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秋词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秋词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99 更新时间:2023/12/5 2:48:07

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及注释

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悲叹秋天的寂寞萧索,我却觉得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白鹤推开云层直冲云霄,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有开始降下白霜;满树的叶枝现在已经有红有黄。

试着登上高楼,冷清秋的凉意更是深透入骨;再没有春天的景色那样朝气蓬勃使人欣喜若狂。

注释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晴:一作“横”。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碧霄:青天。

深红:指红叶。浅黄:指枯叶。

入骨:犹刺骨。

嗾:使唤狗。这里是“使”的意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赏析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上的诗情。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晴空一鹤排云上”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便引诗情到碧霄”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三四句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悲凉的气息,诗人随着自己的“诗情”,和想象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写秋天景色,诗人用白描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别有特色的秋景,山水清净,夜里还会下霜,树叶有红有黄,在山间错落点染。景色清丽闲雅,如一位彬彬有礼的君子,让人肃然起敬。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后两句紧承前两句写道,如果你要是不相信秋景这样清雅美丽,可试上高楼一望,顿时会让你感到彻骨的清澈,心境澄静,心情肃然深沉,怎会像繁华浓艳的春天那样让人轻狂。诗人巧妙地暗用拟人手法,将秋天和春天比拟成了两种不同的人,用春季的轻浮反衬了秋季的端庄素雅。表现了秋之高洁和沉稳,反映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积极高昂的精神面貌。

总结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刘禹锡这两首《秋词》所展现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有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标签: 秋词二首

更多文章

  • 《秋扇词》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秋扇词

    莫道恩情无重来,人间荣谢递相催。当时初入君怀袖,岂念寒炉有死灰。

  • 《竹枝词九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竹枝词九首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

  • 《答柳子厚》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答柳子厚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

  • 《馆娃宫在旧郡西南砚石山前瞰姑苏台傍有采香…因赋二章》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馆娃宫在旧郡西南砚石山前瞰姑苏台傍有采香…因赋二章

    宫馆贮娇娃,当时意大夸。艳倾吴国尽,笑入楚王家。月殿移椒壁,天花代舜华。唯馀采香径,一带绕山斜。

  • 《竹枝词二首·其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竹枝词二首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译文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长吟唱本乡歌。今朝北方客子思归去,回乡迎来纥那披绿罗。注释楚水巴山:楚水:①水名。一名乳水。即今陕西省商县西乳河。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县西南楚山。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其水两源合舍于四皓庙东,又东迳高车

  • 《魏宫词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宫词二首

    日晚长秋帘外报,望陵歌舞在明朝。添炉欲爇熏衣麝,忆得分时不忍烧。日映西陵松柏枝,下台相顾一相思。朝来乐府长歌曲,唱著君王自作词。

  • 《堤上行三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堤上行三首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日晚出帘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译文酒旗相望着在大堤的上头,堤下船连船,堤上楼挨楼。天色将晚,行人急忙争渡,桨声幽轧轧,船儿满中流。江南江北

  • 《踏歌词四首·其四》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踏歌词四首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译文日暮江边听唱竹枝,南人欢乐北人伤悲。自从冬天唱起新曲,直唱到春天花落时。注释江头:蒋本作“江南”。三春: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 《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

    离席一挥杯,别愁今尚醉。迟迟有情处,却恨江帆驶。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 《和游房公旧竹亭闻琴绝句》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和游房公旧竹亭闻琴绝句

    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一闻流水曲,重忆餐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