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时期关羽最后丢失荆州,到底是因为什么?-趣历史网

三国时期关羽最后丢失荆州,到底是因为什么?-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879 更新时间:2024/1/19 4:22:50

我们都听过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典故,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关羽从南郡出师征讨襄、樊,打得曹仁龟缩在樊城,后又水淹七军,一度威震华夏。

当年末,为攻取南郡已经筹备了两年之久的孙权,接受了曹操的邀请,答应共击关羽。

随即,孙权以吕蒙陆逊为将,分兵两路偷袭关羽镇守的荆州各郡,吕蒙一路攻伐南郡,陆逊一路断关羽归蜀之路。

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骗过关羽沿江设立的烽火台,悄无声息地杀到南郡。

关羽所部猝不及防,镇守江陵的糜芳、镇守公安的傅士仁不战而降东吴,吕蒙、陆逊尽收关羽镇守的荆州各郡。

之后,得知荆州丢失的关羽所部溃散(将士家眷都落入东吴之手),关羽无力应对,只能亡奔蜀中,于临沮被东吴将领俘杀。

以上简述,即为关羽“大意失荆州”。

不过,从《三国志》中记载的吴军取荆州的过程来看,我觉得关羽不是“大意失荆州”,而是“骄狂失荆州”。

关羽出兵北伐襄、樊前,肯定是会想到东吴可能进行的偷袭的,这从他沿江安排监视东吴的眼线,就能看出来。

既然有监视东吴的行为,就不存在大意了,他是有防备之心以及行为的,无非是吕蒙技高一筹罢了。

而且,关羽北伐襄、樊,因为一直没有打下这两座城池,所以,他走得并不远,是能很快回援南郡的,即使是在曹军的干扰和追击中。

只要他人回到南郡,进入到江陵或公安的任何一座城池中,就有极大可能坚持到蜀中派出援兵。

关键就在于,江陵和公安的不战而降,让关羽以及刘备、诸葛亮丧失了挽救局势的可能。

如果江陵和公安不投降,吴军能否拿下南郡?在我看来,很难,至少在关羽回师之前,是打不下来的。

因为从东吴的战绩来看,他们的攻坚能力真的很差,江陵和公安都是大城,特别是江陵,是南郡郡治所在,防御体系应该是很强的,东吴军队未必就能打得下来。

先举几个东吴攻坚的战例。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曾三次出兵攻打荆州的江夏郡。

但在江夏守将黄祖的顽强抵抗下,孙权指挥的东吴军队,在这五年中,也只攻取了江夏的一部分,没能全取江夏。

赤壁之战后,周瑜程普联手攻打曹仁镇守的南郡,刚开始还有刘备所部一起攻打,后来刘备撤了,跑去荆南抢地盘去了。

周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还是因为曹仁主动放弃南郡,后撤至襄、樊,才勉强拿下南郡,周瑜还在南郡城下受过重伤。

孙权一生,曾五次亲征合肥,每次都号称有十万大军,其中有多次发生过攻城战,但无一次成功过,且每次合肥城中的守军都不过数千。

由上述战例看,打赢过“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石亭之战”这样重大战役的东吴军队,攻坚能力真的很差。

当然,这也非东吴一家的问题,诸葛亮北伐时,不也拿小小的陈仓毫无办法?

三国时期,因攻城器械的落后,攻城战相当难打,魏、蜀、吴都一样。

总的来说就是,如果东吴军队强攻江陵或公安的话,没几个月时间是很难拿下来的,有这么长时间缓冲,关羽爬也爬回去了。

但江陵和公安都是不战而降,这两座城的守将在刘备集团中,都不是普通人,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之一,傅士仁更是早在刘备从家乡起兵时,就跟随的元老亲信。

这样的两位刘备集团的元老,却不战而降东吴,实在是让人意外,当然,在史书的记载中,也不意外,他们都是因关羽的骄狂投降东吴。

《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

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

这上面的记载很符合关羽的性格,《三国志》中说关羽:“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

估计除了刘备、张飞等极少数人,关羽对谁都是如对糜芳、傅士仁一样的态度。

也就是说,以关羽的性格,是做不好团结工作的,对内和对外都一样,他看孙权这一方诸侯都如看犬。

关羽对糜芳、傅士仁讲“还当治之”,也是有可能真进行的,因为关羽手上有刘备授予的“假节钺”之权。

特别是当前方战事不利时,曹魏大将徐晃出援樊城后,关羽就开始吃败仗了,关羽很有可能因北伐失利,让糜芳、傅士仁来背锅。

也因此,糜芳、傅士仁才会被东吴的说客说服,不战而降东吴,拱手把江陵和公安这两座坚城相送。

江陵和公安一丢,关羽在南郡就没有落脚之处了,特别是军中将士的家眷全部落到东吴手中,军心也没了,根本无法再战。

于是,关羽“骄狂失荆州”。

东吴偷袭荆州,“偷袭”并非是胜负手,关羽的“大意”也不是,“骄狂”导致的糜芳和傅士仁不战而降,才是关羽丢失荆州的关键。

糜芳、傅士仁不投降,坚决抵抗,坚持到关羽回师,即使曹魏和东吴联手,也未必就能打下南郡。

只要短时间打不下来南郡,蜀中或靠近荆州的其余军队,就有出兵援救的时间。

关羽攻襄、樊,在东三郡(房陵,上庸和西城)的刘封可以拒绝出兵,可要是关羽被包围在南郡,刘封是一定会出兵相救的。

加上张飞就在阆中,能很快出江州攻陆逊(当时陆逊打到夷陵了,就是防止蜀中出兵救关羽),双方只要接战了,一切都有可能。

刘备集团要想援助荆州,缺少的就是时间,这个时间只有江陵或公安的顽强防守能获得。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李密: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一字法主,祖籍辽东襄平,京兆长安人,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其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后杀瓦岗军旧主翟让成为瓦岗寨主,引发内部不稳,被隋

  •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坚持了近30年 刘禅能力有那么强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在诸葛亮去世后能存续三十年是因为刘禅不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蜀汉是东汉末年由刘备建立政权,虽然自诩为汉室正统。但他实际上却是三国之中最弱的一方,曹魏坐拥江北十余州,孙吴也有江南三州。蜀汉之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没有资格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存在

  • 后世是如何评价单雄信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单雄信(?—621年),曹州济阴县人,隋末唐初时期的猛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骁勇矫捷,善用马槊。勇武过人,号称“飞将”。交好同郡徐世勣,誓同生死。隋朝末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授左武候大将军,参加偃师之战。兵败归降王世充,授大将军。对抗唐军进攻,险些杀害秦王李

  •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大军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对长平之战,白起是如何做到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将士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长平之战中,虽然赵国前后投入了四十五万兵力,但秦将白起分割包围赵军后,赵军兵力已经不足四十五万,当然秦军也有一定伤亡,因此武安君白起实际坑杀的赵军并没有四十多万。在长平之战前期的对峙消耗战中,秦

  • 寿梦让皇位兄终弟及,造成了什么影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寿梦,吴国第十九位国君。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春秋时期小国林立一派乱象,周部落的太子泰伯为了父愿,和弟弟仲雍上演了一出“千里奔吴”的历史大剧,在无锡的梅里建立了句吴小国,也就是后来古吴国的前身。句吴在泰伯的领导下与世无争,一直安稳于勤耕劳作之中,虽然谈不上强

  • 陈平生前说自己的阴谋会殃及子孙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对陈平生前为什么感叹自己的阴谋会殃及子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179年,陈平的人生在这一年永远的定格。陈平生前,却说了一番引人遐思的话,他称自己犯下了道家禁忌,阴谋使用过多,担心会祸及子孙。始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以吾多阴祸也。”——《史记》陈平

  • 岳飞含冤屈辱而死,为什么他的岳家军不去救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岳飞手握兵权,又有威望,为什么被奸臣秦桧冤枉之后,他的岳家军不去替他鸣冤、试图解救呢?其实当时为岳武穆伸冤的人很多,不只是岳家军。但是秦桧实在是太老奸巨猾了,把一切出路都堵死了。为什么小编会说一切出路都被堵死了呢?因为这个时候和岳飞一起被杀的,有他的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这些可不是普通人,是高级将领

  • 明初期满朝文武贪污的最厉害的官员是谁?详解刘观结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明朝初期对贪官污吏抓的最严,因为开国皇帝朱元璋生平最恨的就是贪官,那么满朝文武贪污的最厉害的官员是谁呢?他就是明初刑部尚书刘观。刘观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文臣,出生在雄县,于洪武十八年的时候,成功通过进士及第,被授予太谷县丞,经过一段时间的尽忠职守后,便被提拔为监察御史,后又转为左佥都御史。在

  • 朱棣谋反成功后杀光了建文忠臣,为什么独独放过了董伦?-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朱棣谋反成功后杀光了建文忠臣,为什么独独放过了董伦?这是因为董伦命好,他当时已经是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家了,杀了也没什么意义。董伦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官员,出生在东昌恩县董家堂村,也就是现在的武城县武城镇蒋王庄人。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儒士,早年间躲在深山老林里,穿着粗布衣,胸怀济世之志,生活好不惬

  • 督课农业兴办学校的明朝官员仪智,最后是什么结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督课农业兴办学校的明朝官员仪智,最后是什么结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仪智是明朝初年的一个知名官员,出生在高密,在洪武末年的时候,以一个德高望重老儒的身份,被朝廷授予其去高密老家当一个小小的训导,不久后又被迁往莘县当教谕。表现一向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