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三俊
三俊
郑三俊
名人大全时间:2023/12/19 22:29:29阅读:969
郑三俊(1574-1656),字用章,号元岳,池州建德(今安徽东至)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元氏知县,累任南京礼部郎中,归德知府,福建提学副使。天启初,被召为光禄少卿,改太常,他反对魏忠贤之阉党,正色立朝。崇祯初,官拜南京户部尚书,后转吏部尚书。复命阙下,加太子少保,留为北刑部尚书,吏
洛阳三俊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6 2:40:36阅读:4718
洛阳三俊是指陆机、陆云、瞅枯三人,三人皆为苏沪王谢以后,西晋终年同时进洛,果其才教被开称为三俊。事先正值八王之治,三人固然才干横溢,仍易免堕入时势骚动,二陆更是果此而亡。瞅枯瞅枯(?~312),中国西晋终年反对北渡的司马氏政权的江北士族尾脑。字彦先。吴郡吴县(古江苏姑苏)人。正在吴历任黄门侍郎,太子
洛阳三俊是哪三个人?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7 23:09:48阅读:4124
洛阳三俊是指陆机、陆云、顾荣三人,三人皆为苏沪名门之后,西晋末年同时入洛,因其才学被合称为三俊。当时正值八王之乱,三人虽然才华横溢,仍难免陷入时局纷扰,二陆更是因此而亡。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荣(?~312),中国西晋末年拥护南渡的司马氏政权的江南士族首脑。字彦先。吴
蒯通的人物生平 为什么蒯通能一说而丧三俊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5 12:44:22阅读:2176
说蒯通之前我们要先回顾一下韩信临死之前说的一句话:“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所诈,岂非天哉!”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意思是我很后悔,后悔当初没有听蒯通的建议,以至于落到今天被小儿、被女人欺诈的这个下场,真是追悔莫及!从韩信的字里行间透露出,蒯通绝非等闲之辈。蒯通,本名蒯彻,范阳
元稹生平经历 唐朝四大家之元稹(唐代三俊)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8 10:00:10阅读:4495
元稹的家庭世代读书为官。他的祖父元悱曾经担任过南顿丞,父亲元宽也曾经担任过兵部郎中[5] 。元稹长得清秀可人,父母都非常宠爱他。从三四岁起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背诵古诗。然而,好景不长,元稹八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前母所生的几个哥哥,不愿供养后母和弟妹们。年轻的母亲郑氏只好带着子女离开洛阳到凤翔去投依
李绅人物简介 唐代宰相、诗人之李绅(唐代三俊)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11:48:49阅读:2757
李绅(772—846),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唐代宰相、诗人。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唐诗四大家之元稹的生平介绍及主要成就(唐代三俊)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9:06:56阅读:4979
生平经历早年经历元稹的家庭世代读书为官。他的祖父元悱曾经担任过南顿丞,父亲元宽也曾经担任过兵部郎中 。元稹长得清秀可人,父母都非常宠爱他。从三四岁起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背诵古诗。然而,好景不长,元稹八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前母所生的几个哥哥,不愿供养后母和弟妹们。年轻的母亲郑氏只好带着子女离开洛阳到
揭秘真实的悯农诗人李绅:李绅品行低劣生活奢华?(唐代三俊)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8:23:00阅读:1830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以一首短短二十个字的悯农诗《锄禾》,名声响彻古今中外,然而近年来,常有文章揭发他后来品性不端,如生活奢侈糜烂、对百姓不复有悲悯之情甚至严苛以待,在官场上用非常规手法栽赃陷害打压政敌,甚至有人还爆料说连那首《悯农诗》作者都不是他。如此众说纷
风流诗人元稹的韵事 元稹为何要做个负心汉?(唐代三俊)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1 14:17:04阅读:262
风流诗人元稹的韵事:元稹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并称“元白”。元稹的诗歌创作成就毋庸置疑,但他一生对感情的态度却被后人所不齿。元稹虽辗转于仕途,但骨子里是个诗人。古往今来的诗人,有几个在情感上不是五彩缤纷的呢?为了功名,抛弃“崔莺莺”元稹(779~831年),字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