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咸丰在位期间做了哪些事情?为何常被忽略呢?-趣历史网

咸丰在位期间做了哪些事情?为何常被忽略呢?-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50 更新时间:2024/1/10 15:34:41

乾隆皇帝晚年的自满心态,让清朝从鼎盛开始走上下坡路,而嘉庆皇帝的宽纵,道光皇帝的懈怠,都加速了这一衰落的进程。不过由于基础牢固的原因,清朝中期的数十年间,许多社会问题还只是零星地暴露。等到隐患积累而集中爆发之时,大清的接力棒,刚好交到了咸丰皇帝手上。

道光选择咸丰继统的过程,也颇有一番波折,我们后面会具体讲到。对咸丰这位皇帝,历史评价普遍不高,有些影视作品甚至将其塑造成昏君的形象,这主要与咸丰在位时国家发生了太多的动荡有关。

《清史稿·宗本纪》对咸丰的评语是:“文宗遭阳九之运,躬明夷之会。”翻译成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咸丰的运气很不好,刚当皇帝,就碰上了清朝最艰难黑暗的时代。

咸丰在位时,清朝发生了两次大灾难,一次是席卷江南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运动,险些掀翻清朝统治,清政府耗费十数年时间和无数金钱才将其平定;另一次是英、法、俄、美四国挑起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最终以签订不平等条约,外加圆明园遭劫掠焚毁而结束。

这些灾难的发生,实际上是清朝长期以来对外盲目自大,以及内部数十年积累的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很难说是咸丰皇帝一个人的责任,但因为这些事件发生在咸丰年间,人们很容易把过错记在他的头上。

另外,咸丰因娶了一位姓叶赫那拉氏,后来成为了晚清实际掌权者的女人——慈禧太后,也使人们对他的印象减分不少。

客观来讲,咸丰皇帝在清朝历史上是被低估了的,纵然他还达不到康熙那般的高度,但也算不上昏君庸主。继嘉庆、道光以后,20岁登基的咸丰皇帝身上最具改革者的气质。咸丰在位时所施行的一系列举措,许多都是旨在扫除嘉道以来朝政积累的积弊,以作为挽回风气的尝试。

咸丰即位后所释放的第一个强烈改革信号,就是罢黜道光朝权相穆彰阿,同时重新起用林则徐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因作为主战派,被主和一党排挤陷害而被贬。道光皇帝晚年时,已经意识到冤枉了林则徐,开复了他的处分,但还没有对他委以重任。这一方面是因为要顾全自己的面子,另一方面还是因为穆彰阿等人的排挤。

到咸丰即位后,穆彰阿等人还不忘继续排挤林则徐。最先咸丰想起用林则徐时,穆彰阿进言说林则徐柔弱病躯,不堪录用。后来咸丰想派林则徐到广西对抗太平军,穆彰阿又说林则徐不知道肯不肯去。

咸丰不比道光,可任由穆彰阿摆布。咸丰一怒之下,下诏将穆彰阿痛骂一顿,并将其开除永不叙用。《清史稿》记载:“诏下,天下称快。”可见朝堂民间对穆彰阿把持朝政的不满已经积累多年,咸丰登基第一年就打掉了这只大老虎,为后来实行改革扫除了一大障碍。

咸丰在位的十年之间,“兵不足而兼用勇,漕不继而改海运,饷不足而更制大钱,改口岸以整鹾纲,输米石以实仓庾,裁河员之冗浮,减京饷之成数”,这每一项改革,都需要克服巨大的阻力,也是嘉庆和道光时没有能力做到的。此外例如重用汉臣,打击科举舞弊,整顿财政制度等,都是利国利民的措施。也因为有这些举措,咸丰才带领清朝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延续了数十年的国运。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一生传奇的白起,为何下场会那么惨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公元前两百年,一位嬴姓、白氏、名起的孩子在中国历史舞台诞生了,当时的大秦,经过商鞅变法后已经强大起来,而秦昭王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霸者,志在灭六国统一天下,当时更是推行商鞅变法政策,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人才。白起顺势而起,经过长时间行伍锻炼,白起崭露头角,于秦昭王十三年担任左庶长攻打韩国新城。十四年

  • 《夷坚志》夷坚丙志·卷十一主要人物有哪些?-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李铁笛饶州道士曹与善.政和中.以道学上舍.贡于京师.与河北李陶真道人相识.李好吹铁笛.盖放浪不羁之士也.曹后归乡里.宣和三年.为神霄宫副.李从京师来见之.有一马、置于四十里店民家.时以荐福寺为宫.每吹笛宫门.则马不烦仆御而自至.往来月余.一旦告别.会曹入城.李来不相值.彷徨良久.顾道童周永真.索笔砚

  • 《夷坚志》夷坚丙志·卷十二主要内容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舒州刻工绍兴十六年.淮南转运司.刊太平圣惠方板.分其半于舒州.州募匠数十辈.置局于学.日饮喧哗.士人以为苦.教授林君.以告郡守汪希旦.徙诸城南癸门楼上.命怀宁令甄倚、监督之.七月十七日.门傍小佛塔、高丈五尺.无故倾摧.明旦、天色廓清.至午、黑云倏起西边.罩覆楼上.迅风暴雨随之.时群匠及市民卖物者百余

  • 《夷坚志》夷坚丙志·卷十三主要人物有哪些?-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蓝姐绍兴十二年.京东人王知军者.寓居临江新淦之青泥寺.寺去城邑远.地迥多盗.而王以多赀闻.尝与客饮.中夕乃散.夫妇皆醉眠.俄有盗入几三十辈.悉取诸子及群婢缚之.婢呼曰、主张家事.独蓝姐一人.我辈何预也.蓝盖王所嬖.即从众中出.应曰、主家凡物皆在我手.诸君欲之.非敢惜.但主公主母方熟睡.愿勿相惊恐.秉

  • 探索元祐更化的具体过程,带来了哪些影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元祐更化又称元祐党争,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春,宋神宗赵顼病死,其子宋哲宗赵煦即位,年仅十岁,其祖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政。元祐更化,发生在王安石变法十余年后,是北宋新旧党争全面爆发的一个转折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

  • 元祐更化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元祐更化又称元祐党争,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春,宋神宗赵顼病死,其子宋哲宗赵煦即位,年仅十岁,其祖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政。元祐更化,发生在王安石变法十余年后,是北宋新旧党争全面爆发的一个转折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

  • 范纯仁:北宋宰相、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范纯仁(1027年7月24日~1101年2月1日),字尧夫。苏州吴县人,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北宋时期名臣、政治家、宰相,人称“布衣宰相”。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范纯仁从其父教诲,又与孙复、石介、胡旦、李觏等名士游,待人平易忠恕,尝谓:“但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

  • 吕大防:北宋宰相、书法家,在各方面都有所作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吕大防(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人,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任冯翊主簿、永寿县令,县无井,饮水困难,大防将泉水引入县,县民名之曰“吕公泉”。英宗即位,改太常博士、监察御史里行。因参与濮议而被贬黜。哲

  • 后世是如何评价吕公著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吕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字晦叔。寿州人,北宋中期官员、学者,太尉吕夷简第三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公著讲说以治心养性为本,语约而理尽。在宋代学术史上,开启了吕学端绪。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五州录》《吕申公掌记》《吕正献集》《吕氏孝经要语》《葵亭集》

  • 金匮之盟是怎么回事?有哪些争议?-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金匮之盟,俗作金柜之盟,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背景宋太祖赵匡胤驾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