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 盐州过饮马泉》原文、译文及注释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 盐州过饮马泉》原文、译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53 更新时间:2023/12/26 8:58:19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盐州过饮马泉

绿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及注释

译文

杨柳拂水,丰草映目,风光绮丽,春意盎然,这里曾经是胡人饮马的地方。

明月当空,空旷的原野上,隐隐传来哀婉的胡笳声。想必是哪里发生军事行动,不知又是哪些壮士正在英勇卫国。

冰雪严寒,关山险阻,道路坎坷,那是过去的惨景。如今气候解冻,春水分流。

这潺潺清流,恰似一面光亮的镜子,能照见人景,然而切莫照呀,如果看见自己憔悴的面容怕是要吃惊呢!

注释

饮马泉:指?鹈泉。诗原注:“?鹈泉在丰州城北,胡人饮马于此。”

著水:拂水,形容垂杨丝长,可以拂到水面。

笳:即胡笳,古代军中号角。

分流:春天泉流解冻,绿水分流。汉使:诗人自指。

莫遣:莫使。行人:旅途中的人。

赏析

此诗为七言律诗,题目中五原是古称,即唐丰州九原,今为内蒙古五原。中唐时,这是唐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区。益曾为幽州节度使刘济幕府,居边塞十年。这首诗是李益的代表作。

诗的头两句先写收复后的饮马泉的明媚春色。春天里的饮马泉,杨柳轻拂,绿草无边,呈现出一片静谧、迷人的景色。然而曾几何时,这片肥沃的土地,曾沦陷于胡人的铁蹄之下,任其践踏,根本没有这种冬去春来,劫后复苏的情景。“旧是”二字,含蓄婉转,既包含对今日收复的喜悦,也透露出对昔日国难的感慨与忧思。

三、四句写夜宿五原的见闻。五原之夜,明月皎皎,笳鸣声声,这一静一动,更有力地烘托出塞外之地空旷、辽阔的意境。笳鸣,是古时的军号声,其悲壮苍凉的音调,最能拨动久于旅生活的爱国诗人的心弦,使他们心中刹时涌现出驰骋疆场的豪情,所以下句“何人倚剑白云天”的联想就显得极为脱落自然。

“何人”是不定指的反问,既是边塞鸣笳之地,将士们冲锋陷阵、为国捐躯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理想中所希冀的能多有一些倚剑天外的英雄来保卫边疆的恳切愿望。这种感情是复杂的,既含有喜悦的赞叹,又蕴藏着担忧的感伤。它透露出五原这一带虽然眼下已被收复,但形势尚很紧,边防能否巩固尚令人担心。

五、六句写饮马泉由冬到春的变化,暗喻收复后与收复前的今昔不同。“从来”是指过去,说明作者随同节度使来到饮马泉已不是走了一天两天,而是在漫长的道路上几乎走过了一冬天。那时关塞道路,冰冻一片,坎坷难行;而今的饮马泉已是春天,寒冰解冻,绿水分流。严冬与阳春之景,艰难与欢畅之情,恰形成鲜明的对照。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有收束全篇的作用。五原饮马泉是一面历史的镜子,诗人从饮马泉眼前的景色,回想到饮马泉的历经变迁,从饮马泉的历经变迁联想到自己多年从军的坎坷生涯。国势的衰颓,战乱的频繁,个人的失意,使忧国思乡的诗人在军旅中度过了大半生,消耗了美好的青春,而今面容憔悴,年华消逝。“恐惊”二字,写出了诗人怕回首往事功业未成的沉痛心情。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局势、边防的安危紧密结合,似水到渠成般地把全诗的思想感情收结起来。

摄取典型形象,运用多种手法,寄情于景,是此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全诗八句,几乎一句一个景象,象电影镜头一样连续放映出八个画面:春光明媚的大草原;碧波荡漾的饮马泉;笳声悲壮的空旷月夜;倚剑天外的守边将士;冰雪封冻的关塞之路;汉使面前的流水淙淙;以及怕临泉照影的憔悴老人和回忆中的当年之英武青年。这些画面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画面中有景色,有人物;有眼前的,也有过去的;有近处的,也有远处的;有看到的,也有听到和想到的。

这一系列的画面,虽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最终都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融汇在诗人对边塞形势的感慨中,从而生动和谐地组成了一幅“过五原”的大画卷。面对这幅色彩绚丽,含蓄深沉的画卷,不由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和回味。

同激昂高扬的盛唐边塞诗相比,李益这首诗忧伤重于欢欣,失望多于希望,情调大相径庭。这是不同时代使然。同时,正由于诗人具有爱国热忱,因而明知前途难测,希望微茫,却仍然要给人以欢欣和希望,这是诗人思想感情使然。这就使这首诗独具一种风格,欢而不乐,伤而不哀,明快而婉转,悠扬而低回,把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表现得和谐动人,含蓄不尽。明人胡震亨概括李益边塞诗的基本情调是“悲壮婉转”,能“令人凄断”,这首诗正可作为代表。

创作背景

五原这片水草丰盛的地方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之地,且离诗人的家乡陇西较近。所以诗人经过长途跋涉,重到这块被收复的失地后,国难、乡愁以及对个人前途、命运等感慨思虑都一齐涌心头。在一种百感交集的复杂情绪的支配下,写下了这首诗。

更多文章

  • 《喜见外弟又言别》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译文在社会动乱中离别了十年后,竟然在长大成人时意外相逢。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说不完别离后世事的变化,畅谈停止时已听到黄昏寺院的鸣钟。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忧愁不知又隔几

  • 《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

    边声日夜合,朔风惊复来。龙山不可望,千里一裴回。捐扇破谁执,素纨轻欲裁。非时妒桃李,自是舞阳台。

  • 《哭柏岩禅师》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哭柏岩禅师

    遍与傍人别,临终尽不愁。影堂谁为扫,坐塔自看修。白日钟边晚,青苔钵上秋。天涯禅弟子,空到柏岩游。

  • 《献刘济》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献刘济

    草绿古燕州,莺声引独游。雁归天北畔,春尽海西头。向日花偏落,驰年水自流。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

  • 《赴邠宁留别》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赴邠宁留别

    身承汉飞将,束发即言兵。侠少何相问,从来事不平。黄云断朔吹,白雪拥沙城。幸应边书募,横戈会取名。

  • 《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一作:回乐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译文回乐峰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注释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 《送同落第者东归》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送同落第者东归

    东门有行客,落日满前山。圣代谁知者,沧洲今独还。片云归海暮,流水背城闲。余亦依嵩颍,松花深闭关。

  • 《送柳判官赴振武》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送柳判官赴振武

    边庭汉仪重,旌甲似云中。虏地山川壮,单于鼓角雄。关寒塞榆落,月白胡天风。君逐嫖姚将,麒麟有战功。

  •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

    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道以中枢密,心将外理同。白头生远浪,丹叶下高枫。江上萧疏雨,何人对谢公。

  • 《喜入兰陵望紫阁峰呈宣上人》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喜入兰陵望紫阁峰呈宣上人

    薙草开三径,巢林喜一枝。地宽留种竹,泉浅欲开池。紫阁当疏牖,青松入坏篱。从今安僻陋,萧相是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