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与刘伯宗绝交诗》原文、译文及注释

《与刘伯宗绝交诗》原文、译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00 更新时间:2024/1/2 13:35:53

伯宗绝交诗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不正,寝不定息。饥则木览,饱则泥伏。饕餮贪污,臭腐是食。填肠满嗉,嗜欲无极。鸣呼凤,谓凤无德。凤之所趋,与异域。永从此诀,各自努力。

标签: 与刘伯宗绝交诗

更多文章

  • 《疾邪诗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疾邪诗二首

    河清不可恃,人寿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肮脏倚门边。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译文太平盛世不能等到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好看风使舵,顺水推舟吧!谁有权势谁就是贤

  • 《悲愤诗》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悲愤诗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

  • 《和项王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和项王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译文刘邦的军队已经攻占了楚国的土地,四面八方传来令人悲凄的楚歌歌声。大王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已经消磨殆尽,我还有什么理由苟且偷生!注释略:侵占,占领。四面:一作“四方”。意气:意志和气概。聊生:勉强而活,苟且偷生。此诗《史记》、《汉书》都未见收载。唐张守

  • 《大风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译文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威武平天下,衣锦归故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注释大风歌: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径故乡(沛县)时,邀集父老乡亲饮酒。酒酣,刘邦击筑(一种打击乐器)高歌

  • 《李延年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译文北国有一位美人,姿容简直是举世无双,她娴雅之性超俗而出众,不屑与众女为伍,无人知己而独立。她看守城的将士一眼,将士弃械,墙垣失守;她对君临天下的皇帝瞧一眼,皇帝倾心,国家败亡!纵然如此,也不能失去获得佳人的好机会。美好

  • 《秋风辞》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译文秋风刮起,白云飘飞,草木枯黄大雁南归。兰花、菊花都无比秀美,散发着淡淡幽香,但是我思念美丽的人的心情却是难以忘怀的。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行至中央

  • 《悲愁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译文大汉王朝把我远嫁,从此和家人天各一方;将我的终身寄于异国他乡的乌孙国王。居住在以毛毡为强的帐篷里,以肉为食,饮辛酪。住在这里常常想念家乡,心里十分痛苦,我愿化作黄皓啊,回我的故乡!注释乌孙

  • 《五噫歌》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五噫歌

    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译文登上北芒山啊,噫!回首遥望那皇帝住的京城啊,噫!宫殿那高大壮丽啊,噫!百姓那辛勤劳作啊,噫!遥远漫长那无止境啊,噫!注释陟(zhì):登高。《诗经·周颂·闵予小子》:陟降庭止。北芒:横卧于洛阳北侧,为崤山支脉。东西绵

  • 《随园记》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随园记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 《红桥游记》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红桥游记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