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太重
太重
龚自珍因何不得志?名士气太重 爱挑“刺”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4 2:22:15阅读:2297
清代诗人龚自珍是个典型的官宦子弟,祖父做过京官,父亲当过江苏按察使。那个时代的女子,一般是没有资格入学的,龚自珍的母亲段驯却有文化,还写得一手好诗,着有《绿华吟谢诗草》。他的外祖父段玉裁是训诂学家、经学家,写有《说文解字注》、《毛诗故训传定本》等名着。一个人成长所需要的一切龚自珍都得到了。龚自珍也非
聪明一世的朱元璋 竟被这些手段给蒙蔽了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5 6:14:46阅读:600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正式颁布了《皇明祖训》,这一年他已经是一个六十八岁的人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朱元璋利用各种罪名将有功大臣诛杀殆尽,自此他以为朱家江山万世永固了。在诛杀过程中,朱元璋也并不是事无巨细,在他的屠刀下也有漏网之鱼。在洪武朝,幸免于屠杀的,只有几个例子。汤和说起汤和,原先
皇帝不问出身!史上那些贫贱出身的帝王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 12:32:10阅读:3023
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尊贵无比,掌握着人世间的一切生杀大权,相对着,能够成为皇帝的人大都有着极深的家族背景,在出身决定高度的封建社会中,一个贫寒者能够成为一代帝王,可谓天方夜谭。然而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起,历史一次次用事实告诉人们,在波澜诡谲的历史中,时势创造了“皇帝不问出身”的传奇故
崇祯皇帝孤僻多疑:童年丧母伤害太深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1 4:37:30阅读:2328
乾清宫的悲剧很多,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三悲”——童年失母之悲、刚愎自用之悲和末日疯狂之悲,是悲剧中的典型。北京有句民谚说:北京城前三门,东面亡明,西面亡清。什么意思呢?北京城的前三门,东面叫崇文门,明朝亡于崇祯帝;西面叫宣武门,清朝亡于宣统帝。当然,这是个巧合,也是后人的附会。大家听了,一笑
为何人们对崇祯皇帝的印象并不是很坏,大都对他抱有同情之心?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4 0:54:14阅读:1547
清康熙皇帝曾评论明朝灭亡的原因,大意是:从宫廷内部看,皇帝昏庸无能,朝纲败坏,宦官专权;从外部因素看,天灾人祸,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满清日益强大……康熙皇帝是从整体上进行评论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初上位想干一番事业明光宗朱常洛原有5个儿子(另一说6个),但大都
怎么都想不到朱元璋一生最信任的人原来是她!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6 5:51:19阅读:4847
朱元璋一生没有信任过几个人,就算是帮助他打下江山的功臣,他也并未信任过他们,而那些功臣也并没有几个有好结局,李善长是一个。而说到朱元璋一生中最信任的人,就是他的原配妻子——马皇后了。网络配图后人认为朱元璋是害怕马皇后,可其实并非如此。在朱元璋决定创建帝业的那段岁月里,无数个危险关头,马氏都陪伴在左右
朱元璋对待知识分子:为何从礼遇转变为杀戮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7 11:34:51阅读:2867
听说朱升很有学问,朱元璋就学刘备三顾茅庐,“微服从连岭出石门,亲临其室”。听说镇江的秦从龙学问很大,朱元璋特地派侄儿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前去邀请,并特意远出南京城门迎接,安排他和自己住在一起,“事无大小,悉与咨谋”,“称先生而不名”。每年秦从龙生日,朱元璋“皆有赠遗,或亲至其家,与之燕饮,礼遇甚厚”。
吕后的悲惨结局:杀戮太重 惊吓而死
历史人物时间:2024/2/10 14:31:41阅读:476
吕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掌握一个王朝生杀大权的皇太后,她是一位政治女强人,她视权力如生命。然而,造就过多杀戮的吕后,没想到自己的下场会是那样的悲惨,竟然会因惊吓过度而最终葬送了自己。掌权后的吕后,为了稳定自己儿子的皇位和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先后杀害了自己丈夫刘邦的另外两个孩子。除此之外,还逼死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