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百丈山
百丈山
《百丈山》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8 5:52:03阅读:4119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百丈山六咏 其二 小涧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29 5:31:11阅读:210
百丈山六咏其二小涧宋代:朱熹所属类型:两崖交翠阴,一水自清泻。俯仰契幽情,神襟顿飘洒。译文及注释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
百丈山六咏 其三 山门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6 15:34:18阅读:3242
百丈山六咏其三山门宋代:朱熹所属类型:置屋两山间,巧当奇绝处。峡束百泉倾,涧激回风度。译文及注释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
百丈山记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9 2:13:35阅读:3533
百丈山记宋代:朱熹所属类型:游记,写景,山水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
唐宣宗李忱是否才是造成唐朝覆灭的首要责任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5:44:08阅读:1372
大中元年(847)下半年,吏部上报“会昌四年所减州县官内复增三百八十三员。”文学之士马植过去不为李德裕所重,宣宗用为刑部侍郎,充盐铁转运使;崔元式、韦琮等新进官员也多是李德裕在位时看不上的人。影视剧中的唐宣宗李忱形象像魏谟出任重臣(为魏征五世孙,大中后期出任西川节度使),早年与杨汝士、李宗闵、牛僧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