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明朝官制

明朝官制

  • 明朝官制中的中枢官制有哪些?分别是做什么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3/7 20:22:26阅读:817

    三公明朝中枢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为皇帝的辅佐官,职位崇高,但无定员,无专责,实际上是虚衔。中期以后,成为大臣加官或赠官(生而授为加,死而授为赠)。万历时张居正为太师,掌有实权,是特例。中书省明代初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明朝中书省,为明朝初期(公元1368年至公元1

  • 唐朝官制是怎样的?唐朝官制划分

    野史秘闻时间:2023/12/27 11:12:25阅读:1321

    宰相唐朝的官制是在隋朝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完备和健全的。从名义上说,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但因唐太宗在即位前曾任过尚书令,所以无人敢再担任此官,遂以其副职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唐太宗时,因中书令、侍中位高权重,不轻易授人,于是又常以它官加“参议朝政”、“参预朝政”、“参知政事”、“

  • 唐朝官员品级是怎么划分的?有哪几品

    野史秘闻时间:2023/12/27 12:45:22阅读:1321

    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爵 :亲王从一品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武散官:骠骑大将军爵:嗣王、郡王、 国公正二品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中书令,侍中(大历年后)文散官:特进武散官:辅国大将军爵:开

  • 明朝官制中的官服是怎么样的?不同官职的官服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0:30:37阅读:4099

    官服也叫做服章,根据《辞源》的解释:“是指表示官吏身份品秩的服饰。”具体而言,官服是指等级社会中包括皇帝、后妃、王公大臣以及各级官员在内的,籍以明辨官品等级的服饰。因此,官服制度,就是指辨明官吏身份的特定服饰的相关制度。明代官服主要包括皇帝冠服、皇后冠服、文武官冠服、命妇冠服。此处专指文武官冠服。朱

  • 明朝官制:明朝官吏的选任制度,是明朝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3 9:52:57阅读:2282

    明朝官制,即明朝官吏的选任制度,是明朝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官制分两部分,选官制度和任官制度。明朝官制分为中枢、地方、军事官制三部分。为了加强皇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沿用已久的三省制,亦罢宰相职,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首创的内阁则成为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地方官制,明朝共设省、府、县三级

  • 明朝官制有着什么特点?地方官制又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19:28:16阅读:3715

    承宣布政使司明初沿用元制设行省,洪武九年改设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行省”。有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左右参政、左右参议等官。“布政使,掌一省之政……凡僚属满秩,廉其称职、不称职,上下其考,报抚、按以达于吏部、都察院。三年,率其府州县正官朝觐京师,以听察典。”宣德时,定全国分十三布政使司。布政使权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