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承认元朝的合法性有何好吃?朱元璋为何这么做?-趣历史网

承认元朝的合法性有何好吃?朱元璋为何这么做?-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02 更新时间:2023/12/14 14:21:25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八月,在徐达大军威逼下的元顺帝逃离大都(北京),元朝在关内的统治结束,明朝接替。

元朝统治中国大地近百年,其统治手段难说温和,这从元朝完成统一后仅仅七十余年(从南宋灭亡到红巾军发动起义),就出现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就能看出端倪。

在农民起义军宣扬的口号中,元朝是“暴元”,朱元璋自己也是农民起义军之一,其家族在元朝时的生活也是穷困无比,父母是活活饿死的,他也被迫去当和尚和乞丐。

按理说,朱元璋应该跟元朝势不两立才对,可事实上,灭元时打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口号的朱元璋多次对元朝的正统地位予以肯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元朝的统治歌功颂德。

朱元璋为何要如此做?本文就对朱元璋承认元朝正统的政治意图略作分析,供读者参考。

在我看来,朱元璋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考虑的。

第一:否定红巾军建立的“宋朝”,使得明朝更具合法性

朱元璋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军,是参加的红巾军,而红巾军是打着恢复宋朝的口号发动起义的。

早在公元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红巾军领导人刘福通就拥戴韩林儿(红巾军领导人之一的韩山童之子)称帝建国,国号就是“宋”,年号“龙凤”。

此时,参加农民起义军才四年的朱元璋,就是红巾军建立的“宋朝”的属下,这个上下级关系一直延续到公元1366年(元至正二十六年)韩林儿被朱元璋部下廖永忠干掉。

长期作为“宋朝”臣子的朱元璋,从大义名分上来讲,他打下的江山,已经是“宋朝”的,而不是朱元璋私人的,这十来年对“宋朝”称臣的事实不可抹杀。

但朱元璋不可能真把自己打下来的江山交给红巾军建立的“宋朝”,杀掉韩林儿只是手段之一,最关键是要模糊掉红巾军建立的“宋朝”的合法性,让朱元璋自己建立的王朝成为新的最具合法性的王朝。

于是,就有了承认元朝正统性的行为和言论,元朝是正统,那反元的红巾军“宋朝”自然就不合法,明朝就能合法的接替元朝的江山。

所以,朱元璋公开表态:“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他明明白白地宣告,以往的宋朝早在南宋灭亡后就没了,此后元朝才是天下之主,直到明朝建立,是正常的,唯一的,无比合法的王朝更迭,其余的统统都是伪朝。

这绝对不是多此一举的表态,红巾军残部在明朝建立时,还剩下很多,明朝开国将帅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红巾军,军中士卒更是数不胜数。

如果不模糊掉红巾军“宋朝”,很难说将来不会有人以此为由,做出一些颠覆明朝的行为。

承认元朝,不承认红巾军建立的“宋朝”,让明朝更具合法性,是朱元璋承认元朝正统地位的首要目的。

第二:朱元璋和士绅阶级合流的政治需要

朱元璋能从弱小慢慢变得强大,能从那么多分散作战的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最后摘取了最大的胜利果实,其核心要点就是,朱元璋最先,也最充分地跟士绅阶级合流。、

我们经常看到,在评论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农民起义军失败的理由时,有“被地主阶级窃取了胜利果实”的言语。

朱元璋的成功就是如此,他不跟代表地主阶级的士绅们合流,就无法获得最后的胜利果实。

建立了明朝,成为皇帝的朱元璋,就不是农民了,而是自动成为了士绅阶级的最大代言人。

既然得到了士绅阶级的帮助,就要给人家筹功,成为了士绅阶级的代言人,就必须要考虑士绅阶级的部分政治需求。

而跟朱元璋合作的士绅阶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曾经元朝的臣子,比如,大名鼎鼎的刘伯温,就曾是元朝的进士和官员。

如果不承认元朝的正统性,把元朝视为“伪朝”,那么,以刘伯温为代表的众多为元朝效力过的士绅、官员们该如何定义他们曾经的行为和资历?

元朝不合法,那刘伯温们曾经的行为就不合法,就是“汉奸”行为,要不要对他们予以清算?

即使不对他们予以清算,将来史书上该如何给他们定义?他们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定位成乱臣贼子?

因此,以刘伯温为代表的,曾经为元朝效力的士绅、官员们,也是促使朱元璋承认元朝是正统的主要推手。

朱元璋的成功离不开这些士绅,将来明朝的治理,也离不开这些士绅,不给他们的历史予以肯定,让他们背上历史包袱,谁能专心为明朝效力?

这是朱元璋跟士绅阶级合流后,必须要给他们的政治交代和政治妥协。

第三:消除明军北伐的阻力,让北方各个阶层都接受明朝

另外,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元朝还没有彻底完蛋,长江以北大片领土有待收复,大批士绅、百姓有待明朝安抚。

北方的士绅和百姓,接受元朝的统治时间最长,如果追溯的话,可以追溯到公元1217年,蒙古大将木华黎成吉思汗铁木真任命为国王开始。

从那时起,在成吉思汗的授意下,木华黎就开始陆续攻占及经营被金朝占据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了,当地的士绅、百姓,都是木华黎拉拢合作的对象。

而在蒙古铁骑的威慑下,北方的汉人士绅和百姓,在木华黎统治时期,就开始为蒙元效力,算到徐达、常遇春北伐时,时间长达一百五十年。

所以,北方的士绅、百姓,相比起南方来,跟元朝的纠葛最深厚,其中不少还做过一些不堪的事情。

如果不承认元朝的正统合法性,顺带承认他们帮助元朝效力的行为,他们会不会担心被清算?并因此产生帮助元朝抵抗的动机,加大明朝军队完成统一的难度?

又或者,在明朝取代元朝的统治后,他们会不会担心明朝以北方的士绅、百姓曾经为没有正统合法性的元朝效力为由,剥夺他们的部分权力及财产?

如果这样的话,明朝即使收复了北方,也不能安安稳稳的治理,没准会经常有各种起义爆发。

而且,在北方,还大量居住着蒙古人、色目人,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已经被融合,不会跟着元朝撤到关外,会继续在明朝的统治下生活。

这些人在元朝统治期间,因为元朝特有的四等划分政策,大多是占据着上层地位的贵族和中产,他们会不会担心被明朝清算?

在朱元璋发布的北伐檄文中,最后就有专门对这部分人的表态:“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所以,为了顺利收复北方,也为了北方士绅、百姓、蒙古人、色目人等所有阶层都认可明朝,打消他们的疑虑,方便将来的统治,朱元璋有必要承认元朝的正统合法性。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曹操临死前留下四大后手 司马懿篡权为什么还是成功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曹操临终前留下四大后手,为何仍然防不住司马懿篡权?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到曹操,的确是一代枭雄,思虑谋略当世一流。当他发现司马懿鹰视狼顾的特质后,心中就产生了诸多猜忌,生怕自己去世之后无人能镇住他。为此,曹操临终前留下四大后手以防司马懿,但为何仍然让司马懿篡权成功了呢?曹操的第

  • 东方朔抢了皇帝的酒,为何皇帝却没有生气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生老病死,是人们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但是倘若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一生十分享受,一点也不想要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的时候,当他开始走向死亡之时,此人便会开始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比如长生不老。在中国古代,长生不老的最典型追随者便是部分皇帝了,他们甚至因此而做出了很多令人无奈的事情。在世人的眼中,汉武帝刘彻必定算

  • 宋恭帝成年后为何选择了出家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宋恭帝赵显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波折了,他3岁登基,5岁就成为了南宋的亡国之君。18岁那年,赵被忽必烈送到了寺庙出家。他最初潜心修行,甚至成为了一代高僧。但后来他却恋上了一个蒙古王妃,实在是造化弄人。宋度宗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不懂得处理政务的帝王,将南宋朝廷搞的乌烟瘴气。但是他命特别好,蒙古跟南宋一开战

  • 平阳公主如果还在的话?李世民还敢政变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一个对世界产生很大影响的朝代,知道现在,我们华人在世界上,还是有着“唐人”的称号,由此可见,唐朝的对于历史做出的贡献。而这一却,全部都得益于当年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世界对于唐朝的印象,也全部汇集到了李世民的身上。但是甚少有人知道,唐朝还有一位人,他的

  • 朱元璋称帝后,如何处置当年的地主刘德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戎马15年,力挫群雄、驱逐蒙元鞑虏后于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洪武大帝。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朱元璋可谓是出身最为卑贱,他放过牛、当过和尚、讨过饭,其人生百味酸甜苦楚的经历远迈于历届帝王,就连一向以草根自诩的刘邦也得望尘莫及,刘邦在起兵造反前,他好歹也是一名秦朝的底层公

  • 王莽到底做了哪些事?为何评价那么低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皇帝都死于非命,他们或者死于叛乱、死于刺杀,甚至还有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杀死的,但是和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这位皇帝比起来,那都不算悲惨,因为这位皇帝死后不禁被众人凌迟,他的头骨还被后代皇帝挂在皇宫之中以儆效尤,整整挂了272年的时间,那么,这位皇帝究竟是谁?他到底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惹

  • 戚家军那么强力,为何后来会消失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江浙一带自南宋以来都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之一,商业高度发达,百姓的生活条件也一直是非常优越的,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江浙一带参军的意愿不高,战力也比较弱,毕竟当兵是个高风险的职业,在江浙一带的农民又不是没有饭吃,何苦去遭那份罪。所以当倭寇侵犯明朝江浙一带时,常常几十上百人就能四处掠劫,上千倭寇就敢占山

  • 清朝皇帝大都勤政,为何结局却比明朝糟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清朝皇帝大都勤政,相比明朝优势众多,为何结局却比明朝糟糕?清朝是继明朝以后的又一个朝代,说起来它的伟大之处,就是一个少数民族竟然统治起了中原,而且一统治将近三百年,这当中一共经历了十二位清朝的皇帝,对这些个皇帝们虽然都有不同的评价,他们的性格,做事的方式方法什么的,都是大不相同的。但是最起码他们都有

  • 戚继光身为明朝名将,为何晚年却很凄惨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戚继光是明朝时期的抗倭名将,当时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用十多年的时间扫平了那些危害沿海人民的倭寇,之后更是又抵抗北方蒙古侵犯十多年,可以说当时沿海人民的安稳生活全是靠戚继光多年奋战才得来的。戚继光不仅仅一名出色的将领,在军事和兵器方面也有不小的成就,他改造和发明了不少武器,发明了不少的战车和战船,在长城

  • 红楼梦中贾母是真正的枕霞旧友?为何这么说?-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贾母,又称史老太君,贾府上下尊称她为“老太太”、“老祖宗”,“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大观园成立了海棠诗社,作为诗客的史湘云反客为主急着要做东道,拟题菊花诗,顺带请贾母等众人逛园子赏桂花吃螃蟹。这一天贾母携众人入园来,行到藕香榭处看见柱上挂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