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又呈吴郎》原文、译文及注释

《又呈吴郎》原文、译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468 更新时间:2024/1/19 0:50:50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无食无儿的老妇人。

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

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

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

注释

呈:呈送,尊敬的说法。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吴郎:系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杜甫为此写诗劝阻。

妇人:成年女子的通称,多指已婚者。

扑枣:击落枣子。汉吉妇以扑东家枣实被遣。扑:打。任:放任,不拘束。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

不为:要不是因为。困穷:艰难窘迫。宁有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难道。此:代词,代贫妇人打枣这件事。

只缘:正因为。恐惧:害怕。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亲:亲善。

即:就。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防:提防,心存戒备。一作“知”。远客:指吴郎。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

使:一作“便”。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篱笆。甚:太。

征求:指赋税征敛。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

戎(róng)马:兵马,指战争。杜甫《登岳阳楼》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盈:满。

鉴赏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说的正是杜甫。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的主语是寡妇。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像扯得太远,好像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读者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诗人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像“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音,所谓仁义之人其音蔼如也”(《读杜私言》)。全诗正是在这种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的。诗作表达了杜甫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

标签: 又呈吴郎

更多文章

  •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

    极乐三军士,谁知百战场。无私齐绮馔,久坐密金章。醉客沾鹦鹉,佳人指凤凰。几时来翠节,特地引红妆。绣段装檐额,金花帖鼓腰。一夫先舞剑,百戏后歌樵。江树城孤远,云台使寂寥。汉朝频选将,应拜霍嫖姚。

  •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高栋曾轩已自凉,秋风此日洒衣裳。翛然欲下阴山雪,不去非无汉署香。绝辟过云开锦绣,疏松夹水奏笙簧。看君宜著王乔履,真赐还疑出尚方。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

  •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

    峡险江惊急,楼高月迥明。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星落黄姑渚,秋辞白帝城。老人因酒病,坚坐看君倾。明月生长好,浮云薄渐遮。悠悠照边塞,悄悄忆京华。清动杯中物,高随海上查。不眠瞻白兔,百过落乌纱。对月那无酒,登楼况有江。听歌惊白鬓,笑舞拓秋窗。尊蚁添相续,沙鸥并一双。尽怜君醉倒,更觉片心降。

  •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

    汝迎妻子达荆州,消息真传解我忧。鸿雁影来连峡内,鶺鴒飞急到沙头。峣关险路今虚远,禹凿寒江正稳流。朱绂即当随彩鹢,青春不假报黄牛。马度秦关雪正深,北来肌骨苦寒侵。他乡就我生春色,故国移居见客心。剩欲提携如意舞,喜多行坐白头吟。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庾信罗含俱有宅,春来秋去作谁家。短墙若在从残

  • 《江雨有怀郑典设》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江雨有怀郑典设

    春雨暗暗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乱波分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 《王十五前阁会》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十五前阁会

    楚岸收新雨,春台引细风。情人来石上,鲜脍出江中。邻舍烦书札,肩舆强老翁。病身虚俊味,何幸饫儿童。

  • 《寄韦有夏郎中》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寄韦有夏郎中

    省郎忧病士,书信有柴胡。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亲知天畔少,药味峡中无。归楫生衣卧,春鸥洗翅呼。犹闻上急水,早作取平途。万里皇华使,为僚记腐儒。

  • 《闷》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闷

    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猿捷长难见,鸥轻故不还。无钱从滞客,有镜巧催颜。

  • 《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治生且耕凿,只有不关渠。西历青羌板,南留白帝城。於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声。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