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贾探春远嫁之后当了王妃,是如何走上人生巅峰的?-趣历史网

《红楼梦》贾探春远嫁之后当了王妃,是如何走上人生巅峰的?-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94 更新时间:2024/1/16 14:48:54

《红楼梦》中庶女贾探春的“姻缘”,早在王夫人抄检大观园之前便已经有了动静。那么她远嫁之后当了王妃,是如何走上人生巅峰的?

官媒婆在贾迎春之后还在上门,就是为贾探春说亲。而这一切的源头,则是贾母八旬之庆时,南安太妃要见姑娘们引起。

南安太妃的本意就是牵线搭桥,让贾家的姑娘们能够展示给众王公诰命们。也是当时京城贵妇们乐此不疲的社交游戏。

然而,南安太妃这次“好心”却让贾母寝食难安,以至于最终要了老太太的命。

最终看中贾探春的竟然是一位异国之王。贾探春被以贤德妃妹妹的身份远嫁海外而去。

这还不算,由于贾探春是庶出,对方便有不满。结果被小人贾雨村所趁,[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先是迫害贾宝玉,让林黛玉牺牲自己“卖一送一”,被“有凤来仪”与贾探春效仿“潇湘妃子”娥皇女英姐妹同嫁而去。

林黛玉的潇湘妃子、有凤来仪,以及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的昭君出塞故事,就影射了这段故事。

贾探春曾亲口为林黛玉取名潇湘妃子,正是二人同嫁之谶。不多赘述。

(第五回)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的判词里,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两人放风筝

风筝在探春之前的元宵节谜语就出现,既代表远嫁,也是探春的化身。

风筝的引线一断就不知去向,也是探春远嫁一去不归的意思。

不过,两个人放风筝,也与二女同嫁对应。“两人”绝不会是探春和丫头,只能是和她身份相等之人。

曹雪芹引用潇湘妃子娥皇女英的典故,就是指林黛玉和贾探春。

林黛玉是主,为“娥皇”。

贾探春是从,为“女英”。

第七十回潇湘馆放风筝,林黛玉的美人虽然先飞走。可随后贾探春的软翅子凤凰风筝,却被另一只凤凰有凤来仪缠住,再遭一只双喜字风筝缠住后裹挟而去,代表二女同嫁之谶。

当初石呆·子被贾雨村陷害谋夺去扇子。就是上文所讲之[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伏笔。

石呆·子就是指贾宝玉。扇子代表“散”。扇子品种偏巧就是“湘妃、玉竹、麋鹿和棕竹”。

贾宝玉逢冤被害,同时失去了潇湘妃子林黛玉和蕉下客贾探春。线索一一对应,不多赘述。

二,风筝代表清明时节

判词提到清明,预示探春远嫁在清明前后。

清明之前的三月初三是上巳节。贾探春的生日就是三月初三,也是甄士隐家被大火烧毁的时候。

据此可以推断出贾探春和林黛玉的姻缘,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被定下,一如甄英莲在元宵节丢失。而出嫁时间在清明前后。

80回结束时,已经是年底,时间迫在眉睫。

三,海上大船,美人独自哭泣

大海和船,代表探春远嫁海外。至于目的地众说纷纭。

小编认为薛宝琴所讲的西海沿子真真国的美人作汉诗,就是探春远嫁目的地的伏笔。

那首诗的内容,也完全是远嫁女儿的思想心情。

当时贾宝玉被宝琴的丫头名小螺者引来潇湘馆。

小螺代表海上的讯息,是伏笔指引。

薛宝琴当时正送给贾探春一盆腊梅,林黛玉一盆水仙,而没有送其他人,就隐喻二女同嫁西海沿子真真国。

林黛玉虽然远嫁,却绝不会委身异国王。

从《题帕三绝·三》和《桃花行》来看,黛玉远嫁后就一病不起,于八月中秋泪尽而亡,是为“冷月葬花魂”。

林黛玉一死,留下探春一人孤悬海外,正是两人放风筝,大海船上一个美人掩面而泣的写照。

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正因林黛玉的死,反而成全贾探春的福寿无双。

杏花签“日边红杏倚云栽”,给出了明确的结果。

日指帝王。

红杏指贾探春的幸运。

云则指林黛玉。

晴为黛影,晴雯就是云。贾宝玉写绛云轩与红香绿玉一样都暗示宝黛姻缘。

贾探春的“幸运”是“倚云栽”,则是说林黛玉的死成全贾探春被国王宠爱。这从娇杏的经历也体现出来。

当日小姐甄英莲丢失,最终成为香菱还是难逃一劫。

而娇杏则获得幸运,嫁给贾雨村做二房后,生下儿子不久贾雨村发妻去世,她被扶正。完全是探春日后写照。

“莲”代表可怜,与莲有关的人都可怜。

“杏”代表幸运,与杏有关的人都幸运。

贾探春的“红杏”最是幸运。尽管她的人生始于薄命不幸。但薄命只表示命运多舛,并不表示没有好的结果。

(第五回)[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一个“分”字,证明探春结局终将一去不归。绝非续书还能省亲。

在那样一个出门百里都是远途的时代,贾探春远嫁海外,就像薛姨妈说林黛玉的姻缘那样,“隔着山隔着海”,也会千里姻缘一线牵。

[分骨肉]讲的是贾探春出嫁时的依依不舍和骨肉分离之情。可想而知当时的悲痛。

但曲子并没有提到贾探春日后结局会如何。这与其他人不一样。

根据[分骨肉]来看,似乎贾探春远嫁海外就是结局。

但事实并不是如此。皆因贾探春的结局是她的薄命人生“告一段落”。真正要迎来否极泰来。

纵观贾探春的所有伏笔,还有几个非常重要。

一,贾母当日提到秋爽斋的“梧桐细点”,以及贾探春放飞的“软翅子凤凰”,都表明探春未来不可限量。

梧桐此时细,未来会壮大。软翅子凤凰飞出贾家才会翅膀硬起来。

二,贾元春判词“三春怎及初春景”,借探春庶出不如元春,反而衬托出元春一把好牌打坏,探春则一把烂牌打好。

三,贾探春号“蕉下客”,典出蕉叶覆鹿,也是一场富贵梦。

不同于南柯一梦和黄粱一梦的一无所有。蕉叶覆鹿的“鹿”真实存在。也预示贾探春的富贵不“虚”,全在个人把握。

四,《南柯子·柳絮》是贾探春和贾宝玉兄妹合作的一首词。讲述探春远嫁后,兄妹二人还有一见。

根据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对林黛玉讲的誓言,正是贾宝玉出家后出海寻到了贾探春,在林黛玉坟前守墓余生。

君笺雅侃红楼推测,贾宝玉最后写了一部故事就叫《情僧录》或者《石头记》,交给了探春整理,颇有脂砚斋的意思。

五,杏花签“日边红杏倚云栽”就不说了。证明贾探春必得贵婿,日后荣耀无限,比娇杏还要幸运。

六,怀古诗之《交趾怀古》,借由马援声震海外,张良之聪明无匹,预示贾探春日后名扬海外的现实。

七,秋爽斋的陈设才是贾探春真正的人生结局。

(第四十回)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鼎”为传国之器,既可代表国王也可代表王子。

从娇杏的经历看,贾探春肯定幸运的生下了王位继承人。

“紫檀”“大观”都指王权富贵,是探春王妃身份的代指。

“佛手”寓意福寿,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代表贾探春位居王妃高位,福寿数十年。甚至不排除儿子登基为国王,她还继续为太后。

“洋漆”代表远嫁海外。

“白玉比目磬”则是夫妻合和之意。预示探春婚姻幸福。

像这些现成的“典”,集中于贾探春的房中,都能证明她的余生福寿荣耀。

综上,贾探春的结局抛开了判词和曲子,在出家之后还有不同凡响,则是独属于她的人生幸运。

她房中的佛手,本是香橼的变种。但香橼味道酸苦,代表心有不甘,佛手却代表福寿。

探春也因此谶,凭借一己之力走出和元春完全不同的命运。

贾探春不只自己福寿,她给板儿的那个佛手最终到了侄女儿巧姐手上,也成为巧姐“余庆”的依托。这就是命。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一曲“警世钟”,包含了什么样的思想?-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讲述的不止是宝黛钗的爱情悲剧,那么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一曲“警世钟”,包含了什么样的思想呢?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红楼梦》问世之后,很快就被流行,并形成了传播。据说有清代女子看到宝黛爱情悲剧后,“断肠而死”。可见其悲剧氛围的影响。当然,所谓

  • 红楼梦中贾环到底有多不受欢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贾环贾政与妾室赵姨娘所生,人称环三爷。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若说贾府里谁最不受待见,除了赵姨娘,便是她的儿子贾环了。贾府众人对于赵姨娘母子的嫌弃,已然成为一种习惯,好像嫌弃他们是天经地义的,不嫌弃反而不正常。作为三少爷的贾环,日常却免不了遭人白眼和冷遇,要么被无视,要么被鄙视,活得还不

  • 红楼梦中,尤三姐和柳湘莲的故事令人唏嘘-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

  • 孙策临终前为什么托孤于文臣张昭,而不是武将周瑜?-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策临终前为什么将孙权托孤于张昭,而不是托孤于周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对周瑜有很多美化的描写,导致小说中的周瑜形

  • 丁原为什么要任命吕布这个猛将担任自己的主簿?-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丁原为什么任命勇猛的武将吕布担任“主簿”这样的文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巾起义之后,崛起的军阀割据一方,东汉在地方上的实际统治基本瓦

  • 曹操的大本营是邺城和许昌,为何最后却病逝于洛阳?-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的大本营是邺城和许昌,那他最后为什么病逝于洛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病逝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而死前的建安二十四年(21

  • 为何就算没有宋江,晁盖也会被吴用或者公孙胜架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晁盖为什么很容易被自己的兄弟头领(宋江、吴用)架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般来说,有三种组织的最高领导容易被架空:第一种是在重大问题上没

  • 火并王伦之后,晁盖如何被吴用和公孙胜给架空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江上梁山之前,“托塔天王”晁盖就已经有被架空的迹象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水浒传》第二十回“梁山泊义士尊晁盖,郓城县月夜走刘唐”中

  • 燕青在临走前说了什么话,可以看出他对宋江的态度?-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燕青退场前说了一番话,从中能看出梁山头领对宋江的真实态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百二十回本《水浒传》的第一百一十九回“鲁智深浙江坐化,宋

  • 第一次招安时,吴用为何有意激化梁山与朝廷的矛盾?-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忠于宋江的吴用和李逵等人为什么要破坏梁山的第一次招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梁山接受招安本质上就是梁山投降北宋朝廷。对于梁山来说,北宋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