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摩崖

摩崖

  • 浯溪摩崖怀古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22 3:03:06阅读:2312

    浯溪摩崖怀古宋代:杨万里所属类型:游历,写景,怀古,感慨湘江曾闻有浯溪,片帆今挂湘东西。上摩石崖与天齐,江头落日云凄凄。山昏雨暗哀猿啸,步入烟萝转深峭。元颜千古迹不朽,星斗蛟龙两奇妙。中兴当时颂大唐,大唐家国天为昌。妖环忽见诚非祥,土花失色急寿王。明皇父子紊大纲,从此晏朝耽色荒。天下黎庶暗罹殃,击损

  • 浯溪摩崖怀古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8 5:06:25阅读:4599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湘江曾闻有浯溪,片帆今挂湘东西。上摩石崖与天齐,江头落日云凄凄。山昏雨暗哀猿啸,步入烟萝转深峭。元颜千古迹不朽,星斗蛟龙两奇妙。中兴当时颂大唐,大唐家国天为昌。妖环忽见诚非祥,土花失色急寿王。明皇父子紊大纲,从此晏朝耽色荒。天下黎庶暗罹殃,击损梧桐按霓裳。谁知鼙鼓动渔阳?肃

  • 千佛崖摩崖造像介绍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31 17:16:29阅读:503

    广元千佛崖摩崖制像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北4千米的嘉陵江东岸。千佛崖制像以年夜云洞为中央,分为北北两段。北段出名的龛窟有年夜佛洞、莲花洞、牟僧洞、千佛洞、睡佛龛、多宝佛窟、快意轮不雅音等;北段出名的有三世佛窟、无忧花树佛、弥勒佛窟、三身佛龛、菩提像窟、卢舍那佛龛以及浑代的躲佛洞等,聚集了从北北晨、唐、宋到

  • 龙门石窟摩崖三佛龛介绍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9 14:03:33阅读:4948

    摩崖三佛龛凿于武周时代,是龙门石窟最出名的景面之一。摩崖三佛龛源于武则天使用弥勒疑俯为其即位造制***,即位后又自称“慈氏”(即弥勒),推进了弥勒疑俯的流行。概述制像:共七尊。分手为三身坐佛、四身坐佛。特征:那种制像搭配正在中国石窟寺中极其习见。两头主佛:弥勒佛,坐于圆台座上,头顶损坏,仅雕出表面,

  • 唐代褚遂良,摩崖书法《伊阙佛龛之碑》,初学楷书者的最佳范本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22:56:39阅读:4326

    褚遂良,字登善,钱塘人,早年深受父亲的影响,常出入于名士官场之中,博涉经史,潜心翰墨。青年时,其楷书为欧阳询所称,视为难得之才。又曾师虞世南,精研羲之笔法。其间,又曾师从以“疏瘦”见称的书家史陵。据记载史陵的楷书“笔法精妙,不减欧、虞。” 楷书笔法,些许行意 褚遂良出身官宦之家又因擅书深得唐太宗器重

  • 宋朝末代皇帝南澳岛藏宝?传需破解摩崖石刻文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1 19:40:56阅读:4730

    南澳岛位于广东省和福建省交界的洋面上,由大小23个海岛组成,人称“潮汕屏障,闽粤咽喉”。图片来源于网络相传南澳岛上藏有富可敌国的巨大宝藏,金银珠宝不计其数。关于宝藏的说法从宋朝末年就开始在南澳岛流传,到了明代,又出现了海盗藏宝的传说。不过最有名的藏宝一说,是关于逃亡的宋朝末代皇帝赵昰的。据《南澳志》

  • 四川6处唐宋摩崖造像或为荔枝道走向提供佐证

    文史百科时间:2024/2/2 23:43:33阅读:4346

    千佛岩摩崖造像。大风高拱桥。记者17日从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根据该院此前展开的考古调查显示,分布于四川省达州市内的6处唐宋时期的摩崖造像,为“荔枝道”、“米仓道”两条古路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料。此次考古调查,旨在为蜀道申遗及文物保护提供更多资料。来自全国的考古专家于3月9日至16日间,探访了四川达

  • 水底下藏着千年古镇,水位下降重现人间,大量宝珠无法估价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0 9:51:38阅读:4326

    考古的价值就是让长眠在地下的文物重现人间,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许多的事物都长眠在了地下,我们也并不知道它的存在,更不知道所背负着的故事。那么对这些遗迹的挖掘和复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江西的水库下面就有这么一座被长眠于水中的神秘的宝藏。这个水库在江西省抚州市,叫做洪门水库,在2016年的时候,那个地方

  • 江西于都有一个幽静景点,摩崖石刻很多,岳飞和周敦颐都曾经来过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20:48:25阅读:304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首爱莲说,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可以很流畅的背诵下来,可是你知道吗?宋朝大诗人周敦颐写下的爱莲说,碑刻发表地就在于都的罗田岩。罗田岩是一个古意盎然的地方,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的于都县郊南,这里历史悠久,

  • 沂蒙山好风光——曾子山(孝子山)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0 22:00:01阅读:846

    曾子山,山势峻朗峭拔,奇峰怪石造型各异。它是沂蒙七十二崮之一,也是沂蒙山区为数不多以历史人物命名的名山。它位于山东省平邑县郑城镇。曾子山海拔487.4米,算不上特别高大,但却集明山丽水与文化积淀于一体。连绵起伏的群峰透溢着一种秀美之气,苍老的石壁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山峰峭壁如削,或高或低,或方

  • 中国最大的山体头像——襄阳伏羲摩崖石雕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9 3:05:59阅读:150

    作者:李毕富读史二十首(其二)王国维两条云岭摩天出,九曲黄河绕地回。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義来。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