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事迹
事迹
温恢生平简介 温恢历史事迹及人物评价
野史秘闻时间:2023/12/19 11:04:47阅读:3267
少年立志温恢,字曼基,东汉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生于汉灵帝熹平七年(178年),卒于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他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中曹操所属的重要谋臣和地方官。他先后担任曹操的县令、丞相府主簿、刺史、郡守。他举荐贤能,招揽人才,出谋献策,为曹操统一北方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温恢出身于仕宦之家,
清朝大臣徐元梦的生平事迹,徐元梦的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7:41:16阅读:2290
康熙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康熙二十二年,迁中允,充日讲起居注官。以讲学负声誉,大学士明珠欲网罗之,其迁词曹直讲筵,明珠尝荐于皇上。徐元梦以明珠方擅政,亦不附明珠。后因德格勒私抹起居注案,夺官逮下狱,几处绞刑,后皇帝饶其不死,被鞭打一百。康熙三十二年,供职上书房,教诸皇子读书。康熙四十一年,充顺天乡试
后金王爷尼堪的生平简介,尼堪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8:33:45阅读:1941
敬谨庄亲王爱新觉罗·尼堪,爱新觉罗·褚英第三子。天命间,从伐多罗特、董夔诸部,有功。天聪九年,师伐明,从多铎率偏师入锦、宁界缀明师。崇德元年,封贝子。上伐朝鲜,从多铎逐朝鲜国王李倧至南汉山城,歼其援兵。四年,上伐明,从阿济格等攻塔山、连山。七年,戍锦州。顺治元年四月,从多尔衮入山海关,败李自成,复从
清朝大臣周培公的人物事迹,周培公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0 10:22:25阅读:229
周培公幼年丧父,十岁时,李自成进攻荆郢间,其母孙夫人殉难而死,周培公落魄无依。成为州卒小吏,不久依附显赫者进入京城,担任内阁供奉。劝降辅臣康熙十三年(1674年)腊月,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策动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在耿精忠、王辅臣先后发动叛变后,吴三桂曾试图应援、打通与耿、王的联络,使叛乱地
清朝名臣索尼的生平简介,索尼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0 9:15:02阅读:1936
早年时期索尼(清朝初期重要大臣)索尼是满族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硕色,是大学士赫舍里·希福的兄长,清太祖时,他们就自哈达携带家眷前来归顺。因为他们兄弟父子全都通晓满文及蒙、汉文字,所以命硕色与希福一起入值文馆,赐号为“巴克什”,授索尼为一等侍卫。之后从征界籓、栋夔。天聪元年(1627年)在宁
巾帼英雄革命烈士秋瑾生平事迹简介:秋风秋雨愁煞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5 6:45:49阅读:1768
秋瑾(1877-1907),女,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后改名竞雄,又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清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二十二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
清朝官员于成龙有什么传奇事迹?历史上的于成龙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9:49:16阅读:959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官员于成龙有什么传奇事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电视剧《于成龙》自开播以来就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以被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清朝大官于成龙的生平事迹与为官经历为题材,塑造了一个清廉政治的官员形象。于成龙这个人物也深入人心,不少人都对他非常感兴趣,那历史上的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明朝守边名将熊廷弼的生平事迹,熊廷弼的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 12:04:24阅读:4573
巡按辽东熊廷弼熊廷弼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刻苦强记。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考中乡试第一名,次年中进士,授保定推官,将被税监王虎冤枉缉拿的人员全部释放,并上撤矿疏,因其才能被擢为监察御史。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外出巡按辽东。巡抚赵楫与总兵官李成梁放弃宽甸地方的八百里领土,把当地六万老百姓
夏完淳生平事迹故事简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9 9:11:45阅读:371
夏完淳英才早熟夏完淳(1631-1647),乳名端哥,字存古。他出生在江苏松江的一个读书人的家里。夏完淳的一家都是很有学问的。他的亲生母宁氏早亡,他是跟嫡母盛氏长大的。盛氏对夏完淳很宠爱,也非常关心儿子的教育,她教夏完淳学习四书五经等等。给夏完淳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父亲夏允彝,其次是他的老师陈子龙。他们
明代名儒理学大师薛瑄生平事迹及主要历史贡献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4 15:00:42阅读:4967
薛瑄生平薛瑄,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县南薛里(今为万荣县平原村)人。生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卒于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明代思想家,着名的理学大师,河东学派的创始人。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为主的
明末第一猛将刘綎是怎么死的 刘綎生平事迹介绍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1 6:09:02阅读:2752
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将军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刘綎先抗缅甸,后升任副总兵,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剥职。随后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先后入朝抗日,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开
史可法简介:概述史可法一生的故事事迹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1 8:58:58阅读:1439
史可法从政有为史可法(1601―1645)是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崇祯元年(1628),考中了进士。就在这一年,他被任命陕西西安府(治所在今西安市)推官,掌管刑狱案件的审理工作,从此他踏入仕途。史可法在西安任职期间,当地发生灾荒,他赈荒恤民,办事干练,名声很快就传到了京城。崇祯五年(1632),朝
北宋魏王赵廷美的人物简介,赵廷美的生平事迹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5 10:52:46阅读:4711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逝世。遵照皇太后杜氏(即杜太后)的“金匮之盟”,赵匡胤临死之前,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匡义。按“金匮之盟”的约定,宋太宗赵匡义应该将皇位传给其弟赵廷美,但赵匡义登基后,隐匿“金匮之盟”的内容。魏王赵廷美一向专横骄恣,曾多次遭到其兄宋太宗的斥责,此刻得知有“金匮之盟”
传奇女人黄道婆的生平事迹,黄道婆的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3 7:04:51阅读:3216
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6)重返故乡,在松江府以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她所织的被褥巾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由于乌泥泾和松江一带人民迅速掌握了先进的织造技术,一时“乌泥
韩世忠、梁红玉的历史事迹与评价——南宋抗金的英雄夫妇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3 21:28:22阅读:3276
【点击英雄】梁红玉的早期生平不详。她出生于清寒之家,曾流落青楼,韩世忠是南宋的另外一位抗金英雄,他和岳飞一样,对金军的南下进犯给予了沉重的打击。在公元1121年与宋朝大将韩世忠相遇,终身相托,结为夫妇。梁红玉给韩世忠生了一个儿子,名叫韩亮。【事迹微缩】公元1130年3月,金国大将兀术率领十万金兵进犯
宗泽的历史事迹与评价——壮志未酬的英魂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6 3:23:20阅读:2087
【点击英雄】宗泽(公元1059年~公元1128年)字汝霖。婺州义乌人(今属浙江)。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事迹微缩】宗泽出生在义乌山村石板塘,自幼家境贫苦。后来历任衢州龙游、莱州胶水、晋州赵城、莱州掖县等四县知县。在御史大夫陈过庭的推荐下
北宋着名哲学家家周敦颐的生平简介,周敦颐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4:30:29阅读:1037
天禧元年(1017年),周敦颐出生。周敦颐有一个大他十岁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周砺,有一个大他五岁的姐姐周季淳,还有一个小他四岁的弟弟周敦贲,兄弟姐妹间的感情极好。天圣二年(1024年),周敦颐8岁,其父病逝三年后,与同母异父之兄卢敦文随母投靠衡州(今衡阳)舅父、龙图阁学士郑向,因他聪慧仁孝,深得郑向喜爱
北宋着名文学家邵雍的生平简介,邵雍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0 8:23:36阅读:1367
邵雍年少时期,也自认为才志出众,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邵雍爱读书,几乎无书不读,求学中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刻苦。为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力,他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扇扇子,夜里不睡觉的刻苦地学习了好几年。在苦读中他叹息道:“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意即过去的人学习古人经典,还与古人做朋友,不单读古人的
杨业的历史事迹、影响与评价——北宋抗辽民族英雄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3 8:05:23阅读:911
【点击英雄】杨业是北宋时候抗击辽朝的着名将领,他善于用兵,带领宋军取得了许多次抗击辽军的胜利。他的后代继承他的遗志,继续抗辽,满门忠烈,被誉为忠勇的杨家将。【事迹微缩】提起杨家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业。年轻时入事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任侍卫新军都虞侯。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夺取后周政权
隋朝隋炀帝朱贵儿的生平事迹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6 8:34:01阅读:1949
隋炀帝杨广隋文帝次子,又名英。开皇元年,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开皇八年十月,大举伐陈,为行军元帅。平陈不久,江南作乱,杨广他矫情饰行,以钓虚名。开皇二十年,皇太子杨勇被废,立为皇太子。仁寿四(604)年七月,弑父自立,年号大业,并杀故太子勇,在位十四年。对人民严刑峻法,又自恃国力富强,大兴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