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御医医术那么厉害 御医为何大多数病症都治不好-趣历史网

古代御医医术那么厉害 御医为何大多数病症都治不好-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07 更新时间:2023/12/19 8:36:14

对古代御医的医术非常高超,为什么宫廷里的病症多数治不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一些宫斗剧中,常常离不开一个场景,买通某位御医要了某人的命。

其实,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后宫是什么地方,这些御医们平日里都是小心翼翼,哪敢随便下药。由于,御医服务的是皇家,医学水平很是高超,但是,接触人的身份却限制了他们的发挥和想象,使得宫廷御医出名的人不多。

既然是给皇家看病,那待遇应该不差了?

但事实上,御医的待遇还不如太监。雍正年间的医士,每个月公费饭银1两5钱以及9斗米。到了光绪年间,医士依旧是1两5钱,院判和七品御医是2两2钱,院使稍高是3两。而太监呢?普通太监一个月则是2两。

别瞧着工资不高,想进太医院的人可不少,当然还得考试。他们中有民间医生,还有通晓医理的文人。后来,成为清廷御用药房供货商的同仁堂,其创始人就在太医院任职过。不过,是做吏目,薪酬和医士一样,使同仁堂服务了清廷188年。

其实,和现在执业资格考试一样,那些医士或者医生们先得学习,再参加考试。在太医院的教习厅,一学就是六年。可见,皇家对于自身的健康,不是一般的重视,且对考试成绩的要求很是严格,基本都是一次性决定的。

不过,大概是受了科举的影响,这些准医生们得会写文章,关于仁者、智者之类的话题,还要求字写得漂亮。其实,对字有要求,倒也不过分,因为,医生是要写药方的,至少要写得工整。

这种培养制度的好处显而易见,保证“后继有人”,而且,人才不易流失。再者,每次都是择优录取,保证了御医的整体水平。不过,毕竟是在皇宫屋檐下当差,病人不是皇帝就是其他贵人,稍有差池,那可是掉脑袋的事。

来看一个明朝御医的故事。

戴思恭是一代神医,后被朱家征用,他的厉害处就是用药“立竿见影”。其实,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药和西药相比,见效慢。但也得分病症,很多慢性病,不是需要终身服药么。有些只要对症了,也就我对药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比如:“打虫”。

一次,朱棣患瘕,也就是肚子里有寄生虫。于是,朱元璋派戴思恭去瞧瞧,他将之前开的药方一看,没什么问题,怎么能没效果呢?随后,戴思恭问了朱棣一个问题,平日喜欢吃什么,得到的答案是“生芹菜”,他顿时就明白了。

之后,朱棣服了一剂药,虫被打出了,“皆细蝗也”。当然,并非所有的病人都能治愈,这边朱棣治好了,那边朱榈却病了。虽然,一开始朱榈被治愈,但很快却病发了,这一次很严重,人直接就没了。朱元璋大怒,将所有给看过病的医生都给抓了。

然而,戴思恭一点都不怕,他坦言:朱榈已经病入膏肓,表面虽好了,可一旦复发,就没法治了,意思是这种结果是必然的。

后来,戴思恭虽没事,但朱元璋并没有轻饶其他医生。

其实,给皇家看病,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一个团队。

《明史·职官志》记载的很是详细,当然,最终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个人误诊而导致不可挽回的过错。所以,执行“会诊”方式,组成人员有院使、御医和内臣,开完药方后,还得共同抓药,共同煎药,再共同尝药,这是为了避免其中有人使坏。

更重要的是,这些都会记录在册。所以,明清后宫的御医们,很难展示自己的才学,大家都是以“保”为主,几乎没人敢用猛药。以至于,在这种氛围中,只会培养出中规中矩的医生,不会有任何创新。

虽然,医生这一块管理很严格,但药库基本是外包,交给药商去采办。不过,药材的炮制倒是不会假以他人之手的,都是内药房的医生自己动手。到了清代,这个药房的名类多了很多,除了御药房,还有寿药房,内、外药房,连乾清宫都设了药房。

这些药房兼具药材储备、煎药和配制等职能。

既然,御医的待遇不如太监,自己干一辈子也成不了名医,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太医院?

因为,只要不出错,这份工作基本是长期的。再说,御医也有机会“外派”,皇帝会让他们给一些重臣瞧病,如《红楼梦》中的太医。而这些大户人家,怎么也不会亏待他们。不过,更多的医者投身于医学,真的是为了那份研究。

也许,可能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故,解剖学很长一段时间未能在中国发展,名医王清任只能在夜间通过解剖死囚犯,了解人体的生理构造,最终,完成了《医林改错》,这是中国首部解剖学著作。之后,在此基础上,唐宗海著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这是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

试想,先人们在那样的环境中敢于探究,可在今天这么开放的一个时代,难道不该再有些什么作为吗?

参考资料:

【《明史纪事本末》、《明史·职官志》、《清史稿·职官志》】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轻功既然那么厉害 现在为什么失传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你真的了解古代的轻功那么厉害,怎么到现在却失传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起我国的国粹,大家知道的肯定有书法、京剧、茶道、中医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被大家忽略却又经常看到的中国功夫,这可是我国名扬海外的金字招牌之一,曾经有多少外国人畏惧中国功夫,不敢随便欺负中华儿女,又有多少人渴望学习一些

  • 春秋中后期和战国初期发生了什么 期间为何会出现一大堆军事家-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在春秋中后期和战国初期,为什么会出现一大堆军事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春秋前期,虽然各种战争打得也很激烈,但我们似乎没听说过什么兵家的名字。可是从吴越争霸到七雄并立,先后出现了孙武、孙膑、吴起之类的军事家,后面更是有了“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

  • 老古话说的 “家中五不放,放了财不旺”是什么意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有许多传统习俗以及老祖宗们的经验总结。那么老古话说的“家中五不放,放了财不旺”是什么意思?具体指的是哪“五不放”呢?传统的中国四合院,不仅房屋装修得对称,就连屋内摆放的物件,无一不讲究着对称。屋中摆放绿色植物,不仅增添了更加动人的景观,更是增加了无限的勃勃生机。这里说的

  • 红楼梦中贾母喜欢林黛玉,为什么没有赏林黛玉东西?-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

  • 薛仁贵征东第16回:尉迟恭囚解建都,薛仁贵打猎遇帅-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仁贵征东第15回:汗马城黑夜鏖兵,凤凰山老将被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仁贵征东第14回:薛礼三箭定天山,番将惊走凤凰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仁贵征东第13回:金沙滩鞭打怪兽,思乡岭庆红认弟-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仁贵征东第12回:小将军献平辽论,瞒天计贞观过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红楼梦》李纨面对带着讽刺之意的花名签时,为什么反而欣喜?-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的李纨是个苦命人,刚步入婚姻没多久后,她的丈夫却去世了。空有年轻的容貌和活力,却不得不活成麻木的空灵者。后来面对带着讽刺之意的花名签时,为什么反而欣喜?书中第六十三回,贾宝玉生日这一天,因为贾母、王夫人等都进宫替老太妃守孝了,所以贾宝玉这一次的生日,过得与众不同。白天的时候,由贾探春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