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雍正帝对治民是什么态度?采取了哪些政策-趣历史网

历史上雍正帝对治民是什么态度?采取了哪些政策-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682 更新时间:2023/12/18 19:54:35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年号雍正。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其实,在古代朝中,治民的难度更高于治吏,雍正皇帝执政时,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一点都不比在官员们身上消耗的精力少。

清朝入关之后,皇帝们也都开始学儒,因此,在治民的方略上,同此前的王朝差不多,都是宣扬儒家的道德观,以此来整合国家的社会风气。

雍正皇帝对此尤其重视,他曾专门发上谕给各个省的总督、巡抚,要求他们把治民的重要性置于其诸事之前。《雍正朝汉朱批奏折汇编》中记载:

至于地方大吏,料理刑名钱粮案件,自是要紧,若能转移民间风俗,使之善,又在办理诸事之上。

由此可见,雍正对待治民的态度,他非清楚,吏不稳,只是疥癣之疾,而民不稳,则国不稳。

雍正搞的那些改革,除了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外,也是在相应的减轻底层百姓的负担,这是引导百姓向善的基础,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廉耻。”

当然,这只是治民的其中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要主动引导百姓的道德观,把“刁民”教导成符合儒家思想的“顺民”。

而要引导和鼓励百姓,在古代,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皇帝直接参与了。

如《雍正起居注》中的记载,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一个农民在干农活时捡到了银子,随即上报,如此拾金不昧的榜样,直接惊动了雍正皇帝。

雍正不但下旨将捡到的银子又赏赐给了那位农夫,还命令把此事作为教导八旗子弟的范例“将此事通晓八旗,谕令知之”。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河南的一个叫翟世有的百姓,也捡到了银子,并物归原主。

在雍正宠臣田文镜(时任河南、山东总督)已经公开表彰过翟世有,给其赏银、赐匾、立碑的基础上,雍正还继续亲自对翟世有予以奖励。

雍正认为翟世有的拾金不昧“乃世俗转移之明证,国家实在之祥瑞”,下令再奖赏翟世有银一百两,并赐予其七品顶戴。

至于河南的父母官田文镜,也获得了“田文镜化导奖劝之功亦于此可见”的高度评价。

雍正的重视就是一盏指路明灯,在翟世有拾金不昧当官后,类似事件就频频出现了,至于真假,就很难说了,当然,也没有更多的顶戴送出。

但雍正对此却非常高兴,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时,他还专门为各省拾金不昧现象频出表态:

数年以来,细民不取遗金者屡见于京师、河南、山西等处,朕心慰悦实,翼远近观感兴起,风俗渐归于醇厚。

雍正七年,雍正为了教化百姓,还命令在各个乡村设立“乡约”,要求地方详细记录民间“善行”及“过恶”。

同时,雍正要求各地方在民间乡村大力宣讲《圣谕广训》(雍正二年时,在康熙的《圣谕十六条》基础上,重新编纂的道德书籍),必须达到“家喻而户晓”的地步。

不过,雍正虽然竭力宣扬道德,不惜亲自下场参与,但实际效果未必就那么好,即使有效果,也只能管一时,而无法管一世。

如前面所写的河南翟世有拾金不昧的故事,雍正最后是用官位、金钱去鼓励,会产生什么后果?

最关键还是要依靠普世的教育,来实现民众的觉悟和道德观的提升,但在这方面,雍正却不怎么重视。

如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时,广西巡抚奏请在土司聚集区开办学校,以便教化山民,但雍正却予以拒绝,还指责广西巡抚迂腐:

土民愚蠢性成,惟在地方官约束严明,使之畏威感德,庶可收革面革心之效。乃欲以三字经、千字文之类,谓可使之明义理而消凶恶,亦迂阔之甚矣。

雍正是想用官府的权威强行推动道德的改变,却忽视了提高全民素质,其作用只在一时,绝无法永久。

雍正执政时,甚至一度因好几个省的民风达不到他的要求,下旨停止了地方上的乡试、会试,要求地方上改正后,才能恢复考试。

而民风又哪是一时半会能纠正过来的?还不得慢慢教育?又不愿意多开办学校,仅凭地方官吏口头宣讲,能管用多久?

综上所述,雍正在治民一事上,还是相当重视的,拾金不昧都能御赐顶戴,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

不过,他采取的方式不太妥,要改变民风,引导百姓有更高的道德观,还是需要用全面教育的方式,提高百姓素质,这需要长远的布局。

当然,在古代,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毕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说法,在古代统治阶级的心中,还是有相当影响力的。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鄂邑长公主对汉昭帝有养育之恩,为何最后被逼自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刘弗陵,即汉昭帝,他是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的幼子,登基时年仅八岁。其实,不论是从年龄、身份还是能力等方面来看,汉昭帝都不是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但卫子夫与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而死,他的另外几位哥哥也因为种种原因被排除在外,最终年纪最小的刘弗陵,反而成了皇位的唯一继承人。后元二年(前87年),刘弗

  • 三十年不上朝对朝廷没有任何影响,万历帝做出了哪些改变?-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万历皇帝因为宠爱郑贵妃,想立他和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但是这件事遭到了维护“嫡长子制”的大臣们与太后的坚决反对。万历皇帝非常生气,一怒之下,竟然三十年不出宫门。而且“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以至于

  • 靖康之耻宋徽宗被囚禁多年 宋徽宗后半生生活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靖康之难后,囚禁在五国城的宋徽宗,除了生孩子外还干了什么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闰十二月二十五日,宋京城汴梁被金兵攻陷,北宋灭亡。徽宗、钦宗及其皇室宗族、王公大臣、宫女、匠役一万余人被俘北迁。此时,宋徽宗的九子赵构已在南京应天府(

  • 刘邦建立汉朝成为皇帝之后,与父亲刘公的关系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于汉五年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邦当了皇帝以后,非常忌惮那些和他一起打江山的手握兵权的武将们,他接连不断地诛杀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一大帮武将。就算手中没有兵权的文臣,他也很忌惮。以至于萧何要通过“自污”的办法,来消除他的怀疑。而张良干脆

  • 历史上雍正为了改变八旗,在登基之后都做了哪些政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八旗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清朝入关后,八旗权贵及子弟在特权、物资供给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很多好处。江山被人家打下来了,这没什么好说的,抢也好,强行的资源再分配也好,八旗权贵和子弟当然是最大受益者。不过,在入关之后,随着江山稳固,八旗

  • 汉武帝在位55年却打了44年匈奴战争 汉武帝有什么意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汉武帝在位55年,却花44年攻打匈奴,有什么意义?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谥号”是了死后,后来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的评价,商纣王名帝辛,在位期间残忍暴虐,人们就用“纣”取作他的谥号,汉朝汉武帝的谥号是“武”,从这个字就能看出他在位期间尚武,经常对外征讨。用

  • 三国时期魏延除了斩杀王双之外,还有过什么战绩?-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魏延是三国蜀汉名将,武艺高强,是蜀汉后期的一哥,武力不在张郃之下,魏延曾斩杀魏国大将王双,除了斩杀王双,魏延还生擒了一位大将,这位大将能在黄忠面前坚持十几个回合,还和魏延三十合战平,这位大将是谁呢?魏延斩杀的王双,实力不低。在

  • 古代选妃不都是选美人吗 清朝妃子为何都很丑-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对清朝的妃子很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古代到现代,人们对于“美”的看法,一直在随着时代而改变。比如汉代时以瘦为美,所以涌现出了精通“掌上舞”的赵飞燕;而在唐代,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物质生活改善,当时的人们认为女子身材丰腴,才是最美的,于是杨玉环

  • 汉文帝作为刘邦的儿子,为什么却是汉朝的第五位皇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刘邦是大汉朝的开国皇帝,而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儿子,但他却是大汉朝第五位皇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趣历史小编就带大家捋一捋其中的顺序。首先开国皇帝刘邦死后,吕雉儿子刘盈继位。刘盈命不长,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于是汉朝进入了“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的统治时期。自古以来,凡是被谥号为“少帝”的

  • 陈道止有哪些经历?她是如何培养出一代明君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上,很多贤明的君主或者开国皇帝都有一个贤明的母亲,例如周朝的周室三母,太姜(周文王姬昌的祖母)、太任(周文王姬昌的母亲)、太姒(周武王姬发之母),他们的贤德一直被后世传送,对周朝的影响颇深。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人虽然没有周室三母那么厉害,但她的后世评价却丝毫不差,她就是南朝齐开国君萧道成的母亲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