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王敦和桓温先后放弃称帝?为什么东晋篡位难?

为什么王敦和桓温先后放弃称帝?为什么东晋篡位难?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67 更新时间:2023/12/26 2:55:58

我们知道,在古代,皇位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皇帝也是非常惧怕权贵的。没有一个皇帝希望身边有一个强大的朝臣,因为他们会让皇帝感到威胁。所以皇帝无论是强硬还是温和,都会想尽办法夺走臣子的权力。东晋的时候,有两个厉害的大臣,一个是王敦

,一个是桓温。他们当时都是有权有势的大臣。然而,即使他们手握重权,最终也没有称帝。不能说他们不想,只是没有办法自称皇帝。发生了什么事?

东晋时期,有两个危险的枭雄大臣,一个是王敦,一个是桓温。他们很危险,因为他们不仅全副武装,觊觎皇权,而且还篡夺王位。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完全有能力凭借一己之力夺得皇权,成为皇帝,但都在最后一刻选择了放弃。为什么?原来这其实反映了东晋皇权的一个特殊性质-";股份制"分布模式,有自己的"防盗"财产。先从两位权臣的篡位行为入手,对东晋皇权的这一特殊属性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找出王敦和桓温放弃称帝的原因。

1.两位大权在握的部长的危险篡夺

1.王敦

王敦素野心勃勃。东晋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杀为名,调兵反叛,从荆州出发,进逼京师,司马睿派兵迎战,被王敦击败。王敦攻占了首都,控制了皇族。元帝·司马睿说:如果你想要我的座位,你应该早点告诉我。我马上就要回山东琅琊老家了,何必让老百姓受苦。"可见此时王敦如果想废帝自立,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但王敦并没有这么做,最终还是退兵回到了武昌。

有人说王敦拒绝称帝是因为王导的阻拦,但这完全不是事实。第一,王导当时没有兵权,对王敦构不成威胁。第二,王敦向来心狠手辣,一意孤行,根本不会听王导的,更不会顾及亲情。所谓"成大事者,亦可被至亲所杀"何况王导只是他的一个亲戚。

2.桓温

再来看看桓温。太和六年,阿福桓温废了当时的皇帝司马懿,立司马懿为帝,史称简文帝。当时的桓温虽然刚刚北伐失败,但仍然控制着东晋的军政大权,司马懿只是他的一个傀儡。后来司马昱病重,就把国家大事和家事都托付给桓温,命刚即位的司马曜"像父亲一样侍奉桓温"。晚年的桓温加快了篡位的步伐,杀死大臣,索要九锡。但最终,他直到去世也没有自称皇帝。

我们可以看到,桓温有很多机会废帝自立,但最后都没有实现。有人说这是谢安的功劳,其实根本不是。原因有三。a、谢安曾经拜访过桓温,桓温此时伏击了打手,本来有机会除掉谢安,但是最后没有做到。第二,根据《晋书》记载,谢安曾经给桓温送礼,说明谢安默许了桓温的叛逆行为,是无奈之举。第三,桓温晚年要求九熙,被认为是篡位的前奏。谢安以九溪的书信没有写好为由,一直拖到桓温去世。这里看似谢安的贡献,其实是桓温自己没有下定决心。如果他真的想当皇帝,他不在乎一封信写得好不好。

正如朱在《斋藤优子流派》中分析的那样:"谢这样对待桓温,是无可奈何的事。桓温来了,毁了一个君子。还好我要问九锡,我要整理资料。我还是半个学者。如果他成为一个二十点的小偷,像朱全忠一样,那就没什么可做的了。"

你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谢安其实和桓温没有关系,只是桓温太慢了,本来可以一步到位达到目的。但他要九锡,要走各种法律程序,什么都不做。如果他真的下定决心要做大反派,早就把那些繁文缛节都省掉,直接篡位了,谢安也拦不住他。这段话分析的很准确。其实当时是由桓温决定进还是退。毕竟他还是不想这么做。

以上,我们梳理了王敦和桓温篡位并最终被抛弃的过程。可以看出,在稳操胜券的情况下,他们最终选择了放弃。皇权似乎对他们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这与东晋政权特殊的权力分配格局有关。

2.东晋皇权"防盗"属性:"所有部长共享""共享共享系统"

"全世界,都是王者之地吗?领导土地,是王者吗?"封建帝王是帝国的主人,他们从来没有和别人分享所有权的习惯。换句话说,封建王朝是家族企业,大臣们再怎么牛,也只是给皇帝打工,没有更高的薪水,没有股份,没有更大的权力,也是总经理。

即使在宋朝这样开明的社会,也只能说老板是善良的。虽然雇员的薪水很高,但君主和臣民的职责一点也不含糊。而东晋就不一样了,不仅把君王的管理权降到了极限,还实现了君臣兼治。而且,国王对帝国的所有权也被分割,实现了"所有部长共享"。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股份制"王朝。

整个东晋就像一个大型的股份公司。杜南北方士绅和江南土著士绅是该公司的大股东,持有大量原始股。皇室只是股东之一,最多是名誉董事,连CEO都算不上。皇权只是空shell的一个象征。就算你能轻易取代皇族,你能从中得到的最多也只是公司名誉董事长的头衔,一个傀儡。真正的利益还是在大股东那里,除非你把所有股东一个个消灭掉。不然这个职位真的没有吸引力。

我们可以用一辆装甲车的例子来说明。运钞车上有钱的时候最危险,最容易引来劫匪。但恰恰在这个时候抢劫是最难的,因为运钞车必须全副武装,时刻准备着。没钱的时候装甲车最安全。虽然运钞车此时的警戒意识较弱,很容易被抢,但没有人会去抢一辆没有钱的运钞车。

帝国也是如此。一旦皇帝高度集权,王朝相对稳定,就很难取代。但这恰恰是王朝最吸引人的地方,因为一旦取代,就能获得一个皇帝应有的权益。

但东晋时期并非如此。它的权力是分散的,被不同的股东分割和拥有。这些贵族的势力遍布全国。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一方面通过家族公婆,把这些士绅的利益统一起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次,这些士族与东晋皇族之间还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姻亲关系,因为在东晋,皇族子弟的婚姻只能在各大士族的圈子里选择,东晋皇族的许、王皓甚至皇后,很多都是从士族中诞生的。王敦和桓温他们自己就是许。

也就是说,其实东晋皇室和士族的利益是绑在一起的,也就是一点家族的意思。这就是王敦和桓温迟迟不能下定决心称帝的原因。对于王敦来说,就是现在"国王和马共享世界"形势,琅琊王已经拥有了一半的股份,而另一半股份的很大一部分分散在其他股东手中,而这些股东不仅仅是一个利益集团,与琅琊王本人也有利益关系。王敦不仅很难动他们,还等于动了自己的利益,而且这个过程远比当皇帝麻烦。对于桓温来说,也是如此。几次北方探险积累的资本已经让"乔国欢饰"成为东晋的顶级士绅,实权早已超越皇族。这个时候又何必去要求那个空shell王座呢?

我们可以看到,东晋政权君臣共享、股权分散的权力分配模式,有效降低了皇权更迭的风险。皇室将鸡蛋放在更多的篮子里。虽然这种做法减少了他们篮子里的鸡蛋数量,但至少保证了这些鸡蛋是安全的。这就是东晋皇室如此弱小,始终没有被更有权势的士绅或大臣所取代,而是稳定地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原因。

3.东晋王朝的灭亡——皇权"防盗"属性仅对火葬有效。

东晋产生了王琅琊、谢忱君、王太元、桓和川五大上层士族,下层士族也不少。他们与司马皇族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所以,火葬存在的时候,是王权最安全的时候。

换句话说,东晋的皇权是不可能被这些大士绅推翻的,对皇权的威胁只能来自于士绅的外部势力,与士绅没有复杂的利益关系。比如海贼孙恩

孙恩是海盗的始祖。他带领手下的海盗多次从沿海登陆,烧杀抢掠,就像暴雨肆虐、破坏力巨大的台风,所到之处一片狼藉。他对东晋最大的伤害有两点:一是引发了东晋末年的连年战乱。第二,屠杀大量东晋士族。比如两年内,陈钧谢家杀了六个人,,会稽的文史,的一个女人都被杀了,其他士绅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这直接导致了东晋士族的衰落,而士族的衰落就是皇权的衰落,东晋皇权与各大士族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在本质上被破坏了。

而这时候,刘裕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东晋。刘裕出身贫寒,连平民都算不上,与东晋士族毫无关系。他和王敦、桓温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东晋的股东。如果说王敦和桓温的篡位还是股权之争,那么刘裕的目的就是直接推翻公司。这就好比一个公司的员工不管平时怎么吵,都只是公司内部的事情。股东的权力相互制衡。这时,皇权"防盗"这些措施是有效的。但是突然有一天来了一群真正的强盗,股东发现他们根本没有耍什么花招,而是直接拿刀说话,股东的灾难真的来了。

结论:

综上所述,东晋的"股权分散"还有"总共有"东晋的权力分配模式使政权具有了一定的安全属性。因为"篮子"鸡蛋太少,掌握兵权的士绅不再觊觎和觊觎皇权。这是权臣王敦、桓温先后放弃自称皇帝的主要原因。东晋皇室与士族结成利益共同体,无法从士族内部打破,威胁皇权的力量只能来自士族外部。

这就是为什么推翻东晋的人不是王敦、桓温这样有野心的士大夫,而是一个出身贫寒的低级军官,名叫刘裕。

标签: 东晋王敦士族

更多文章

  • 临时约法的内容包括多选题(《临时约法》的内容包括( ) a)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合同法,临时,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订立临时合同。临时合同法的内容包括选择题。这种合同法通常指的是比较灵活的约定方式,在临时需要下可以约定。那么,我们来看看《临时合同法》的相关内容。一:什么是临时合同法?临时合同法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合同方式,可以在临时需要下订立。这种合同通常不一定需要书面

  • 英语作文必背套话有哪些(英语续写必背套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英语,套话,文章

    随着英语学习的普及和教育的快速发展,英语写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如何把英语作文写得更好,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反复背诵一些套话是必要的方式。我们来看看英语作文中必背的套话。首先,写作的开头是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几种常见的开场白句型包括:“在现代

  • 网易建筑论坛(网易盖楼)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网易,论坛,可以

    1.网易架构论坛特色网易架构论坛一直致力于搭建一个开放、免费、增强型的学习交流平台。在这个论坛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文章,提出问题和分享经验,而不用担心审查或其他限制。同时,论坛还为您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研究资料,由业内专业人士和学者分享,您可以从中获得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最有价值的知识。2.网易

  • 氢氧化氨和氨水有什么区别(氢氧化铵为什么叫氨水)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氢氧化,氨水,还原性

    氢氧化氨和氨水是常见的化学品,它们在性质和用途上有一些区别。本文将介绍氢氧化氨和氨水的特性和应用,并讨论两者的区别。1.化学性质的差异氢氧化氨(NH3OH)和氨水(NH3·H2O)都含有氨基(NH2),但它们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不同。氢氧化氨是一种亲电试剂,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与一些酸性物质反应生成相应

  • 道光想娶维多利亚女王怎么回事?(道光要纳英国女王为妃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英国,维多利亚,道光

    维多利亚女王,英国历史上的女王,中国清朝末年成为女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道光听说世界上还有一个女王。清朝长期的闭关锁国,已经让这些人,甚至是皇族中的人,依然对这个世界懵懂无知,与这个世界脱轨。道光竟然动情地说,如果他想娶维多利亚女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1.维多利亚女王维多利亚女王(英语:Alexan

  • 被子植物的代表植物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被子植物,植物,代表

    被子植物是现代植物界中最丰富、数量最多的植物,其生长模式和生活习性也非常多样。被子植物的代表植物有哪些?在这些被子植物中,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它们显示了被子植物世界中独特的形态、生态和生命力。一:松树松树是被子植物中独特的代表植物。作为针叶树的代表,它们的外形一眼就能看出来:细长的针状叶片,坚实

  • 明朝张艳皇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艳,忠贤,皇后

    说起张艳,这就是著名的孝、悲、慈、靖、和圣皇后"明熙宗的原皇后朱由校和明思宗朱由检的寡嫂被认为是明代最美丽的皇后。张炎有三个鲜明的历史标签:久负盛名、痛恨宦官、上吊自杀。至于这位年轻的皇后,即使在清朝中期,她的许多故事仍在民间流传,她的圣人形象深入人心。我眼中的张艳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她想掌管

  • 英语作文寒假计划(通用篇)(寒假计划的英语作文六年级)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计划,寒假,一些

    英语作文寒假计划:我的寒假计划寒假快到了。我';我很高兴能有两周不用上学的时间。在这个假期里,我有一个计划去做几件我一直想做的事情。首先,我计划和家人一起去旅行。我们已经决定去海边,我';我期待着堆沙堡和在海里游泳。其次,我会花一些时间读一些我很久以来一直想读的书。我喜欢阅读关于科技的书

  •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功臣朱升为何能够善终?(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功臣朱升)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没有,他们

    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顾问,朱升最著名的是他给朱元璋的九个字的非常重要的忠告"筑墙高,积粮广,慢慢为王"虽然只有九个字,很简单,但对朱元璋来说却很重要,直接影响了朱元璋后来做皇帝的进程。作为开国功臣之一,朱升有着与其他许多英雄截然不同的结局。朱升不仅没有被朱元璋杀死,而且还得到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 龙虎猴的成语(龙虎猴的成语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象征,其中

    习语是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体现了汉语的精髓和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有一种习语,以龙、虎、猴为代表,作为三种不同动物所象征的人格特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美。本文将对这些“龙、虎、猴”的成语进行详细分析,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成语的由来和意义。1.龙:以“龙”为象征的习语1.龙潭虎穴习语“龙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