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夏夜追凉

夏夜追凉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32 更新时间:2024/1/3 21:56:39

朝代:代|作者: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杜甫“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羌村三首》其二)诗意可见。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首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不是风”,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范成大《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取凉》诗亦云:“风从处来?殿阁微凉生。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虽设问风从何来,但既然桂旗不动,可见非真有风,殿阁之“微凉”不过因静而生。人们通说“心静自凉”,其理相若。因此,范诗实可与这首诗参读。

显然静中生凉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如果没有“不是风”三字,读者很可能将“凉”与“风”联系在一起。陈衍《石遗室诗话》早就指出:“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甚么风矣,岂知其不是哉。”然而,这首诗的妙处恰恰也就在这里。作者故意直到最后,才将微露其本意的线索交给读者——既然明言“不是风”,善于神会的读者自当想到静与凉之间的因果关系;随即又当想到,前面出现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都只是为揭示静中生凉之理所作的铺垫。这样,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道出本意更有诗味。大概这就是《石遗室诗话》所称道的“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的旨趣。

标签: 夏夜追凉

更多文章

  • 春晴怀故园海棠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晴怀故园海棠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这里竹边有台榭,水边有亭子,风景秀美,环境清幽,不需要随从,独自一人在这里漫步就很好。春天初暖,柳叶吐芽,迎风起舞,妩媚多娇;盛开的花朵在阳光照映

  • 晓行望云山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晓行望云山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译文下了一夜的雨,东方刚破晓,诗人出门,影影绰绰地看到天边有连绵不断的山峦。忽然他发现有一座山峰向上升,于是在对比之下,知道那不动的山,才是真山。注释可观:壮观。方知:才知道。从第一句看“时候”,从第二句看“景

  • 闲居初夏午睡起

    诗词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闲居初夏午睡起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注释⑴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软齿牙:一作溅齿牙,

  • 昭君怨·咏荷上雨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昭君怨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泻清波一作:泛清波)译文夏日午眠,梦见荡舟西湖荷花间,满湖烟水迷茫、荷花氤氲清香扑鼻。突然如筛豆般的阵雨敲击船篷,发出“扑”、“扑”的声音,把我从西湖赏荷的梦境中惊醒。以为是在

  • 昭君怨·赋松上鸥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昭君怨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俄倾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译文偶尔听到窗外松树上拍打翅膀扑扑鹿鹿的声音,知道沙鸥在夜宿,十分惊喜。小孩子声音小一些,别惊动了鸥鸟。不一会儿工夫,沙鸥突然振翅

  •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诗词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好事近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译文月亮还未照到我的书斋前,先照到了万花川谷,不是书斋没有月光,而是被高高的竹林隔着。现在才是农历七月十三的夜晚,圆月已像白玉雕成的一样。秋月还没到最美的时候,到了十五

  • 初入淮河四绝句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初入淮河四绝句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译文船离开洪泽湖岸

  • 秋凉晚步

    诗词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秋凉晚步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译文秋风飒飒,秋雨萧萧,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冷落,所以,秋天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悲凉情绪的时候,而诗人却在诗中说,人们以为秋气使人悲哀,其实未必是这样,轻微地有一点寒意,这不正是气候宜人的季节吗?绿色池塘里的红色荷花

  • 稚子弄冰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稚子弄冰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一作:玻瓈)译文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铮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注释【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译文只知道寻觅胜景而忘了天寒,偶立在春风中夕阳晚照之间。我最喜欢那东山晴后的雪景,软红的光芒里涌来座座银山。东山的积雪留不到天放新晴,多成了湿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