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趣历史网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80 更新时间:2023/12/7 16:40:56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76岁的李善长,已辞官回乡种地了,朱元璋为何还要灭他全家70余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1371年,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向朱元璋辞官回乡,开始在老家天天忙着刨土种地,不再过问朝堂之事,过起了采菊东篱下的日子。到了1390年,76岁的李善长,突然被朱元璋诛杀全家70余口人。那么,李善长已经激流勇退多年了,为何朱元璋还要斩杀他?李善长究竟在暗中做了什么?

朱元璋和李善长的相遇还得从滁州之战讲起。那时的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不是一个独立的起义军首领,而当时李善长已经是小有名气了,都说他是一位难得的谋略家。元朝末年,各地纷纷起义,起义军首领众多,李善长却一眼就看中了朱元璋,这就是缘分。

公元1353年,朱元璋奉命攻打滁州,碰巧李善长也在滁州城,他便投奔了朱元璋。看着前来投奔的李善长,朱元璋有点儿不敢相信,两人一见如故,就畅谈了起来。

因为听说李善长擅长谋略,朱元璋便问他:“请问先生,这大乱的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安定下来?”李善长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你这是想效仿高祖刘邦。朱元璋虽然没有得到答案,心中却非常高兴,因为有人懂得他心中所想,虽然自己眼下只是郭子兴手下的小将,但是他有远大的抱负。

李善长第一次见到朱元璋就看出来,朱元璋做事十分大度,也不滥杀无辜,还会识别人才。李善长就是看好他身上这些品质,看好他的未来,才义无反顾地投奔了他。

朱元璋得到李善长的认可后,心中就燃起了熊熊烈火,后来他脱离郭子兴,自己出去闯天地。

后来李善长就成了朱元璋的军师,什么重大事务,两人都会一起讨论,在朱元璋建立霸业的过程中,李善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朱元璋没有读过很多书,但头脑聪明,很善于谋划。朱元璋带着大将在前线厮杀,战略后方都是李善长处理,这让朱元璋非常放心。

随着队伍的壮大,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留与不留,都是李善长说了算。朱元璋很相信他的识人能力,李善长挑中的人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过,但是李善长晚年看中的胡惟庸却要了他的命。

因为李善长过人的才能,郭子兴都想挖走他,还给出极好的待遇,可惜李善长对朱元璋忠心耿耿,压根儿就没想过跳槽。李善长对朱元璋表示决心,说自己是绝对不会离开的,朱元璋也无条件地相信他,因为李善长知道朱元璋必定会有一番作为,跟着他是最好的选择。

在此后的大战中,不管是对抗张士诚还是陈友谅,李善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帮朱元璋占领了江南地区,然后向北攻打元朝残余势力。

随后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他大封功臣,立下大功的李善长,朱元璋给足了面子,将他排在六公之首。朱元璋更是当着文武众臣的面儿说,李善长当比汉代萧何,评价相当的高。

虽然李善长没有战功,但他的功劳在朱元璋心中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在赏赐功臣免死金牌的时候,李善长得了两块,这样的待遇就连徐达都没有。

李善长在朝中地位颇高,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不太好,因为晚年的朱元璋疑心非常重,尤其是太子朱标去世以后,李善长因为极高的身份地位,逐渐看不清前途,朱元璋已经是皇帝,他们便是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关系。

李善长却还是和以前一样,和朱元璋称兄道弟,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有些事情自作主张,不会上报皇帝,在朝中很是嚣张,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皇帝呢。

只要朝中大臣有一点儿不顺他的心意,李善长就直接给他贬了,完全没把皇帝放在眼里。李善长位于朝臣之首,没有人敢和他对着干,很多大臣因惧怕他,早早地辞官回乡了。看着这样的李善长,朱元璋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但是心中对其很是不满。实在看不过去了,他会说上两句,告诫嚣张胡为的李善长,要收收自己的性子,千万不要胡来,不然呢,将会引火烧身。

跟在朱元璋身边多年的李善长,一下就听出了其中的深意,他明白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朱元璋给的,但他还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朱元璋离不开她,要靠他治理朝政,就算自己嚣张,皇上也会顾及昔日之情。

但是李善长没有看清朱元璋的真面目,后期的朱元璋对权大的功臣都充满了怀疑,他是为了维护打下的江山不落入他人之手。就算是跟随他多年的李善长,杀起来也毫不手软。

李善长也观察到了朱元璋的异样,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公元1371年,他向朱元璋辞官回乡,以此来表示自己不是个贪恋权势的臣子。李善长本想试试,没打算真的辞官回乡,还以为朱元璋会挽留他,但没想到的是,朱元璋立马就答应了。

这一下不辞官都不行了,也不好舔着脸说自己后悔了,这样做只会让朱元璋猜忌。于是李善长就回到了家乡,开始挖地种田。

虽然人在乡野,但李善长的心依然在朝堂上。之后,他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举荐信,想推荐胡惟庸做右丞相。为何会推荐他呢?因为他们是同乡,况且胡惟庸的确是位有才能的人,最主要的是,胡惟庸和李善长关系非常好。

胡惟庸还尊李善长为师,他能够得到李善长的照顾,是因为胡惟庸很会讨好人,李善长就吃这一套,胡惟庸马屁拍得越响,这李善长就越高兴,胡惟庸也就接着这根高枝往上爬。李善长辞官回乡了,为何还能帮助胡惟庸?

因为他在朝中的权势还在,为了能和李善长的关系更近一点儿,胡惟庸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弟弟的儿子,李善长也因此竭尽全力帮助他。

不久,胡惟庸就被升到了左丞相,接替李善长成为百官之首。他登上高位就败露了自己的本性,在朝中结党营私,还十分嚣张,处理重要朝政之事不会告诉朱元璋,和当初的李善长有得一拼。

朝中官员上书不利于胡惟庸的折子直接就被扣下,不仅如此,胡惟庸还接受朝中官员的贿赂。因为有人撑腰,胡惟庸在朝中胡作非为,很多官员对其非常不满,但对他无可奈何。

胡惟庸认为,朱元璋什么都不知道,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有锦衣卫,朱元璋对胡惟庸做的那些事儿,心知肚明,不动手处置他,不是因为忌惮胡惟庸,也不是他能力有多强。朱元璋是再等,等胡惟庸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将其连根拔起。公元1379年,胡惟庸因进贡一事被捕入狱,朱元璋纵容他六年,终于对其下手。

胡惟庸入狱后,朝中官员接连举发他的罪。一年之后,朱元璋下令诛杀了胡惟庸,和他有关的党羽一个也没有幸免。在老家的李善长得知胡惟庸被斩的消息后,心中很是害怕,因为辞官回乡六年,他们一直有书信往来,要是朱元璋彻查,自己肯定也是死路一条了。

可奇怪的是,李善长等了很久也没等到朱元璋处置他,他还是在家乡继续养老,和胡惟庸是亲家的弟弟被流放。也许朱元璋不会处置李善长,只念在昔日的情分上,如果李善长从此安分下去,朱元璋应该不会杀他。

可惜,李善长做了一件糊涂事儿,此事还是朱元璋最忌惮的事情。也许是李善长无心之举,却让自己人头落地。在他76岁那年,李善长不知怎的想修缮一下自己乡下的房子,他不找修补房子的小工,却向大将汤和要300名士兵。

汤和借给他后,就报告给了朱元璋。此事让朱元璋很是忌惮,不管李善长借兵来干什么,他触犯了朱元璋的大忌,朱元璋因此非常生气。李善长得知后,写了一封信给朱元璋,还希望他放了自己的亲信丁斌。

这让朱元璋更生气了,竟然想用一封信让我放过你们,简直是痴心妄想。为了名正言顺的处置李善长,他命人严审丁斌,丁斌为了自保,竟然出卖了李善长,当年胡惟庸想拉他谋反的事情被抖了出来,虽然李善长没有答应,可是他犯了隐瞒大罪,这就是变相谋反。

尽管李善长有两张免死铁券,但也无济于事了,年老的李善长被朱元璋诛杀全家,李善长没想到自己还是走到了这一步。要怪只能怪李善长自己,不知道谨慎过日子,都辞官回乡种地了,还要将手伸到朝廷上。

朱元璋执政后期,曾经立下大功的臣子,都夹着尾巴做人做事儿,汤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得到了善终。

李善长能谋善断,深刻体会“鸟尽弓藏”的道理,也知道激流勇退,可就是恋恋不舍人世间的权与钱,最终落得个全家70余口被杀的下场。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和珅一共有四个子女 和珅的后代又是什么结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对和珅有后代吗?和珅的后代结局是怎样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膝下共有四个儿女,但两个儿子当中的次子早早就夭折了,只剩下长子丰绅殷德。说起这个丰绅殷德,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他是乾隆皇帝的女婿,他的妻子就是乾隆帝最宠爱的小女儿和孝固伦公主,也就是十公主。和孝固伦公主

  • 历史上的和珅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对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京什刹海地区曾经是王府集中之地,前海西街就坐落着堪称中国第一豪宅的恭王府。这座宏伟无比的院落占地面积约为61120平方米,里里外外皆使用最好的金丝楠木作为装饰。尽管这些极其珍贵的金丝楠木主要是用于衔接,但如

  • 李自成的三个妻子两个出轨 她们的结局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后院常起火的李自成,为何三任妻子两个都出轨,她们结局又是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到明末历史,李自成可以说是个绕不开的人物,然而一直以来更多集中于李自成和他的大顺政权,而对于其妻妾的讨论却相对较少。之所以如此,主要源于官方史料对于这些女子的记

  • 赵光义在继承赵匡胤的皇位后 赵光义是怎么对待皇嫂和侄子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对赵光义继位之后,为何对皇嫂和两个侄子如此冷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太宗即位之事本就迷雾重重,自古以来争议极多,真相已经无从得知。那么赵光义继位之后为何对兄嫂和两位侄子如此冷淡呢?赵光义继位之后,兄嫂宋皇后被冷落于东宫,八年后郁郁而终。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芳因

  • 邯郸之战白起要是指挥战斗的话 白起能够打赢赵国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邯郸之战,如果白起服从命令亲自指挥,能否打赢此战灭亡赵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秦赵长平之战,武安君白起大破赵军后,便想乘胜追击,围攻邯郸,但由于赵国割六城求和,加上秦相范雎促成此事,最终秦昭襄王选择罢兵停战。不过赵国违约迟迟不肯割让城池,于次年,秦

  • 顺治作为皇帝为何只活到24岁 顺治为何如此短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顺治帝为何只活了24岁,看看他的生活状态,能活24岁已是奇迹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常来说,一个人的寿命,大多是和周遭的环境因素密不可分的。如果物质条件优越,生活安稳幸福,大概率人的寿命会很长。可是符合这些条件的一个职业——皇帝,却大多活得不长,除了因为

  •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继位 之后他是怎么对待嫂子和侄子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死后,弟弟赵光义继位,他对留下来的嫂子跟侄子怎么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继位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三弟赵光义。据正史记载,赵光义的继位合法性来源于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生母)主持的"金匮之盟",按照这份协议,赵匡胤去世后,

  • 吴起临死亲最后一计是什么 吴起为什么要拉着贵族陪葬-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对吴起临终一计为何令人赞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当吴起趴在了楚悼王的身上时,他也是打算搏一把。搏什么呢?他就搏这帮楚国的旧贵族不敢对楚悼王的尸体下手,结果他搏输了。吴起是万万没想到啊,他的改革已经把这帮旧贵族给搞疯了,明知道楚国有“丽兵于王尸者夷三族”的法令(丽兵就

  • 和珅府邸到底有多奢侈 看看前面的那根柱子就知道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和珅曾住的房子有多奢侈?为何一根柱子值30亿,有何特殊之处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这句话并不夸张,这座王府的价值一般人难以想象,仅仅是其中的一根柱子就价值三十亿,而这座府邸的主人我们也很熟悉,那就是清朝历史上的著名贪官和珅。乾隆年间

  • 古代做侍卫是一等一的功夫高手 做御前侍卫到底有多难-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要成为御前侍卫有多难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俗话说:古代皇宫中的男人只有两种半,一种是皇帝本人,一种是宫廷侍卫,剩下半个就是太监。而宫廷侍卫主要负责的是宫禁安全,平时主要职责是看守宫门、巡逻宫禁等,他们直接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这么重要的岗位,各朝各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