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全诗赏析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全诗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23 更新时间:2024/1/4 14:34:38

出自唐代白居易《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诗人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春色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注释①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②松排山面:指山上有许多松树。③月点波心:月亮倒映在水中。④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田野里早稻拔节抽穗,好像碧绿的毯子上的线头;河边菖蒲新长出的嫩叶,犹如罗裙上的飘带。⑤勾留:留恋。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诗人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春色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诗的前三联绘景,尾联抒情,全诗则情景交融,物我划一。首句鸟瞰西湖春日景色,谓其“似画图”。作者以具有如此浓重感情色彩的字眼儿入诗,并非偶然。在孩童时代,白居易曾立志要到杭州做官,心愿得酬,自然为之欣喜,其对杭州的深情于此可见一斑。此诗不仅是白居易山水诗中的佳构,亦是历代描写西湖诗中的名篇之一。

“乱峰”以下三句,具体描绘如画之景∶群山环绕,参差不一,湖上水面平展;排排青松装点着山峦,如重重叠叠的翡翠,皎洁的月亮映入湖心,象一颗闪光的珍珠,这是多么诱人的美景呵!然而诗的旨趣并没有凝滞在范山模水的层面上,“碧毯”二句出人意表地把笔舌转到对农作物的体察上。在山水诗中嵌入农事,弄不好会雅俗相悖,很不协调,而白居易却别出心裁地把农事诗化了━━早稻犹碧毯上抽出的线头、新蒲象青罗裙上的飘带。如此精妙新奇的比喻本身不仅体现出作者对湖区人民的关怀,使读者由此可以联想到正是这位自幼往杭州的白刺史,一到任便体恤民瘼,浚井供饮,把杭州变成了人间天堂,从而铭戢其德惠。同时,在诗的写作上也是一种变格、一种可贵的出新,它比作者描绘西湖的另一名篇《钱塘湖春行》,立意更加新颖,语言益见精妙。

这首诗的结构曲折委婉,别有情致,特别是最后两句“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情。”(《唐诗醇》)那么其“言外余情”是什么呢?这得联系作者的有关行迹和创作来探寻。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面对国是日荒,民生益困的现实,屡屡上书言事而不被采纳,眼见时局日危,朋党倾轧加剧,便自求外任,来到杭州。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做隐士不好,做京官也不好,只有做杭州刺史闲忙得当,正合其意,即所谓“□溪殊僻,茂苑太繁雄。唯此钱塘郡,闲忙恰得中。”这话是出自《初到郡斋寄钱湖州苏州》一诗,在其他篇目中尚有不少类似的说法,这既是作者的心里话,也是此诗的“言外余情”。

因为“皇恩只许住三年”,白居易抱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西湖,这种情绪本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西湖早已是驰名中外的湖山形胜之地,此诗亦不胫而走,值得玩味的是如今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景观的命名,有的很可能是从这首《春题湖上》中的相应诗句衍化而来的。

更多文章

  •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全诗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出自唐代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译文你为我热情拿过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我们一起拿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虽然你诗才一流堪称国手也只是如此,但命中注定你不能出人头地也没有办法

  •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全诗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出自唐代白居易《微雨夜行》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秋天阴云密布,夜晚略微感到寒气。只觉得衣裳潮湿,没有雨点也没有风声。

  •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全诗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出自唐代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

  •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全诗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出自唐代白居易《春词》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译文低低的花和绿树掩映下的小楼,将点点愁带入了少女的眉心。斜靠着栏杆背向鹦鹉,思忖着为什么不再回过头来?注释春词:春怨之词。妆楼:华美的楼房,古代常指富家女子的居处。背鹦鹉:以背对鹦鹉。鹦鹉是一种鸟,善学人语。思量

  •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全诗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出自唐代白居易《琴茶》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白居易晚年辞去刑部侍郎的官职,赋闲东都,做《琴茶》一诗,表达了诗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首联写自己天性开朗,旷达洒脱,与官场中的风气相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全诗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出自唐代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

  •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全诗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出自唐代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注释⑴郁金黄:花名,即金桂,这里形容金黄色的菊花似郁金黄。⑵孤丛:孤独的一丛。⑶白头翁:诗人自谓。译文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白居易

  •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全诗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出自唐代白居易《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译文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

  •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全诗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出自唐代白居易《南湖早春》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译文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

  •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全诗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出自唐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译文泰山不能损坏毫发,颜渊无意羡慕老聃和彭祖。松树活了一千年终究要死,槿木仅开花一天也自觉荣耀。何必眷恋尘世常怕死,也不要嫌弃而厌恶生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