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春洲曲》原文、译文及注释

《春洲曲》原文、译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68 更新时间:2024/1/18 16:08:46

春洲曲

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苏小慵多兰渚闲,融融浦日鵁鶄寐。紫骝蹀躞金衔嘶,堤上扬鞭烟草迷。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注释

蛾翠:中国古代妇女画眉用黛色(青黑色),似山色,所以也常把眉比作山。这里反用此意,把山色比作眉色。

绿湿:指绿色植物被水气浸润后鲜嫩的样子。红鲜:泛指鲜艳的花朵,未必专指红色之花。

苏小:即苏小小,南北朝时人,钱塘名妓,今杭州市西湖边有苏小小墓。慵多:即慵懒,“多”表示程度,似“很”、“非常”之意。兰渚:兰花盛开的水边。闲:因为苏小小慵多懒出游,而水鸟亦静静安睡(下句意),所以兰渚显得格外闲而静。

融融:即暖融融。浦日:照在洲浦上的日光。鵁鶄(jiāojīng):池鹭。

紫骝(liú)骝本为黑鬃黑尾的红色马,此处用紫骝泛指骏马。蹀躞(diéxiè):马缓行貌。金衔:泛指金、铜制的华美的马嚼子。

烟草迷:茫茫如烟的碧草使人迷。

平桥:没有弧度的桥。

鉴赏

此诗是一幅江南韶光美景的轻描。无论是苏小小的“慵多”、鵁鶄的“寐”,还是紫骝的“蹀躞”,无不体现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意境,而这不恰恰又是众多古今“贪闲”人士所毕生神驰往的么?其实,诗意的生活或许并非如难得,不过只是有心人才能发现而已。飞卿(温庭筠)虽亦是落魄之人,但他的诗中这类细心发现生活之美的作品却很多,与那些终日忧国忧家的诗人相比,或许飞卿的作品多少显得有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家子气,但这又有何不对呢?

标签: 春洲曲

更多文章

  • 《太液池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液池歌

    腥鲜龙气连清防,花风漾漾吹细光。叠澜不定照天井,倒影荡摇晴翠长。平碧浅春生绿塘,云容雨态连青苍。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

  • 《雉场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雉场歌

    茭叶萋萋接烟曙,鸡鸣埭上梨花露。彩仗锵锵已合围,绣翎白颈遥相妒。雕尾扇张金缕高,碎铃素拂骊驹豪。绿场红迹未相接,箭发铜牙伤彩毛。麦陇桑阴小山晚,六虬归去凝笳远。城头却望几含情,青亩春芜连石苑。

  • 《雍台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台歌

    太子池南楼百尺,入窗新树疏帘隔。黄金铺首画钩陈,羽葆停幢拂交戟。盘纡阑楯临高台,帐殿临流鸾扇开。早雁惊鸣细波起,映花卤簿龙飞回。

  • 《吴苑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苑行

    锦雉双飞梅结子,平春远绿窗中起。吴江澹画水连空,三尺屏风隔千里。小苑有门红扇开,天丝舞蝶共徘徊。绮户雕楹长若此,韶光岁岁如归来。

  • 《塞寒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塞寒行

    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下千蹄马。河源怒浊风如刀,剪断朔云天更高。晚出榆关逐征北,惊沙飞迸冲貂袍。心许凌烟名不灭,年年锦字伤离别。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

  • 《蒋侯神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蒋侯神歌

    楚神铁马金鸣珂,夜动蛟潭生素波。商风刮水报西帝,庙前古树蟠白蛇。吴王赤斧斫云阵,画堂列壁丛霜刃。巫娥传意托悲丝,铎语琅琅理双鬓。湘烟刷翠湘山斜,东方日出飞神鸦。青云自有黑龙子,潘妃莫结丁香花。

  • 《汉皇迎春词》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皇迎春词

    春草芊芊晴扫烟,宫城大锦红殷鲜。海日初融照仙掌,淮王小队缨铃响。猎猎东风焰赤旗,画神金甲葱龙网。钜公步辇迎句芒,复道扫尘燕彗长。豹尾竿前赵飞燕,柳风吹尽眉间黄。碧草含情杏花喜,上林莺啭游丝起。宝马摇环万骑归,恩光暗入帘栊里。

  • 《兰塘词》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兰塘词

    塘水汪汪凫唼喋,忆上江南木兰楫。绣颈金须荡倒光,团团皱绿鸡头叶。露凝荷卷珠净圆,紫菱刺短浮根缠。小姑归晚红妆浅,镜里芙蓉照水鲜。东沟潏潏劳回首,欲寄一杯琼液酒。知道无郎却有情,长教月照相思柳。

  • 《生禖屏风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生禖屏风歌

    玉墀暗接昆仑井,井上无人金索冷。画壁阴森九子堂,阶前细月铺花影。绣屏银鸭香蓊蒙,天上梦归花绕丛。宜男漫作后庭草,不似樱桃千子红。

  • 《嘲春风》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嘲春风

    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苒嫋转鸾旗,萎蕤吹雉葆。扬芳历九门,澹荡入兰荪。争奈白团扇,时时偷主恩。古今多数文学史家和舆论家们,他们把温庭筠的词嗤之以为梁陈余风,视为靡靡之音,不信他能有什么政治寄托。几乎等于把美人香草要从《离骚》中赶了出来。这对于温庭筠是有欠公正的。温庭筠的这一首诗,他自己首先就署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