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入藏
入藏
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都是松赞干布的妻子,谁的地位更高?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8 16:32:36阅读:3286
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两位都是松赞干布的妻子,文成公主自然是唐朝公主,而尺尊公主则是尼泊尔公主,这两位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之后,都为当地做出了不少的贡献,比如现如今的藏传佛教,就是两位公主带去的佛教的集合体。不过,这两位公主当
揭:金城公主嫁给7岁丈夫的原因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16:32:54阅读:1762
年夜唐宗室之女13岁的金乡公主不管怎样也出有念到,那样的事件会降到她的头上!她当选为出娶给吐蕃王——事先吐蕃赞普的王后,真现“唐蕃以及亲”。假如依照如今的盘算圆式(周岁),金乡公主实足的岁数才12岁,也便是一个孩子,让一个已成年的孩子负担着继文成公主数十年以后的政治任务,金乡公主她能做好吗?那一天是
文成公主入藏展示了大唐的风范,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怎么样?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20:42:11阅读:4351
贞观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大唐,提出要娶一位唐朝的公主,结果遭到了拒绝。结果双方爆发了战争,松赞干布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不过唐军打败了吐蕃,松赞干布害怕了,派遣使者来大唐谢罪,还再次请婚。于是,唐太宗将一宗室女封为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她就是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
文成公主入藏原来是打出来的一段佳话
历史解密时间:2024/1/5 21:13:07阅读:220
吐蕃在唐初逐步强大起来了,当时吐蕃的首领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听说邻国吐谷浑、突厥都娶了大唐的公主,能娶到大唐的公主自然是一种荣誉,也是国际地位提升的标志,于是松赞干布派使者到唐朝提亲,时任唐朝皇帝的李世民没有立即答应松赞干布的请求。还是那句话“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松赞干布派的这个
传世名画《步辇图》与文成公主入藏有关?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20:31:42阅读:1140
《步辇图》那历史上这件和亲事件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又是否与这幅步辇图描画的内容有关呢?对于文成公主的真实姓名,身世背景,史书上并没有的详细记载,只有“宗室女”的简短记录。唐贞观八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至长安,想要与大唐和亲,遭到唐太宗的拒绝。唐贞观12年,松赞干布为达到和亲目的遂出兵攻打受唐庇护的吐
文成公主入藏所带来的影响究竟多深远?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1 13:48:38阅读:1232
文成公主入藏时间是641年3月2日。这个时间的具体的日子或许有出入,但是年份的确是这样。文成公主入藏的时候也不过十六岁左右,再来看看她的出生年份,约是623—680。如此推算,文成公主入藏时间大约是在641年。文成公主入藏的经过还相当曲折,相对于其他几个远嫁的公主来说,文成公主这次的和亲令唐太宗相当
揭秘文成公主入藏后经历了几任丈夫?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19:14:34阅读:2024
文成公主的名号非常大,现在的很多人还知道她的名字,关于文成公主的各种传说和演义也不少,关于文成公主丈夫有几个成为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像照关于文成公主丈夫有几个的问题,这里需要向大家说明,文成公主只有一个丈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松赞干布,也是吐蕃王国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室远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汉藏两地关系的和谐交流
文史百科时间:2024/3/8 10:13:29阅读:985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她对于藏民族发展、李唐王朝边境稳定和民族团结所做出的贡献为人们所铭记和称颂,她的功绩是是李唐王朝外交史上的重要一笔,为后世所敬仰。网络图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命族弟李道宗,也就是文成公主的父亲为送亲使持节护卫文成公主进藏和亲,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王后。关于文成公主进藏后
文成公主入藏:地位平庸悲惨守寡31年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7 11:06:42阅读:2526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吐蕃尊称甲木萨,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文成公主因和亲而嫁到吐蕃幸福吗?成
二战秘闻:25万德军入藏后为何神秘消失不见?
战史风云时间:2024/2/2 10:22:48阅读:312
在德国纳粹如日中天时,希姆莱便组织了一支部队去寻找地球轴心,据说那地球轴心有无穷的力量,能颠倒生死,希姆莱希望这支不队变成“不死军团”。但是这支25万人的德国精英却神奇消失了,许多人都认为这是最后的纳粹,他们到底去哪了呢?入藏的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的西藏远离战区,躲过了战火与硝烟,但并没有
详细解读金城公主入藏过程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0 21:57:34阅读:1721
金城公主入藏过程金城公主,唐中宗养女,生父李守礼,自小养在皇宫,因颇受皇帝喜爱,待遇与一般公主无异.神龙三年,土蕃国遣使入唐,为赞普膝下俊朗的小王子姜嚓拉温求取公主,中宗将金城许给其为妃,和亲之事伊始。那么金城公主入藏过程是怎样的呢?金城公主像送亲由皇上钦定左骁卫大将军带领队伍,中宗亲自渡渭河至始平
金城公主入藏所为何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22:13:01阅读:4243
金城公主入藏金城公主,亲王李守礼的女儿,自小养在皇宫,待遇与一般公主无异。神龙三年,奉唐中宗之命金城公主入藏。金城公主画像神龙三年,吐蕃遣使来唐为吐蕃小王子姜嚓拉温求婚,中宗将美丽聪慧的金城公主许配给小王子,亲自送亲至始平县。金城公主的送亲队伍行至中途,前方传来自己未婚夫婿---姜嚓拉温小王子迎亲途
文成公主入藏, 夫妻二人成千古美谈, 但二人真的相爱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9:11:31阅读:622
文成公主进入西藏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唐朝皇帝许诺把她许配给吐蕃王国的松赞干布。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和为贵”自古以来就是维护和创造和平的主要手段之一,被选中的妇女无权反对,因为在古代,妇女除了服从父母的命令和媒人的命令外,没有任何地位。一般来说,在一桩政治联姻的姻缘中想要幸福是很困难的,因为它有一个根
唐朝著名的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之后,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8:09:33阅读:1597
公主和亲在历史上时有发生,无论是国力强盛还是国力微弱。国力强盛的时候可以说和附属国结亲,促进两国友好发展,国力微弱的时候就更有得说了,什么维护边境和平,为了两国数万百姓,反正什么高帽子都往上扣,反正就是牺牲一个女子,换国家十几年的太平,值!因为一个人是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前半生享受了家族带来的荣光,
文成公主入藏和茶马古道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9:48:34阅读:3639
说起西藏大家会想起什么呢?雄奇神秘的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以及布达拉宫、大昭寺这样的人文遗迹,无疑布达拉宫应该是西藏的人文景观中最为知名者。相传这是当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迎娶唐朝文成公主时为照顾来自中原汉地的公主的定居生活习惯而修建。事实上汉、藏两族同根同源,都发源于今天黄河上游的青海河湟谷地一带,后来
历史上的文成公主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0 21:57:25阅读:2053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就其态势而言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力衰弱,以和亲委曲求全,以结好蕃邦;另一种则是国力强盛,威震四海,以和亲安抚边远之邦,有赐婚的意味。前者是持卑微之姿,利用女性的美貌和柔媚,来缓和战场上的冲突;后者却是趾高气扬,宣展大国之姿,用亲戚关系来笼络
许多人只知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功劳大,却鲜有人知晓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15:57:02阅读:3100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在我国古代时期,统治者为了平息两国之间的战事或是为了休养生息积蓄力量,通常会采用和亲政策,以求兵不血刃的解决争端!“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这也是让多数人喜爱明朝的重要原因!但是其他的王朝在和亲上可是下足了功夫。比如说汉朝最经典的就是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殊不知她夜夜都遭折磨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4:35:06阅读:4580
《旧唐书》曾言:“初至大国,待我甚厚,许嫁公主。”唐朝年间,为促中原吐蕃和谐发展,文成公主代表大唐,和亲出嫁,其过人贡献,流芳百世,时至今日,此和亲举动,仍得世人称赞。提到和亲,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古代社会中,许多王朝与其他部落进行交往的过程中,都会使用和亲这一手段。作为一种较为和平的政治建交手段
文成公主为何入藏?是自愿的吗?唐太宗嫁松赞干布的是亲女儿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4 4:17:10阅读:1539
题记唐太宗灭了东突厥后,又派战神李靖击败西南的吐谷浑(我国古代民族,在今青海省),打通了西域的通道。西域各国纷纷和大唐交往,在各国的江湖中,谁能和大唐交往,证明他们国力不一般,证明其领导有方,是炫耀的资本。这不,远在西南的吐蕃(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的政权)也派使者来了。那么,文成公主是唐太宗的亲女儿吗
入藏40年,与松赞干布生活9年,文成公主寡居31年也没回唐朝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21:47:49阅读:2401
文|飞鱼说史中国古代中原的王朝和周边少数民族建立起的势力,总是处于一种时而敌对时而和睦的复杂关系。而这种关系是随着双方力量对比而变化的,中原王朝强势,周边势力就会老实,而中原王朝弱势,周边势力则会趁机进攻中原王朝,捞取些好处。不过当中原王朝弱势的时候,通常还会采取比较见效的办法,来谋求周边的稳定,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