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郑国为何要修建郑国渠?有何目的-趣历史网

郑国为何要修建郑国渠?有何目的-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26 更新时间:2023/12/18 21:52:15

郑国,周朝姬姓诸侯国。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郑国渠是战国末期秦国在关中平原修筑的一条水渠,沟通渭河流域的泾河与洛河,全长300多里,灌溉农田4万多顷,使得关中平原变成沃野,极大提升了秦国的实力,加速了秦灭六国的进程。但郑国渠原来是韩国疲秦的计谋,想要阻止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没想到适得其反,那么这具体是怎么回事

一,战国末期局势

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实力大增,不断东出讨伐六国,蚕食六国疆土,逐渐成为战国后期最为强大的诸侯。韩国则处于魏国、秦国、楚国三个大国之间,实力弱小,发展空间有限,成为战国七雄中最为弱小的诸侯,不得不在秦、楚、魏之间左右摇摆,以求生存。韩国为了在七国之中立足,一会服从秦国的连横之策对付其他五国,一会又与五国合纵,共同对抗秦国。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大举伐韩,韩国畏惧,向秦国献出上党郡求和。上党郡守冯亭拒绝降秦,投靠赵国,以使韩赵联合,共同抗秦。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国在长平之战大败赵国,使得六国再也无力阻止秦国东出,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格局。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秦军攻占洛阳,俘虏周赧王,自此秦昭襄王取代周天子,成为事实上的天下共主。

二,韩国阻秦妙计

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闲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馀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闲,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

韩桓惠王在长平之战时作壁上观,以希望秦赵两败俱伤,赵国能阻止秦国东出,没想到赵国惨败,无力再对抗秦国,使得秦国不仅没有停止东出,反而继续蚕食六国。韩桓惠王面对秦国的巨大威胁,寝食不安,日日思索对付秦国的妙计。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庄襄王病逝,子嬴政即位,相国吕不韦辅政。韩桓惠王听闻吕不韦权倾朝野,为了巩固权势,必然要做出一番政绩,于是决定派水工郑国出使秦国,让秦国大力修建水利工程,无力东出。

郑国到达秦国,获得吕不韦信任,趁机劝他修筑一条连接泾水与洛水的水渠,以灌溉农田,促进农业发展。吕不韦听了以后,觉得郑国的建议合理,可以使泾水与洛水之间数万顷盐碱地变成良田,为秦国储备大量的粮食,以利于秦国东出的后勤补给,于是命令郑国勘察泾水与洛水之间的水文地理,负责修建水渠。

三,秦国修建郑国渠

秦王政元年(前246年),吕不韦调集大量人力物力给郑国,修建水渠。郑国命人挖通泾水与洛水之间的山谷,将泾水引往洛水,以灌溉沿岸的四万顷田地。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嬴政发觉郑国修建水渠是为了耗费秦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无暇东出,使韩国得以苟延残喘,于是大怒,下令处死郑国。驱逐六国人士。

郑国在嬴政面前辩解,称修渠固然耗费了秦国的大量资源,但从长远来看,关中平原的数万顷盐碱地变成良田,对秦国的长远发展有巨大好处。嬴政听了郑国的建议,于是下令赦免郑国,命他继续修建水渠。李斯也上书称六国人才对秦国发展贡献巨大,于是嬴政停止驱逐六国人士,继续吸纳六国人才。

四,适得其反

嬴政赦免郑国后不久,水渠修建完成,命名为“郑国渠”。郑国渠东起泾水的中山,西到洛水的瓠口,长300多里,灌溉土地四万多顷,使郑国渠两岸的盐碱土地变成良田,年年丰收,不再受旱涝灾害的巨大影响,更使秦国的实力大为增强,为秦灭六国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王政派内史腾攻韩,韩王安投降,韩国灭亡,成为六国中第一个灭亡的诸侯。

总的来说郑国渠本是韩国延缓秦国东扩的妙计,短其内耗费秦国的大量国力,无暇东顾,使得韩国多延续了十余年。但郑国渠建成后极大提升秦国的实力,弱小的韩国成为秦国最先灭亡的目标,加速了韩国的灭亡。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萧梁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朝代?最后是如何灭亡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南朝梁是由雍州刺史萧衍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梁是南朝的第三个皇朝,与萧齐皇室同宗,都是萧何的后人。那么萧梁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萧衍篡齐萧衍是萧齐皇室的远房本家,早年为萧齐效力,深受堂兄齐明帝萧鸾重用。永泰元年(498

  • 南北朝时期的陈朝是个什么样的朝代?最后是如何灭亡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陈朝,又称南陈或南朝陈,是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陈朝是南北朝中实力最弱的皇朝,与北周、北齐隔长江对峙,最后被隋朝消灭。那么陈朝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陈霸先征讨侯景大同七年(541年),李贲起兵反抗萧梁,占据交州。萧梁派陈霸先平乱,他多次击败李贲叛军,安定交州,

  • 在二十八星宿中,玄武代表的是什么方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想知道在二十八星宿中,玄武代表的是什么方位吗?其实玄武是由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组成。玄武又相传本身是北海一只大龟,此龟曾经被当作柱子支撑整个蓬莱仙山,因其灵性深觉,历经多年的听道闻道,终于修得正果。北方七宿,是指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分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

  • 在二十八星宿中,白虎代表的是什么方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在二十八星宿中,白虎代表的是什么方位?其实白虎是代表西方的神兽,由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组成,其连接的形体似虎,凶猛无比,因此成为尊贵的象征,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西方七宿是古代中国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包括奎,娄,胃,昴,毕,参,觜。共有五十四个星座,七

  • 丙吉是什么样的人?他与刘询之间有何故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好人有好报。这是告诉我们,良心好的人一定会有好报。西汉的丙吉就是这样的人。丙吉,一作邴吉,字少卿。鲁国人。早年间丙吉就研究学习法律,从刚开始起步的鲁国狱史一路做到了廷尉右监,之后因为被牵连免职。征和二年爆发巫蛊之祸,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以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并且与阳石公

  • 万历皇帝亲政后,有没有想过解决宗室问题?-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很多人都觉得“明实亡于万历”,那么万历皇帝亲政后都做了哪些事情,有没有想过解决宗室人太多,耗费太大的问题呢?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万历七年(1579年)正月,明朝600多名宗室子弟因为未经朝廷批准擅自结婚,被告到朝廷。万历皇帝朱翊钧对此很重视,为此召见了内阁首辅张居正,

  • 历史上康熙为什么要多次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上康熙为什么要多次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一个清朝皇帝拜一个前朝的开国皇帝,只是为了收买民心这么简单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农民军占领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后面的煤山上吊身亡,明朝宣告灭亡。四月底,李自

  • 推恩令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汉武帝为何要推出推恩令-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刘彻推行的一个重要法令,其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各个诸侯的封地,并且削弱各个诸侯王的势力,简单说就是一个削藩的手段和措施而已,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能够继承王位外,其他儿子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汉武帝推出推恩令,是因为要削藩。当年汉高祖刘邦分

  •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去见李渊时,做了什么样的动作?-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资治通鉴》曾记载了“玄武门政变”发生后,李渊和李世民初次相见的情形。“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今天我们在读这则文字的时候,总觉得非常滑

  • 襄樊之战孟达没有出兵支援关羽的背后隐藏了什么真相?-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时期最遗憾的莫过于关羽兵败荆州,最后被东吴将领擒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关羽起兵北伐,自江陵出兵攻襄阳、樊城。在围攻襄、樊期间,也就是当年的七月末到十月末这段时间里,关羽曾多次要求在东三郡(西城、上庸、房陵)镇守的刘封、孟达出兵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