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乾隆上位之后 乾隆为什么要给多尔衮平反-趣历史网

乾隆上位之后 乾隆为什么要给多尔衮平反-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61 更新时间:2023/12/26 8:42:19

乾隆当朝,为何一定要为多尔衮平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当多尔衮死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被清算了,最终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在顺治十二年的时候,皇帝曾经下诏求言,当时的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一等精奇尼哈番许尔安二人上书历数多尔衮的功劳,希望能够为他平反冤案,恢复他的爵位。

结果被济尔哈朗等人驳回,他们两个人也因此被流放于宁古塔。在此之后的一百多年时间中,再也没有人敢提及多尔衮的事情了。然而在乾隆三十八年的时候,弘历就曾经下过诏书:他认为睿亲王多尔衮虽然在当时被定罪除封,但是念及到他所立下的定鼎之功。

于是不忍心让他的坟茔继续荒芜下去,于是下令由内务府进行了重新休整,并且命令他的近枝王公们按时进行祭扫。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乾隆就已经有了为多尔衮平反的想法了。每当看到乾隆帝在提到多尔衮时候的一句话,总是会让人感动到落泪。

要说这样的一个人会谋反?谁又能相信呢。首先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乾隆在为多尔衮进行平反的时候是怎么说的,他说:睿亲王多尔衮扫荡贼氛,肃清宫禁。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很多人会说,乾隆帝在当时是为了恢复其满族的统治,也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而编造的理由而已。

但是,我们通过乾隆本人的性格,以及他在为多尔衮平反时候所说出来的话来看的话,并没有如此深奥复杂的含义在里面。乾隆承认了多尔衮的功绩。可以说多尔衮是在乾隆帝的洗白风中才得以平反的,并且这股风还吹了很多年,这就非常符合乾隆那种特立独行的性格特点。

虽然当时的多尔衮擅作威福,的确是有论罪之处,但是他作为当时满清入关的最大功臣,当那些皇族子孙们在翻看这段历史的时候,却发现这样一名大清的开国功臣连死都不得安生,实在也有点说不过去,满清在当时能够顺利地入主中原,多尔衮可以说居功至伟。

如果是从这一点来说的话,多尔衮是无论如何都没法被历史所忽略的,更何况多尔衮在当时被论罪的时候,也确实是有遭到各派系的打击报复的嫌疑。言过其实之处在于,前几任拍死了一片,而我则是以仁义治国,捧起一群,这功绩也是没谁了。

清廷之所以能够顺利入关,可以说就是多尔衮的功劳,清廷得以定都北京,同样也是多尔衮的功劳。清廷在皇太极身死之后,一度陷入了权力争斗的漩涡,在这个时候又是多尔衮主动放弃了梦寐以求的皇位,用这样的方式才换取了各方势力的退步,从而避免了大清的分裂。

甚至说当时的顺治皇帝也是因为沾了多尔衮的光,才得以登上了皇位。如果当时没有顺治的话,哪里会有后来的康熙雍正呢?也就更没有强盛的大清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尔衮励精图治的体现,所以说,我们可以把多尔衮和皇太极俩人并列认为是大清王朝的奠基人。

对于乾隆皇帝来说,过去所存在的那些矛盾到现在基本已经不存在了,那么,摆脱当年因为矛盾而遗留的问题所造成的束缚,也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乾隆通过给多尔衮等人平反这一举动,给予了他们以及后人尊崇和荣誉。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乾隆皇帝又在乾隆51年的时候取消了议政大臣的职名,已经彻底地终结了八王议政的时代。一方面,乾隆要给袁崇焕等人进行翻案,并且给予他们推崇。另外一方面,乾隆王朝的文字狱又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用虚名收得人心,再用实招巩固自己的统治。这大概就是乾隆皇帝的帝王之术吧。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老子”怕儿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刘备,曹操,孙权割据一方,实力不相上下,谁也无法用武力征服谁。就在大家好奇天下最终会落于谁之手时,谁也想不到司马家横空出世。难怪别人调侃,三国里

  • 袁术当初的地盘那么小 袁术是怎么做到最强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对袁术的地盘很小,为何能兵多将广做到最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术是三国里面最被低估的地方势力,在许多影视剧里,他往往被描述成弱势无能的草包形象。但真实的袁术可是很强大的,最巅峰时他甚至可以拳打曹操脚踩孙权。只不过后来他做错了一件事,遭到了各路诸侯群起而攻之,最终走

  • 孙权当初多次北伐中原 最后为什么没有效果存在-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时期,孙权同样多次北伐中原,为何没有效果?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公元228年开始,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其中,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时斩杀了曹魏将领王双,第三次北伐时夺取曹魏的武都、阴平二郡。至于第四次和第五次,则是迫使司马懿只能坚守不出。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吴的孙权也曾多次进

  • 苏麻喇姑死后,她的下葬规模为何如此隆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苏麻喇姑,清朝孝庄文皇后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苏麻喇姑是清王朝一个出身低微的侍女,她去世的时候,康熙以嫔级待遇厚葬了她。那么,她是否嫁人了,为何康熙会给她这样的礼遇呢?康熙晚年曾说:“世祖章皇帝(顺治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

  • 秦惠王为何要杀商鞅?事后为何没人替他平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商鞅,法家代表人物,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国因为实施“商鞅变法”,获得了巨大的红利。后来,秦孝公去世后,秦惠王却开始清算商鞅。商鞅走投无路之下,被逼造反,结果兵败被杀。商鞅被杀后,秦惠王还对商鞅的尸体处以车裂之刑。秦惠王虽然对商鞅处以极刑,但是

  • 古代任命官员要走怎样的流程?真的一道圣旨解决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我们经常能在古装影视作品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太监带着皇帝的圣旨而来,大喊一声:“某某接旨!”然后所有接旨的人必须跪伏在地,太监展开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加封某某为某某官。钦此!”最后,接旨的人叩头,“谢主隆恩”。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古代任命一位官员需要走哪些流程呢?感兴趣的读

  • 仁寿宫变是怎么回事?隋文帝死前发生了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很多资料已经无法找寻,因此历史上有很多事情扑朔迷离,至今没有定论。我们只能根据已有的史料进行推测,例如发生于仁寿四年的仁寿宫变,隋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已经成了难解的谜团。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在仁寿宫避暑,身患重病,感到大限将至,就将太子招至大宝殿与自己同住,同时丞相杨素、兵

  • 李元吉为什么选择帮助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李元吉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弟弟,面对2个哥哥争夺皇位,他为什么选择帮助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呢?难道他看不出来李世民比李建成更有治国的能力吗?这个事情我们要详细的分析一下。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李元吉是真心力挺李建成的吗?历史中记载,李世民带长孙无忌等人设下伏兵的时候,“张婕妤窃知世民表意,驰语建成

  • 萧淑妃如此受宠,为什么还是败给了武则天?-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萧淑妃(?~655年),名字不详,南兰陵郡人,唐高宗李治妃嫔。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萧淑妃被做成人彘这件事,历史上是有争议的。不过有一点确认无疑,那就是萧淑妃确实是败给了武则天,而且下场很惨。而萧淑妃之所以败给武则天,主要是因为她当时和皇后内斗得太厉害,给了武则天可乘之机

  • 武则天有几个儿子?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武曌[zhào],即武则天,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武则天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弘,英年早逝;次子李贤,后来被武则天给逼死了;三子李贤,两度为帝,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