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唐朝,唐太宗

唐朝,唐太宗

  • 唐朝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历史评价?原来都是因为这个

    历史人物时间:2024/2/12 19:12:09阅读:2526

    首先唐朝的强盛更多的是外国人给予的评价,当然也许评价更高的是元朝,但是大多数的汉族后裔对元朝还有部分抵触心理。既然论证的是国家在世界的地位,那么无非就是国家的强盛程度和影响力。首先说前秦,当时的文化程度非常高,百家争鸣的思想也十分的丰富,但是连附近的少数民族都很难理解,更别说欧非了。接下来是秦汉,诚

  • 他文武双全,大臣也赞美颇多,因为母亲的身份,始终被皇帝所忌惮,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 2:44:22阅读:2574

    唐太宗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可是在选继承人这件事上始终很不顺利。先是选定了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后来太子兵变失败被废除,继而准备立李泰为太子,可是对于李泰为太子始终遭到大臣的反对。长孙皇后温柔贤淑,大气端庄,深受唐太宗的喜爱。她一共为唐太宗生了三个儿子,可是这两个儿子都心怀不轨,而被废太子之位。仅剩下小

  • 唐太宗为什么要杀掉李君羡呢?难道真和武则天有关吗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3 4:56:40阅读:4130

    俗话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中国古代开国皇帝,多有杀戮功臣的习惯。如刘邦和 朱元璋。而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他也素以善待功臣著名。不过,李世民也杀了一个功臣,即唐初名将李君羡。李君羡最初是瓦岗寨农民起义军的一员,跟着李密混。后来觉得跟着李密没有多大出息,就“跳槽”到王世充部队。过了一

  • 李世民的权势那么大,李渊为什么不防备他篡位?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5 20:55:10阅读:3187

    众所周知,“玄武门之变”是由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的玄武门,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在这一次事变中,秦王李世民杀死自己的两位亲兄弟,成为皇太子。不久之后,唐高宗李渊为时势所迫,将皇位传给了李世民。在李渊还未建立唐朝之前,李世民内心知道隋朝必亡,就在暗中结交豪杰,招纳逃亡之人,网罗各种人才。他知

  • 唐太宗曾经多次想杀魏征,可是为什么魏征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呢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5 23:37:16阅读:1561

    略微学过历史的都晓得, 李世民部下有个犯言敢谏的大臣叫魏征,魏征经常指出皇帝的缺乏,跟皇帝争锋相对。李世民虽怒气冲冲想杀他,但也不会痛下杀手。最典范的故事莫过于上面这个,险些众所周知。有一次,唐太宗罢朝,痛骂道:“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了,十分疑惑,问道:“谁惹恼了陛下?”李世民说:“还

  • 裴寂是大唐开国功臣,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后来排斥他?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2 0:27:19阅读:3682

    如果对隋唐历史了解的朋友一定对裴寂这个人感到不陌生,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好友并且还是大唐的第一任相国,就是这样显赫一时的大人物后来却无缘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那么为何出任大唐第一相国的裴寂得不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肯定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裴寂这个人对大唐有什么贡献?裴寂是促使大唐建国的关键人物,这样说丝毫都

  • 唐朝宰相裴炎的生平简介,裴炎的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8 8:01:33阅读:2932

    裴炎生性宽厚,不苟言笑,后进入 弘文馆就读。他勤奋好学,同学出外游玩时,仍苦读不辍,并以学业未精为由,拒绝官府的 征辟。裴炎在弘文馆苦学十年,精研《 左传》,后参加 科举,考中明经科,被授为濮州 司仓参军,历任御史、起居 舍人,累迁至黄门 侍郎。担任宰相680年(调露二年),裴炎升任 同中书门下三品

  • 唐朝宰相许敬宗的人物事迹,许敬宗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8 0:24:53阅读:2630

    许敬宗,字延族,公元592年生于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父许善心,仕隋为给事中。隋大业中期,许敬宗考中秀才,任淮阳书佐。不久,值班于谒者台,负责接待、传送文书。公元618年(隋义宁二年),隋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杀许善心,许敬宗哀求,得免一死。他立即投奔瓦岗军,为李密记室。与魏征一起掌管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