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雍正王朝》让大家认识了吴思道这个人物,他心思缜密,是雍正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剧中有一幕展现了吴思道惊人的智慧。年羹尧奉命剿灭西北叛军,却完不成任务,朝廷只能不断给前线发军费。吴思道应该已经猜到不对劲了。他直接破获了躲藏在法隆寺的叛军,帮
助年羹尧一举消灭了叛军。那吴思道是怎么知道叛军藏在哪里的?我们来看看吴思道的智慧。
吴思道是个男人
正史中有吴思道这个人,但正史中关于他的记载很少,与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人物有很多出入。先说这部电视剧里的吴思道。
吴思道出生在绍兴,江南一代。这个地界从唐朝开始就是人才辈出,人才聚集的地方。出生在这里的吴思道也是一个敏捷的人。然而可惜的是,他虽然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爽,几次科举都失败了。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开始他的助手生涯,给各地的人提建议。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吴思道是雍正的左膀右臂,洞察人心、审时度势的专家。在五四继承大一统之前储君的位置是空的时候,有个江湖骗子提出五八康熙是个可以做的材料,康熙也深表赞同。
对于这件事,我们的主人公五四很生气,觉得父亲太糊涂了。但吴思道告诉梅,这是康熙的平衡术,为了维护朝廷的稳定,他不必在意。此外,吴思道还将"争是不争的,不争就是争鸣。夫唯不争,天下不能与他争"五四明确表达了上位的道理,帮助他登上皇位。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吴思道不是一个虚名的人,而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大师。但问题是,再厉害,到了西北,连具体情况和地形都不问,也不能直接判断出敌人的藏身之处。那么吴思道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秘诀吗?
傲慢的年羹尧。
其实道理很简单。吴思道不需要知道西北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也不需要知道他在西北能躲在哪里。他只需要知道年羹尧。
年羹尧,在梅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吴思道就看透了他的性格。就凭他在五四到五四之间明目张胆毫不掩饰的摇摆不定的行为,吴思道就知道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
基于此,吴思道可以判断西北叛军久攻不下的原因,无非是年羹尧做了损人利己的事情。再加上常年高昂的军费,这件事情就更加明朗了。
年羹尧去西北打仗,天高皇帝远,皇帝需要他带兵打赢。在年羹尧心里,那是皇帝求他办事,他不需要这么纠缠。而且皇帝在这里也没什么事情,不好意思不趁机发财。
所以,这种根深蒂固的本性之所以长期存在,是因为年羹尧借此机会充实自己,为自己做打算。他不需要知道具体怎么操作吴思道。他只需要知道年羹尧必须与敌人勾结,即使不是直接勾结,也会间接饶了他们。而且年羹尧愈演愈烈,拖的时间越来越多,使得朝廷没有足够的钱用于军费开支。
这个时候,吴思道只需要告诉年羹尧,一旦暴露,他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不仅如此,他拖得越久,皇帝迟早会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等皇帝回过味来,还是没有好果子吃。更重要的是,如果西北叛军没有被镇压下去,哪天皇帝真的被推上了下一个位置,哪里还有他年羹尧的生意?
而年羹尧,听了伍肆摇摆不定的暗示,自然知道自己做不下去了。所以这一次,不管吴思道说叛军藏在哪里,年羹尧都必须尽快消灭叛军。吴思道指出,叛军的立场是给年羹尧一个台阶下,毕竟他还需要平定叛军。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吴思道不简单,轻描淡写几句就扭转了局面。他对局势的掌控和对人心的洞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