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军国主义

  • 二战中,日本失败指日可待,可是日本战争分子却隔离天皇,不愿投降,做出“一亿玉碎”计划,被美苏一举粉碎计划!

    战史风云时间:2024/1/16 12:04:16阅读:3007

    1931年,世界各国被陆续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和意大利的战败,日本成了各国的眼中钉。随着战争的愈演愈烈,以战养战已经不能够实现日本原本的掠夺计划,为了满足每年上百亿日元的巨额军费,日本国内就只能够加大压榨本国的百姓。日本国内反战情绪高涨,日本昭和天皇等人明白,战败已经是必然。便通过各种方式希望

  • 《军人敕谕》的内容与影响

    文史百科时间:2024/2/18 16:35:45阅读:2700

    武士敕谕这天本正在1882年由明治天皇公布的对于武士的训令。1882年1月,日本当局又以天皇名义公布了《武士敕谕》,明白划定日本武士“效忠节”、“正礼节”、“尚怯武”、“重疑义”、“回朴实”,个中中心是“效忠节”以及“尚怯武”,对于武士粗神所应具备的军人德行提拔到崇高义务感的下度,即“义务重于泰山,

  • 日本军国主义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为什么会出现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1 4:20:20阅读:3925

    改革不彻底明治维新这场日本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不彻底性。政治上掌握统治大权的多是封建武士出身者,武士道精神被继承和发展。旧武士等级不复存在,一批资产阶级化的“新武士”(士族)活跃在各领域且是主导力量。1871年时,中央9省(部)官吏87%是士族,至1880年时,中央及地方官吏的74%仍是士族。统治集

  • 日本军国主义:军队实行“武士道精神”、对外扩张侵略的一种反动思潮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5 21:10:53阅读:4070

    日本帝国主义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形成并发展,其思想渊源为古代、中世纪的日本武士道精神。而在军国主义意识支配下的武士道,对内成为毒化和控制日本国民思想的工具;对外则疯狂扩张,踏上侵略亚洲各国的道路,同时也将日本民族引向灾难,成为侵略战争的罪恶之源。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形成的对军队实行“武士道精神

  • 日本军国主义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是依靠了什么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0 8:09:08阅读:4685

    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完全是靠进行不间断的疯狂的侵略战争来推动的。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作为八国联军的主力侵犯中国,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1914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出兵西伯利亚,1931年蓄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挑起太平洋战争。日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