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过冬

过冬

  • 古代冬季取暖的七大神器之一,延续至今。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5 23:55:08阅读:1139

    每到寒冷的冬天,出门就要做好各种防寒准备,否则感冒了就更糟糕了。其实现代人和古代人在穿衣打扮上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现代的取暖工具要丰富得多,效率高得多,这是古代科技所不具备的。但是,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他们还会发明自己的取暖神器,非常实用。今天我就为大家简单介绍这

  • 燕子冬天去在哪里过冬(北方的燕子冬天去哪里了)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7 11:38:16阅读:1067

    过去的老人们认为,燕子代表着兴旺,这是因为它们不去苦寒人家筑巢,只喜欢去有钱人家筑巢育雏。然而城市相对于农村而言更为富有,那为什么在城市中很少见到燕子呢? 现如今我们看到的燕子,几乎都是家燕,虽然是家燕,但人们并没有驯化它们,而是它们主动选择和人类一起生活。家燕在过去喜欢在洞穴,悬崖等能够遮风

  • 冬闲是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时间:2024/2/14 5:45:56阅读:1720

    正在现代,人们其实不是一年四序皆要事情的,正在产业产物借出有那末收达的年月,一到冬季庄稼便栽培没有明晰,只能比及去年动工,而那段光阴便喊做冬忙。那今人事实是怎样渡过冬忙的呢?可没有要觉得他们便出事做了,男的女的年夜家也皆闲着呢。大概正在2000多年前,当时的人们正在冬季念的皆是怎样做好保温,究竟事先

  • 元朝时才有棉花,古人之前如何过冬?古人在保暖方面脑洞开得真大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1 11:06:53阅读:2243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当年穷的时候布衾都能冻得跟铁一样,取暖成了穷人的一大难题。有着盛唐强汉之称的大唐,在安史之乱后期,路上冻死穷人的现象已屡见不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已深刻的描述了这一场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现在取暖的手段多种多样,在冬天可以穿保暖、棉衣、羽绒服,屋子里

  • 古代穷人如何过冬?杜甫发明的这一招,当今社会仍旧很实用

    历史解密时间:2024/2/6 16:07:44阅读:2604

    根据史料记载,古代千年的世纪里,气温并非一成不变的,历史上有三个小冰河时代,比如在明朝时,中原大地几乎普遍达到零下十多度,这是让人非常震撼的。早在春秋时期,人们为了取暖就发明了一种工具,叫做"燎炉",可以把木炭放进去取暖,不过只有贵族才能享用,普通人用不了。到秦汉时期,古代皇宫拥有更高科技的取暖设备

  • 中国从宋朝才开始种棉花,那么之前古人是怎么御寒过冬的呢?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6 0:36:19阅读:2409

    棉花是一种亚热带植物,刚开始的时候只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地区。根据历史记载,在宋末元初的时候,史书上才开始记载棉花这个词。因此棉花是在宋朝末年的时候才开始在中国种植的。我们都知道,棉花是主要御寒的材料。那么在没有棉花之前,古人是怎么御寒,度过冬天的呢? 其实,就算在元朝的时候,棉花的种植也没有普及开来

  • 棉花明朝时被大规模使用,那之前中国人是穿什么御寒过冬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2:42:01阅读:1008

    棉花产自于印度或者阿拉伯,在它传入到中国之前,“棉”这个字的意思就是用来填充枕头的木棉,这东西是不能用来织布的。宋朝之前,汉字之中只有“绵”字,“棉”则最早出现在宋书之中。史学家推测,棉花的传入可能在南北朝或者更早的时期,只是刚开始只有边疆的人民会种植。一直到了元代初年,棉花才渐渐走进中原。在没有棉

  • 古人是如何过冬的:唐朝用美女做挡风肉墙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21:07:24阅读:1142

    冬之凛冽扑面而至,大伙开始绞尽脑汁打败寒冷,保暖已成为冬季诸事中的重中之重,想想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可以利用多种高效便利的取暖方式来抵御寒冬。那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古代宫廷贵族是怎样御寒取暖的呢?其实,翻开历史会发现古人取暖方法远比你想象的要多。温室火墙火墙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西安阎家村汉代建

  • 明清无空调皇帝们如何取暖过冬?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2 12:30:53阅读:4110

    我国北方,冬季漫长而又寒冷。有气象数据显示,明清时,一年内北京约有一百五十余天是寒冷天气,最冷时气温可达摄氏零下二三十度。在那个没有暖气,没有电热毯、没有保暖衣、羽绒服,更没有空调的时代,生活在紫禁城里的皇上及他的嫔妃们、皇子皇孙以及大量的宫女、太监们,他们又是如何度过那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季了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