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日登一览楼原文、翻译和赏析

日登一览楼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48 更新时间:2023/12/29 6:00:05

日登一览楼

明代:陈子龙所属类型:登高,怀古,抒情,壮志未酬

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

云麓半涵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霞。

双飞日月驱神涵,半缺河山待女娲

学就屠龙空束手,剑锋腾踏绕霜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楼上我借酒抒怀,遥望云水相隔的那一方。

云间山峰依稀笼罩着大海的雾气,岸边的红枫远映着赤城山的殷红。

双飞的日月显得那么的神采奕奕,破碎的山河等待着补天的女娲。

我白白学了屠龙的本领,如今却束手无策,可是我的宝剑却在跳跃,并闪烁出冰冷的寒光。

注释

一览楼:位于作者家乡松江城内。

危:高。

樽(zūn)酒:杯酒,此指代借酒抒怀。

蒹(jiān)葭(jiā):原意指芦苇,《诗经》中有《蒹葭》一篇,此指代思念南明政权。

云麓(lù):云山之意。

青海:古代少数民族聚居地,诗词中常用来代称边地。青海雾:以西北青海之雾代指满清势力已占领了半个江山。

赤城:山名,位于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又称“烧山”、“消山”,此代指扶明抗清之决心。

屠龙:比喻有本领,有绝技,代指身怀绝艺而无用武之处。

赏析

该作一开始,以赋笔展示了诗人的登高赋诗。这里的“蒹葭”出自《诗经·蒹葭》,诗人借此透露出他对“潇湘一涯”的深深怀念。至于“云麓”、“岸峰”,则以优美的笔调,工整而又对仗地写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感观。乍一看它是顺“南望”而展开,其实在它的背后,包含着一层更深的含义。从历史上看,自从南京弘光倾覆之后,明“唐”在黄道周、郑成功父子的拥戴下,于福州继皇帝位,改元隆武。明“鲁王”在张国维等的拥戴下,也在浙江绍兴“监国”。在东南一隅,同时出现了两个明朝皇帝,这也就是诗的颈联所说的“双飞日月”。显然,诗人“南望”而浮现在眼前的,更是一种情绪、一种感觉,一种对隐藏在海雾、丹崖背后的那两个抗清**的深深眷恋。明白了上述含义,“双飞日月”、“半缺山河”也显得容易理解了。在“神涵”、“女娲”的背后,分明寄托着诗人最良好的愿望和深深的祝愿。

诗的尾联,则是抒发深深的感慨。曾几何时,面对清人“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陈子龙等“复社”中坚,曾揭竿而起,领导、发动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江南抗清起义。可是,由于起义缺乏统一的指挥,各地义军先后被清军击破。曾经飘扬过抗清旗帜的松江城。最后也终于陷落。诗人虽侥幸逃脱,面对亲朋好友纷纷遇难、面对敌人烧杀掳掠,他的心情,自也可以想象。诗中“屠龙”,正是流露出这样一种情绪。诗人借助《庄子》中的典故,把自己曾费尽心血,学会了“屠龙”本领,可是到头来,面对血雨腥风却一筹莫展的那种失望,表现了出来。当然,尽管如此,诗人并不就此消沉。结句的“剑锋腾踏”,诗人借助自己手中的宝剑所表现的那份躁动与闪闪寒光,披露出他急于重新投入战斗的决心。

总之,这是一支英雄的悲歌。它是诗人面对惨淡的局势,而发出的出自内心的呼唤。字时行间,流露出他对南方小朝廷的深深祝福,同时也表现出壮志难酬、壮心不已的那种慷慨与悲凉。

该诗虚实结合,所谓“实”,即诗人从登楼所见写起,“樽酒赋诗”“望潇湘”,见“青海雾”“赤城霞”等,都是写眼前人事与景物,都是实写;所谓“虚”,作者亟待女娲补天之手来力挽狂澜,以及他回想自己空有屠龙之术难以施展,但仍然要拔剑起舞等,都是虚写。

作者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所属朝代:明代

标签: 日登一览楼

更多文章

  • 踏莎行·晚景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踏莎行

    踏莎行·晚景明代:陈霆所属类型:婉约,写景,离情,羁旅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译文及注释槎牙:错杂不齐貌。鸢:俗称鹞鹰。芙蓉老:荷花凋残。赏析作者陈霆(约1477年-1550年),字声伯,

  • 两同心·巍巍剑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两同心

    两同心·巍巍剑外宋代:杜安世所属类型:写景,抒情,羁旅,悲凉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望衰柳、尚色依依。暮天静、雁阵高飞。入碧云际。江山秋色,遣客心悲。蜀道巇崄行迟。瞻京都迢递。听巴峡、数声猿啼。惟独个、未有归计。谩空怅望,每每无言,独对斜晖。译文及注释上片用“寒霜”、“衰柳”、“暮天”、“雁阵”一组景

  • 八归·秋江带雨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八归

    八归·秋江带雨宋代:史达祖所属类型:秋天,写景,感伤,思念,羁旅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

  •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贺新郎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宋代:叶梦得所属类型:写景,抒情,怀人,感慨,恋情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蘋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

  • 泛吴松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泛吴松江

    泛吴松江宋代:王禹偁所属类型:写景,抒情,仕途,厌恶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译文及注释译文太阳西斜,光亮洒落到搭着稀疏的苇蓬的小船里。我独自吟诗了大半天却还是没有过江。能够理解我心意的恐怕只有江面上的鹭鸶鸟了。它们不时地弯起一只脚,静静地单足站在船窗边,似乎在

  • 登岳阳楼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登岳阳楼二首

    登岳阳楼二首宋代:陈与义所属类型:登楼,写景,抒怀,感慨,忧愤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翰林物色分留少

  • 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江神子

    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宋代:吴文英所属类型:夜晚,写景,抒情,思念,友人西风来晚桂开迟。月宫移。到东篱。簌簌惊尘,吹下半冰规。拟唤阿娇来小隐,金屋底,乱香飞。重阳还是隔年期。蝶相思。客情知。吴水吴烟,愁里更多诗。一夜看承应未别,秋好处,雁来时。译文及注释译文这一年西风来晚,桂花开得迟。一阵风

  • 贺新郎·湖上有所赠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贺新郎

    贺新郎·湖上有所赠宋代:吴文英所属类型:西湖,写景,伤怀,感慨湖上芙蓉早。向北山、山深雾冷,更看花好。流水茫茫城下梦,空指游仙路杳。笑萝障、云屏水到。雪玉肌肤春温夜,饮湖光、山渌成花貌。临涧水,弄清照。著愁不尽宫眉小。听一声、相思曲里,赋情多少。红日阑干鸳鸯枕,那枉裙腰褪了。算谁识、垂杨秋袅。不是秦

  • 秋思寄子由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秋思寄子由

    秋思寄子由宋代:黄庭坚所属类型:写景,抒怀,仕途,感慨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译文及注释译文山川田野上草木枯萎凋零,知道季节已到了晚秋。天气渐凉,促织鸣声四起,催促妇女赶制裘衣。老松饱尝人间世态,高卧云壑。要想把它拖走,如果没有沧江挽纤的上万头牛是办不到的。注

  • 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鹧鸪天

    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宋代:晏几道所属类型:写景,抒情,相思,哀愁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译文及注释译文昨夜里一番沉醉,今朝酒醒,又是春残时候,只见野棠梨上的宿雨,恰似离人的悲泪一样纵横。在悠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