刘克庄这首讽刺诗是其中较出名的一首。

标签: 戊辰即事

更多文章

  • 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

    诗词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清平乐

    朝代:宋代|作者:刘克庄|顷在维扬,陈师文参议家舞姬绝妙,赋此。宫腰束素。只怕能轻举。好筑避风台护取。莫遣惊鸿飞去。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译文最近,我在扬州陈师文参议家中,见到家姬的舞姿非常优美,就写下这首词。舞女身着洁白素雅的罗绡,扭动着娇软纤细的腰。体态是那么轻

  • 玉楼春·戏林推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玉楼春

    朝代:宋代|作者:刘克庄|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译文年年骑着高头大马在京城里东奔西跑,竟然把客舍当成了家里,家里反而像成了寄宿的地方一样。每天都拿着青铜大钱买酒狂饮,整日吊儿郎当,无所事事一天混

  •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满江红

    朝代:宋代|作者:刘克庄|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这是一首送别词,但写法脱俗。它既洋溢着个人情谊,又

  • 长相思·惜梅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长相思

    朝代:宋代|作者:刘克庄|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注释1、长相思: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格,前后片各四句,句句用韵。2、丁宁:即叮咛,叮嘱。3、南枝:指梅树上向阳一面的枝条。北枝:指背阳一面的枝条。译文梅花迎寒而

  • 忆秦娥·梅谢了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忆秦娥

    朝代:宋代|作者:刘克庄|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译文梅花凋谢过后,北方大地一定解冻了,鸿雁应该早点回去了。鸿雁啊,还要靠你问候那些留在大梁的宋朝遗民呢。浙河的西边,是前线阵地,却静悄悄地听不到什么声音。淮河的北

  •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卜算子

    朝代:宋代|作者: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辛派词人素以豪放闻名。刘克庄词,尤以豪放见长,不写儿女情长,晓风残月。但刘克庄也写婉约词,而且糅豪放于婉约之中,更见其独具一格的豪放。这首《卜算子》即是如此,用比兴手法,

  •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沁园春

    朝代:宋代|作者:刘克庄|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

  •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贺新郎

    朝代:宋代|作者:刘克庄|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

  •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诗词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木兰花慢

    朝代:宋代|作者:刘克庄|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须臾淡烟薄霭,被西风扫尽不留些。失了白衣苍狗,夺回雪兔金蟆。乘云径到玉皇家。人世鼓三挝。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译文在水亭旁注目远望,归期还没到

  • 昭君怨·牡丹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昭君怨

    朝代:宋代|作者:刘克庄|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词人写牡丹,多赞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充满富贵气象。总之大都着重于一个喜字,而作者独辟蹊径,写牡丹的不幸命运,发之所未发,从而寄托词人忧国伤时之情。北宋末年,徽钦二帝被虏北行,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