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八贤王允禩很有才能,为何会在夺嫡中失败?-趣历史网

八贤王允禩很有才能,为何会在夺嫡中失败?-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12 更新时间:2023/12/15 4:21:22

一直到今天,康熙晚年那一段皇子夺嫡,仍然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一段史实,数清朝几百年历史,或许再没有一段时期,能像康熙晚年一样,因为皇位争储,而在朝堂后宫掀起如此大的风浪,也再没有在哪一段时期,能像那段时期一样,出现众多有才能有手段的皇子。

的确,对于皇帝来说,向来继承人的选择,就是一大头疼问题,选择一个继承人不难,难得是要选出一个真正具备实力,能够管好天下的继承人。君不见,乾隆在继承人问题上迟迟下不了决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迟迟找不到一个足以托付江山的人才。

对于康熙来说,他幸运的是少了这个问题的烦恼,他的儿子们个个都很争气;然而不幸的却也是因为争气的儿子太多,而皇位又只有一个,才有了让他头疼不已的九龙夺嫡之争。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两位主角就要算是四皇子和八皇子了。大家都知道,最终是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了大清的继承人,而在他的铁血手腕下,大力彻查贪腐,也确实为后来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八阿哥虽然最终争储失败,可是也没人怀疑他的能力,在很多史学家眼里,即便是八阿哥登基,以他的能力也能有一番作为。就连雍正帝都说:胤禩为人聪明强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甚至承认自己的才力也只是“能与相当”。

然而,在这场夺嫡中,八阿哥却是以一种惨烈的方式败了下来,论声望,他在大臣皇子中声望最高;论实力,他也不缺,文武双全,也曾办成过不少事情;论康熙的看重,康熙也曾对他甚是喜爱,17岁就封他为贝勒,为当时年龄最幼者。此后又多次受康熙指派,适其出塞时与皇三子胤祉一同办理政务。并且曾帮助裕亲福全料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等事宜。

然而,最终,却是康熙亲自斩断了八阿哥争储的所有可能性。

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前往热河,八阿哥本该随侍在侧,然而因为母亲忌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亲,未跟随康熙身边。这原也没有什么,然而坏就坏在他托太监送给康熙的老鹰奄奄一息,令康熙十分震怒,认为八阿哥在诅咒自己,当即召诸皇子至,再责胤禩,

并说:“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史称“毙鹰事件”。彻底斩断了八阿哥争储的可能性。

其实最开始,八阿哥也是备受康熙喜爱的,是什么让康熙改变了心意呢?原因就在于第一次废太子。当时,皇太子胤礽犯下过错,康熙震怒之下废了太子。但是当时康熙并没有完全的下决断,对于废太子胤礽,他仍然抱有希望,想要复立太子,和大臣私下谈话时也有流露出此意。当他以为时机差不多了,在朝堂上提出,让大家在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并说一定听从大家推举的建议。当时康熙想的本来是,大臣们都了解他的心意了,应该会说复立废太子,到时候他再顺杆而下,恢复废太子的储君位。然而,让康熙没有想到的是,事情没有按照他想象的进行,朝中大臣反而联名推举八阿哥胤禩。这让康熙诧异又愤怒不已,不知不觉间,八阿哥的势力已经成长到一个他都没有想到的高度。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琅琊榜》中的剧情,祁王宽厚贤德,无论是朝堂内还是朝堂外,都深得人心,得人心到梁帝都不由得怀疑,只要祁王振臂一呼,天下都会联合祁王反了自己,自己当皇帝的威严何在?这大抵是大多数为人君者的心情,他们当然是父子,可在父子之前,他们更是君臣,当臣子威胁到了君主的地位,君主首先就会想尽办法剪除臣子的羽翼,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儿子。

正因如此,康熙对八阿哥的态度一落千丈,屡屡在朝堂上打压他。八阿哥何等精明,他并非不知道康熙对自己的打压忌惮,也知道康熙最痛恨自己结党营私。但是摆在八阿哥面前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他母家卑微,并无势力可依仗,他能依靠的只有朝臣阿哥,想要获得其他人的支持,私下里自然不能缺少联络。而这在康熙眼里,这却是无法忍受的结党营私。

所以,要么和朝臣断绝往来,也就相当于断绝了自己争储的念头,安安分分做个皇子,康熙才不会忌惮他,但这显然不是有野心的八阿哥能做出来的选择;他只能继续谋夺下去,结交朝臣,暗中部署,然而等康熙的雷霆手段下来,一切又都化为乌有了。

其实,基于康熙的立场,打压八阿哥,除了厌恶他结党营私以外,或许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八阿哥不是他理想中的那个皇帝。康熙晚年,贪污之风盛行,朝政腐败,其实王朝已呈颓败之相,康熙对这一切心知肚明,然而他已经无力去改变,下一任皇帝更需要的是雍正这样有着铁血手腕,能够毫不留情去治理官僚队伍,改善民生的皇帝,也正是因为有了雍正十三年的勤政,才有了后来的康乾盛世,否则清朝应该早从康熙晚年就呈衰败之相了。而若是八阿哥继承皇位,他本身就是靠朝臣的支持才能走上皇位,一旦登基,虽然也有实力,但必定不能做到像雍正那样不顾情面的打压朝中大臣,朝政改革必定难以进行,或许也没有后来的盛世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刘邦死后,为何吕雉迟迟没有发丧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喜欢看历史的读者,对古代皇家的一个现象不会陌生,“秘不发丧”。这里面最常被人提及的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之死,秦始皇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平乡),当时正值酷夏。为了掩人耳目,赵高就让人运送秦始皇灵柩的车中塞满了死鱼烂虾。鲜为人知的是,布衣出身的刘邦,死后竟然也和秦始皇差不多,也决定不了自己的身后事。公元前

  • 朱元璋当了皇上后,为何会做出背叛朝廷的事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朱元璋这个人其实我们都知道,是当时特别能干的一位皇帝,他为什么会被称为,最优秀的一个皇帝呢,当时国家混乱,朱元璋特别注重这些东西,后来都被他整改好了,还拯救了很多的贫困的老百姓,后来又带领华夏复兴,但是朱元璋当上了皇上之后,却做出了背叛朝廷的几件事情,为什么会做这些事情呢.因为当时的朱元璋喜欢读墨子

  • 诸葛亮错杀了两个人才,他们分别是谁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其实刘备也是一个非常擅长重用人才的人,然而他跟曹操比起来,弱势就在于自己死的太早了,而且还没有一个能够继承他衣钵的儿子。刘备的儿子跟曹操的儿子比起来的确太扶不上墙了,所以最终蜀国才会灭亡。刘备在临死之前,的确对自己的儿子是很不放心的,所以他就将刘禅跟自己的国家全都托付给了诸葛亮,甚至于他还对诸葛亮表

  • 如果以十分制给黄月英打分 黄月英到底长得有多丑-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对历史上诸葛亮的老婆到底有多丑,10分作为满分能够打到几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都说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长得丑,那么历史上的黄月英到底有多丑呢,如果以10分作为满分能够打几分?《三国志》对黄月英的长相没有直接描写,但是裴松之注引的《襄阳记》却有这样一段描述:黄承彦者,

  • 东吴作为三国之一为何被说成江东鼠辈 东吴为何不讨人喜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东吴总被人说是江东鼠辈?孙权又为何被戏称为孙十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人才辈出,以曹魏、蜀汉、东吴为首,脱颖而出,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为什么许多人都不喜欢东吴呢?喜欢蜀汉的,必然讨厌东吴,背信弃义,偷袭友军,尤其被偷袭的

  • “朕”这个词一开始是谁先用的?“朕”的寓意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朕”这个词一开始是谁先用的?“朕”的寓意是什么?其实“朕”这个词最早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使用的,把“朕”字拆开,就能得到这个词的真正意思了。秦始皇名为嬴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可以说是幸运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出生于一个权贵人家,因此吃喝自是不愁的,但不幸的是母亲赵姬并不得宠,因此嬴政还是个孩

  • 喝茶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古代喝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对喝茶起源于何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把喝茶当成日常饮食一部分,最早起源于何时?关于喝茶的起源,其实有很多种说法,最早可以推到神农头上,好像中国不管什么,只要涉及到植物,都跟神农有关,唐代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上就提及,“茶之为饮,发乎神农”,不过,这种没有任何史

  • 古人是如何看待血月这种自然现象的?血月有哪些传说?-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血月指的是红色的月亮。科学的解释就是那时候地球正好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将太阳照到月亮上的光遮挡住,紫、蓝、绿、黄光都被大气层折射吸收掉了,只剩下一种红光投射在月球上,所以我们看到的月亮就是红色的,那么古人是如何看待血月这种自然现象的呢?血月有哪些传说?然而,血月的出现,带给人们想象的空间。

  • 红楼梦中为什么贾宝玉宁可出家,也不愿与薛宝钗生活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

  • 红楼梦中秋桐的地位更低,为什么肆意欺凌尤二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