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乌衣巷》原文、译文及注释

《乌衣巷》原文、译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51 更新时间:2023/12/25 15:54:06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赏析

《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诗人当时还没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

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而今这些飞入普通老百姓家筑巢的燕子,以往却是栖息在王导、谢安两家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老百姓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此诗为刘禹锡著名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创作背景

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总名《金陵五题》,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标签: 乌衣巷

更多文章

  • 《金陵五题·石头城》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金陵五题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译文译文一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译文二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

  • 《台城》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译文六朝时期的皇城一朝比一朝豪华,结绮楼临春阁的建造最豪奢。如今千门万户的楼阁长满了野草,只因陈后主那曲《玉树后庭花》。注释台城:六朝时期的皇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鸡鸣山北。六代:指建都在金陵的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相继的朝代

  • 《韩信庙》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信庙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 《李贾二大谏拜命后寄杨八寿州》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贾二大谏拜命后寄杨八寿州

    谏省新登二直臣,万方惊喜捧丝纶。则知天子明如日,肯放淮南高卧人。

  • 《美温尚书镇定兴元以诗寄贺》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美温尚书镇定兴元以诗寄贺

    旌旗入境犬无声,戮尽鲸鲵汉水清。从此世人开耳目,始知名将出书生。

  • 《与歌者米嘉荣》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与歌者米嘉荣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 《再游玄都观》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译文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那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注释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玄都观赏花诗写后,刘禹锡又被贬出京,十四

  •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译文你曾经随从织女渡过天河,我记得天上云间最美妙的歌。不要再唱贞元年间供奉皇帝的旧曲,当日朝廷上的士大夫现在已经不多。注释织女:即织女星。此喻指郡主。唐时,太子的女儿称郡主。天河:银河。云间:天上,喻宫廷。第一歌:喻极美妙的歌曲。贞元:

  • 《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路…以志其事》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路…以志其事

    寂寂独看金烬落,纷纷只见玉山颓。自羞不是高阳侣,一夜星星骑马回。

  • 《戏赠崔千牛》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戏赠崔千牛

    学道深山许老人,留名万代不关身。劝君多买长安酒,南陌东城占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