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南乡子·落日照楼船原文、翻译和赏析

南乡子·落日照楼船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586 更新时间:2024/1/21 3:01:16

南乡子·落日照楼船

宋代:朱熹所属类型:写景,离别,抒怀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及注释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的小令,分上下两阕,共四句。每句都有一个直指或暗示时间的词,建立了这首词时间流动的架构:黄昏——前夜——后夜——清晨,在这段时间内,空间相应变换,景物和人物感情相应变换等,浓浓的离情别绪经过逐步变换,最后化为一片清澄,为这首小令的特色。

首句写景,观景的眼界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以“落日”起笔,既点明黄昏的时间,又烘托气氛,重点落在“楼船”,点出别离主题。后句紧接前句,“澄江”照应“船”,“稳过”照应“楼”,“一片天”照应“落日”,过渡和呼应极为妥贴、平稳。“一片天”既可是落日之实在背景,又可是江天,落日映照水中,波光粼粼,则上下相映,已成一体。“稳过”的“稳”建立了“楼船”和“江天”的关系,也流露了作者对待离别的情绪基调,则由“落日”和“江天”所构成的一片美景不会因人物的情绪波动而破坏。

次句由景及情,点出别离的主角——使君和客。在两方的情意之间,重点在使君的“留”,“依然”使时间向过去延伸,则又交织入使君和客许多言辞之外的因缘,也就是“留意”之所以值得“珍重”。所留之意虽依然,但已不得不别,“一川”即前句的“澄江一片天”,而“别”接应“稳过”,空间距离已悄悄推开,时间也悄悄转换,“落日”转成了“风月”,时间已由黄昏过渡到前夜。

转入下阕,着眼点由使君转为客。上阕的“留意”经“别”的过渡转为“离绪”,留别至别离,视角已转。以夜半的子时划界,夜可分前后,则“风月”当“前夜”,“永夜清霜”当后夜,景象已判然不同。“危弦”点“楼”,“幕毡”点“船”,都照应上阕,用字仍不虚设。时移情移,空间亦暗移。

永夜是夜到深处,深处即转,即所谓黎明前的黑暗。末句立即开朗,先用“明日”点出“清晨”,后用“晴空”点出时间正在向正午进发。“明日回头江树远”是空间的进一步推移,“回头”是客的心理动作,是“离绪”的发展,但“江树远”已显出一片明朗和生机。“怀贤”点出使君和客的友谊基础为共同的志意相投,也在不自觉中流露出词作者作为忧国忧民大哲学家的身份。结句将人的视线上引于晴空,既照应首句的落日,又将感情向大境界升华。“雁字连”,是在一片清澄中显出的自然界景象,雁南飞,又将北归,人之离别,正处于自然界的物候大循环之中。

上、下阕所描写的时间是从黄昏到清晨,但这一小段时空变换是一段更大时空变换的转折点,使君和客的相会由种种因素所造成,使君和客的相别也由种种因素所造成,一别以后即属不可知,也许永远不能再相会,这就使词作所描述的小段时空变换有了特殊的意义。词作中时空虽步步变换,但上阕点出“留”,下阕点出“连”,已自然接续成“留连”二字,则人物的感情非“别”所能致。整首小令虽描写黄昏到清晨,但由“明日”一词可知下阕所写全属设想情景,而全词的时间中心点只是“风月从今别一川”的“今”,使君和客二人的感情通过“今”而相合,则一刹那已凝住永恒。

赏析

作者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所属朝代:宋代

标签: 南乡子

更多文章

  • 水口行舟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水口行舟二首

    水口行舟二首宋代:朱熹所属类型:写景,抒情,乐观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译文及注释译文昨晚我乘着一条小船航行在江上,天下起雨来,我披上蓑衣,在船上尽情瞭望。一夜来,风急浪高,我在舱中默默地思念,外

  • 百丈山记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百丈山记

    百丈山记宋代:朱熹所属类型:游记,写景,山水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

  • 秋月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秋月

    秋月宋代:朱熹所属类型:写景,抒情,闲适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译文及注释译文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幽静的秋色

  • 临平道中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临平道中

    临平道中宋代:道潜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写景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译文及注释译文水边的香蒲长得又嫩又长,微风吹来,蒲叶摇曳多姿,发出猎猎的响声,卖弄它那轻盈的体态和柔媚的舞姿。蜻蜓飞来,想要在蒲草的叶尖上停留,却不能自由自在地立稳。农历五月间,走在临平山下的

  • 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与山巨源绝交书

    与山巨源绝交书魏晋:嵇康所属类型:散文,书信,抒怀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

  • 猛虎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猛虎行

    猛虎行魏晋:陆机所属类型:乐府,壮志难酬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译文及注释译文口

  • 梁甫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梁甫吟

    梁甫吟魏晋:陆机所属类型:乐府,感叹,人生玉衡固已骖,羲和若飞凌。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招摇东北指,大火西南升。冉风无绝响,玄云互相仍。丰水凭川结,零露弥天凝。年命特相逝,庆云鲜克乘。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慷慨临川响,非此孰为兴。哀吟梁甫颠,慷慨独抚膺。译文及注释译文时节

  • 豫章行苦相篇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豫章行苦相篇

    豫章行苦相篇魏晋:傅玄所属类型:乐府,妇女,命运,怨情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男儿当门户,堕地自生神。雄心志四海,**望风尘。女育无欣爱,不为家所珍。长大逃深室,藏头羞见人。垂泪适他乡,忽如雨绝云。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跪拜无复数,婢妾如严宾。情合同云汉,葵藿仰阳春。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玉颜随

  •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三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读山海经十三首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三魏晋:陶渊明所属类型:历史,感慨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译文及注释译文大臣显赫在朝廷,君主用人当慎重。共工与鲸被废弃,帝舜所为除奸凶。管仲临终肺腑语,桓公到底没听从。桓公临死困饥渴,心中后悔有何用!注释岩岩

  • 悲从弟仲德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悲从弟仲德

    悲从弟仲德魏晋:陶渊明所属类型:抒情,感慨,伤怀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迟迟将回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