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就没有东山再起的能力了,是为何?-趣历史网

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就没有东山再起的能力了,是为何?-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01 更新时间:2023/12/23 14:45:28

袁绍,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北方的两大诸侯,曹操和袁绍之间,爆发了“官渡之战”。

这一战被认定为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改变历史走向,以及以少胜多的最重要战役之一(另两次是赤壁大战和夷陵之战)。

同时,在很多百科中,被认定为是,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属于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三次战役之一,这个我没有疑问,但说他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我觉得还差些火候。

“官渡之战”的失败,也并非是袁绍势力集团的灭顶之灾。

在我看来,曹操虽然打赢了这一战,也几乎是完胜,但当时的他还没有能力去扫平北方,即使袁绍损失了七、八万大军。

对于曹操来说,“官渡之战”最大的好处是稳定了崛起的基本盘,也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权威性。

这一战前,曹操以一个地方诸侯的身份奉迎汉献帝不到五年,不服他的人太多了,“衣带诏”事件,就是在这段时间内爆发出来的。

曹操虽然也在这段时间里,击败了袁术、吕布、刘备、张绣等诸侯,可压在他头上最大的一座大山,即虎踞河北四州之地的袁绍,依旧需要他仰视。

建安二年时(公元197年),曹操还仅仅只是因为袁绍打了个喷嚏,就吓得让出自己兼任的官爵,《后汉书·袁绍传》中记载:

于是以绍为太尉,封邺侯。时曹操自为大将军,绍耻为之下,伪表辞不受。操大惧,乃让位于绍。二年,使将作大匠孔融持节拜绍大将军,锡弓矢节钺,虎贲百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然后受之。

这足以证明,当时的袁绍给曹操的压力。

没有正面击败过袁绍的曹操,即使有天子的名义在手,也无法服众。

史书记载,“官渡之战”前,有许多曹操一方的官员给袁绍写效忠信,就是曹操的威慑力没能大过袁绍的体现。

而在“官渡之战”中,当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后,哪怕只是险胜,这一切隐患就都全不存在了,但也仅此而已。

曹操保住了继续拥有天子在手的权力,保住了地盘不失,得到了原地盘内,那些本来三心二意的世家大族的认可,保住了基本盘。

之所以我不认可这一战是“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主要是因为,此时的曹操依旧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拿下袁绍拥有的四州之地。

“官渡之战”时,袁绍就算战败,他的基本盘还是强于曹操。

曹操在这一战中,缴获了大量物资,收降了部分袁绍的军队,但没有反攻进袁绍的领地中。

所以,他拥有的地盘还是多于曹操,钱粮、军队、物资、人才的数量都还在曹操之上。

如果袁绍能沉下心来,总结战败的经验教训,就如沮授在“官渡之战”前提出的,凭借己方的优势,跟曹操打持久战,用小战消耗曹操的实力,袁绍还是有机会翻身的。

曹操当初在攻打陶谦占据的徐州时,老巢都被吕布偷袭攻占了,不也能翻身?何况基本盘远胜曹操的袁绍?

从家世和声望上来讲,北方的世家大族潜意识里,也跟袁绍更亲近,而不是亲近宦官后代曹操。

只要袁绍能忍得住战败之耻,修生养息个几年,底子厚,恢复能力也强的他,绝对有大把的机会战胜曹操。

从历史记载中看,曹操开始进攻河北地区,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距离“官渡之战”足有四年,

真正平定河北地区,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距离“官渡之战”足有七年。

这么长的时间间隔,足够袁绍恢复实力了。

可惜的是,袁绍没有那个耐心,或者说,“官渡之战”的失败,让他这个北方雄主拉不下面子,一心只想着报复。

从袁绍回去后,马上就杀掉此前劝说他不要主动跟曹操掀起大战的田丰,就能看出来他的不甘心。

心思错了,自然步步就错。

“官渡之战”结束后不到一年,即建安六年(公元201年),袁绍就忍不住又主动向曹操发起进攻。

结果,袁绍在“仓亭之战”中,再次被曹操击败,《三国志·武帝本纪》中记载:

六年夏四月,扬兵河上,击绍仓亭军,破之。绍归,复收散卒,攻定诸叛郡县。九月,公还许。

连续的败给曹操,不但袁绍本人,河北的世家大族们的心态,估计都会有不利于袁绍的变化,说好的北方霸主?怎么总是打不赢曹操?

再次大败,消耗掉不少军马钱粮不说,从史书的记载中可以看到,河北都开始有叛乱了,这表明,袁绍的基本盘开始不稳当了,这才是双方实力此消彼长的关键。

至此,袁绍再无主动发起进攻的能力。

但即便如此,曹操依旧没有主动向袁绍进攻,反而撤退了。

这是因为,此时的曹操还是没有把握击败袁绍,或者说,有把握击败袁绍,并获得河北的地盘,可需要的时间太长。

曹操是不愿意打持久战的,他处在中原地区,四处漏风。

别的诸侯不说,坚定的视曹操为汉贼的刘备,这个时候,就一直在曹操背后捣乱,《三国志·武帝本纪》中记载:

绍之未破也,使刘备略汝南,汝南贼共都等应之。遣蔡扬击都,不利,为都所破。公南征备。备闻公自行,走奔刘表,都等皆散。

这还没完,刘备投了刘表后,都还在不断骚扰曹操,建安七年时,还主动北上,跟曹操麾下的夏侯惇在博望坡搞了一次会战。

这些事情,始终延缓着曹操进攻河北的步伐。

因此,直到“仓亭之战”的再次失败后,袁绍还是有那么一丝机会翻身,他还是有机会恢复实力。

不过,袁绍到底是没能得到报复曹操的机会,他在建安七年中就病死了。

袁绍的死跟此前的两次大战失败有没有关系?我看是有的。

他杀田丰,在战败后不服气,短时间内又进攻曹操。都证明,他的心态有问题,不是那么宽广,因此而被气得生病,然后死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袁绍死了,袁氏势力集团的最大危机才真正到来。

因为继承人选择不当,袁绍刚一死,几个儿子就火并,彻底给了曹操平定河北的机会。

建安八年,袁绍长子袁谭向曹操乞降,建安九年,曹操正式进军河北,建安十年,复叛的袁谭被杀,建安十一年,袁绍的外甥高干被杀,建安十二年,袁熙袁尚被杀。

建安十三年,平定了河北的曹操基本无人可制,此时的曹操废掉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曹魏的格局奠定。

在袁绍死后,曹操还用了四年时间,才搞定河北,可见,平定河北之艰难。

综上所述,袁绍如不死,曹操未必敢孤注一掷向河北进攻,但经过“官渡之战”和“仓亭之战”连续两次大胜后,曹操也有了跟袁绍长时间消耗下去的底气。

至于什么时候能耗赢,还真不好说。

至少,袁绍活着,在荆州的刘备估计会不停鼓动刘表对曹操发起骚扰,西凉势力、东吴势力没准也会时不时凑凑热闹。

袁绍一死,袁氏又内乱,看得明白的诸侯都知道,河北大局已定,就没谁敢在曹操无身后之忧的情况下激怒曹操。

曹操也大可以放心去平定河北。

所以,我认为,建安五年时“官渡之战”的失败,并非袁绍势力一蹶不振的关键,袁绍还有很大的可能性翻身。

建安七年时的袁绍之死,加上袁氏内乱,才是真正“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高欢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高欢,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投奔尔朱荣高欢出身北魏六镇,为人深沉稳重、豁达大度,轻财重友,被豪侠们所尊崇。高欢入六镇当兵,被镇将段长赏识,说他有济世安民之才。高欢升任函使,经常到洛阳公干,见到朝廷政局混乱,就散尽家财,网罗人才,有澄清天

  • 贾鲁治理黄河成功,为何却导致元朝最终覆灭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自古以来,黄河就经常泛滥,因此基本每个朝代都要对黄河进行治理,然而黄河泥沙含量非常大,治理难度很高,没有经验的人会很困难,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则是古代响当当的水利专家,他就是贾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贾鲁,字友恒,元朝泽州高平人。幼年时代,贾鲁就胸怀远大的志向,成年以后,更表现

  • 仁宗盛治在怎样的背景下达成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仁宗盛治是宋仁宗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宋朝也在这代君王之时达到全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期间仁宗皇帝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期间宋朝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被后世誉为“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

  • 在古代盐的价格为什么那么高 贩卖私盐为何会被株连九族-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为什么古代的盐那么贵?有人贩卖私盐发家致富,有人为此被诛九族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盐作为日常生活中必需品,对于现在的小伙伴来说,价格十分的便宜,两三块钱就能买到一袋子,而在古代,盐这种东西价格却是特别的贵,像程咬金和黄巢等人,都是靠贩卖私盐起家的,对于命不好的人来说,贩卖私盐,最后

  • 定川寨之战是怎么回事?北宋与西夏最终达成协议-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定川寨之战是宋仁宗时爆发的宋夏战争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路,于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击败宋军的作战。背景西夏于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获胜后,气势愈盛,频

  • 好水川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带来了哪些影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好水川之战是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路,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地区,击败宋军的一次伏击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李元昊率兵10万从折姜南下,直抵好水川地区。李元昊为发挥骑兵优势,采

  • 三川口之战是如何爆发的?以北宋取胜收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三川口之战又称延州之战,北宋与西夏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以宋败夏胜收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背景西夏建立以前,元昊就采用联辽抗宋的策略,多次进攻宋朝边境,扩大自己的疆域和掠夺财物。由于北宋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奉行屈辱退让的政策,更加助长了元昊不断掳掠和扩张的野心。西夏建国后的

  • 永乐城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永乐城之战是北宋与西夏的重要战役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西夏国王秉常听闻宋欲在夏、银、宥三州交界之处筑永乐城(又名银川砦,今陕西米脂县西)屯兵戍守,甚感威胁,遂遣军三十万,前往攻取。宋军在此役之中的损失约在二万到三万战斗部队以及留在城内的

  • 宋夏战争持续了多久?探索五次宋夏战争的具体经过-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宋夏战争指的是发生在北宋时期西夏和北宋之间的一系列战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北宋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信通知

  • 明朝皇帝对臣子都低三下四的 清朝时期为何反过来-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何明朝皇帝对官员低三下四,清朝皇帝却好似祖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站在上帝视角去看中国的历史,前后五千年的时光,二十多个朝代的起起落落,不难看出几乎每一个王朝都有自己的一些“问题”。当这些问题积累到一个顶点之后,这个国家的寿命也就走向终点了。早有唐朝宦官专权,后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