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原文、译文及注释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原文、译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818 更新时间:2024/1/14 4:34:35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译文及注释

韵译

汉文皇帝修建高高的望仙台,今日登临时天边曙色刚散开。

三晋的重重云山全向着北方,崤山二陵的风雨从东边飘来。

像关门令尹谁能够认识清楚,仙翁河上公一去便不再返回。

远求神仙不如就近寻彭泽宰,一起畅饮共为重阳菊花干杯。

散译

汉文帝在这里筑了一座高台,今天我来到台上时,太阳才刚出来。

三晋一带,山岭都向北蜿蜒而去;崤山二陵那里的风雨,都从东方袭来。

函谷关尹子潜修有道,又有谁知道呢?河上仙翁不肯留下,一去不回。

既然仙人难见,姑且就近找找陶渊明吧,让我们共饮菊花酒,喝他个酩配大醉。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望仙台:据说汉河上公授汉文帝《老子章句》四篇而去,后来文帝筑台以望河上公,台即望仙台,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刘明府容:名容,生平不详。明府,唐代对县令的尊称。

高台:指望仙台。

曙色开:朝日初出、阳光四照的样子。

三晋:指古晋国,春秋末韩、魏、赵三家分晋,故有此称。在今山西、河南一带。北向:形容山势向北偏去。

二陵:指崤山南北的二陵,在今河南洛宁、陕县附近。据《左传》载,崤山南陵是夏帝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东:一作“西”。

关:函谷关。令尹:守函谷关的官员尹喜,相传他忽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至。不一会果然老子骑青牛过关。尹喜留下老子,于是老子写《道德经》一书。尹喜后随老子而去。谁能识:谁还能遇到关门令尹呢?

河上仙翁:即河上公,汉文帝时人,传说其后羽化成仙。

彭泽宰:晋陶渊明曾为彭泽令。渊明嗜酒而爱菊。有一次重阳节无酒喝,久坐于菊丛中,刚好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后而归。这里暗用其“九日”事。彭泽宰借指刘明府。

陶然:欢乐酣畅的样子。共醉:一作“一醉”。菊花杯:意谓对菊举杯饮酒。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兼应酬的七律。崔曙只有这一首七律,但却是名作,可见诗贵精不贵多。诗人重阳节登临仙台,描写了仙台雄伟壮丽的景色,指出就近邀友畅饮要比寻访神仙畅快舒适。这首诗写景气势雄浑,酣畅淋漓,转承流畅自然。

此诗主题表达富贵荣华转瞬即逝,奔波仕途徒劳无功,不如归隐。全诗围绕时、地、人三点展开。诗题已点明了这三点,即重阳节为登高之时,望仙台为登高之地,登高之俗又与神仙传说有关,刘明府容为诗人的投赠对象。

首联言事。作者登台凭高望远,看到朝阳,心情顿觉开朗。颔联字面写四季变换,“云山皆北向”,是夏天;“风雨自东来”是春天。从汉文帝修筑此台到作者登台时,经历了近千个春夏秋冬。战国时的三晋,经过秦汉、魏晋、北朝,几经分合,此时成了一统天下的一个部分。汉代的皇帝,当时多么显赫,而此刻只能在二陵中,任凭风雨侵袭了。实际上是感叹;历史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颈联继续抒发历史感慨:望仙台所在地的地方长官,经过多次改朝换代,难以记住他们一个个的名字。当年磻溪垂钓、后来被周文王聘请为宰相的姜尚,也早死了多年,再也不能回来了。真有“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感慨。尾联言志。有了前面的铺垫,既然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那么就不必拼命走仕途了。不如沿着陶渊明的道路,采菊东篱下,饮酒自娱。

这首诗前面写“九日登望仙台”所见,结尾表达“呈刘明府容”之意,将一首应酬诗写得有声有色、不落俗套;语气上转承自然,一气呵成。全诗融写景、怀古、抒情于一炉,透露出一股浓浓的隐逸气息,这与诗人曾隐居读书于太室山等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此诗格律为平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十灰。中二联对仗半工,风雨对云山,河上对关门,都不很工。对仗微有不工,可见灵活,不拘泥,唐诗多如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某个重阳节,作者同友人刘明府容同登望仙台,作者欣赏着那壮美得风景,不禁浮想联翩,于是写下此诗,向友人寄出愿与之陶然共醉的愿望。

更多文章

  •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移止…之作》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移止…之作

    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郊丘资有事,斋戒守无为。宿雾蒙琼树,馀香覆玉墀。进经逢乙夜,展礼值明时。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年年佐尧舜,相与致雍熙。

  •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登水门楼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 《对雨送郑陵》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对雨送郑陵

    别愁复经雨,别泪还如霰。寄心海上云,千里常相见。

  • 《奉试明堂火珠》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奉试明堂火珠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译文帝王正位建造明堂重屋,明堂顶上凌空耸立火珠。夜晚就像两个月亮升天,日晓月落高空一颗孤星。天色明净珠光难以泯灭,云彩生起远望若有若无。早就知晓在这太平盛世,有国宝必定出现在名都。注释明堂:为当时朝廷的听

  • 《途中晓发》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途中晓发

    晓霁长风里,劳歌赴远期。云轻归海疾,月满下山迟。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故林遥不见,况在落花时。

  • 《同诸公谒启母祠》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同诸公谒启母祠

    閟宫凌紫微,芳草闭闲扉。帝子复何在,王孙游不归。春风鸣玉佩,暮雨拂灵衣。岂但湘江口,能令怀二妃。

  •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宿大通和尚塔

    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户。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晓霁南轩开,秋华净天宇。愿言出世尘,谢尔申及甫。

  • 《送薛据之宋州》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送薛据之宋州

    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客处不堪别,异乡应共愁。我生早孤贱,沦落居此州。风土至今忆,山河皆昔游。一从文章事,两京春复秋。君去问相识,几人今白头。

  • 《山下晚晴》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山下晚晴

    寥寥远天净,溪路何空濛。斜光照疏雨,秋气生白虹。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

  • 《颍阳东溪怀古》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颍阳东溪怀古

    灵溪氛雾歇,皎镜清心颜。空色不映水,秋声多在山。世人久疏旷,万物皆自闲。白鹭寒更浴,孤云晴未还。昔时让王者,此地闭玄关。无以蹑高步,凄凉岑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