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解析东亚创造的财富为何没有西方多(东亚为什么发达)

解析东亚创造的财富为何没有西方多(东亚为什么发达)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714 更新时间:2023/12/29 22:14:40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按照这个东亚人的说法,智商高于全球平均智商。但是如果我们看东亚的经济,东亚的经济肯定没有西方多。那为什么呢?是智商还是历史?好奇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有兴趣的不要错过。

这个问题分为两部分:

1.东亚人的智商高于

平均水平。

2.东亚创造的财富没有西方多。

让我们从第一部分开始。真的是这样吗?东亚人真的更聪明吗?

这个结论会让你非常自豪——的确如此。根据英国埃尔斯特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理查德·林恩2006年出版的《种族智商差异》一书,林恩收集了自1920年以来500多项关于人类智商的研究,得出东亚人智商最高的结论;其次是欧洲人;然后是中东人,北非人,南亚人;非洲人、澳大利亚土著和西南非洲的丛林居民排在最后。

林恩教授进一步阐述了智商差距的原因。他的研究认为,人的智商是由遗传、健康营养、教育和环境决定的。按重要性排序。

东亚人智商高的原因是,人类在5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到达东北亚时,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寒冷的天气需要更高的智力和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制作御寒冬衣,搭帐篷,生火取暖,猎杀猛犸象等大型猛兽,都需要高超的技艺和生存智慧。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东亚人日益增长的智商也是进化作用的一个例子。

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后续研究发现,林恩在写书的时候刻意选择了数据,有些数据是经过处理的。但是,人的智商在国家之间是有差异的。

还有一点,我们要知道智商是一个变量,智商是可以通过营养、教育和训练来提高的。

第二部分,东亚人创造的财富没有西方人多。这是正确的吗?

首先,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创造的财富总量比人类历史上所有创造的财富多几十倍、上百倍,而这些财富的增长主要在西方世界。

当我们聚焦工业革命的时候,会发现完全不同的情况。

在物质财富领域,英国经济史学家麦迪逊在《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960-2030)》一书中,通过定量研究和计算,发现了以下事实。

14世纪至15世纪初(宋元),中国人均收入高于欧洲。从各方面来看,宋朝都城临安(杭州)负责城门的士兵的生活水平远高于同时期在英国拥有大量封地的领主。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中国人均收入一直停滞不前。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1820年后,中国迅速衰落,到1978年,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不足5%。改革开放成功引发了超高速增长,2003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上升至15%。

麦迪逊在书中认为,中国的经济追赶过程在未来仍将继续。根据他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相当于美国GDP的107%,到2030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将提高到23%(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改革之路被称为"伟大复兴"。

基本上,麦迪逊预言了成功。

再来看精神财富。

李约瑟是中国科技史上著名的专家。他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发现中国的科技进步在历史上长期领先于世界。公元868年,第一本有出版日期的书是唐代印刷的。1088年,北宋发明了"磁力制导"指南针,南宋1161年发明的投石机,可以投掷炸弹。东汉张衡观测气象"风中的青铜鸟"比欧洲早1000年;南北朝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七位,比欧洲早1000年。

从6世纪到17世纪初,中国重大科技成果的比重始终高于54%,而到了19世纪,只占不到0.4%。

李约瑟提出了中国科技发展史上著名的李约瑟之谜。

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

让我们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智商更高的东亚为人类创造的财富比西方少?

东亚,尤其是中国,在历史上是成功的。我们创造了辉煌的过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远超世界。我们曾经在生活水平和科技发展上远远领先于欧美。

不幸的是,我们在现代已经落后了。

我们所做的是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在体制机制上解决财富和科技发展的桎梏,用结构机制改革的红利释放全民潜力。

欧美与中国的竞争与合作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16世纪以前,中国长期领先于欧美。西欧黑暗的中世纪过后,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为当时的欧洲思想家提供了外壳。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先贤翻译中国典籍,著书立说,冲破基督教的束缚。这是"复兴"发起人之一。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西方从此主宰了世界。

今天,中国回到了世界的聚光灯下。决定中国地位的不是你买了多少爱马仕包,而是你有多少亿万富翁。但是中国能涌现出多少伟大的科技工作者,能贡献出多少世界级的科技成果,能为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多少贡献。或者说,在与西方文明的互动学习中,中国给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安全与财富、和平与希望、未来。

"在船的一边,千帆竞赛;病树之首,万年沐逢春。"一个生活在18世纪英国的纺织工人不会知道她将被授予一百年的荣誉。

我们呢?

标签: 中国智商东亚人

更多文章

  • 小脚趾甲两瓣是什么民族(小脚趾指甲两瓣是什么民族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趾甲,鲜卑,脚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剪指甲的时候,会不会发现我们的指甲分成了两半?有两个指甲,一个大,另一个小。外面的手指甲比较小,里面的比较大。其实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现象,并不是畸形现象,也不是什么机能失调造成的。说起这个手指甲,还是有一些历史渊源的,那就说说边肖吧。小脚趾的复杂特征是小脚趾的脚趾甲像"拆分

  • 明朝最有名的谋士是哪几个?(明朝十大最强谋士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谋士,明朝

    说到明朝朱元璋发展的盛世,自然少不了谋士。那么朱元璋能一统天下,创造丰功伟绩,一定是谋士的功劳。我们知道,刘伯温和刘伯温辅佐朱元璋打下了很多天下。除了刘伯温,朱元璋还帮助过哪些谋士,谁可以称为明朝第一谋士?我们来看看明朝盛世有哪些著名的谋士,哪些人可以称之为谋士。明朝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有三个著名的

  • 越南京族人就是土生华人吗国名来自于哪位中国皇帝(越南京族的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越南,中国,京族

    说到越南,我们国家南部的一个小邻居。很多人以为越南人其实是汉人,其实不是。越南的主要民族是京族,但不可否认的是,越南人的祖先在古代确实与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也有京族。因此,越南的主要民族和历史与古代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连"越南"这个名字是清朝嘉庆皇帝起的。

  • 吕布辕门射戟是真的吗?(吕布辕门射戟射的是什么部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布,辕门,刘备

    说吕布在辕门射戟很有意思,因为好像大家都很熟悉,而且也可以看出吕布的武功很高,这在当时也是很有实力的象征,所以有人会问,但是我们要问这样惊人的操作是不是真的,那么吕布在辕门射戟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吕布在辕门射戟的故事呢?让我们跟随边肖来分析和揭示其中的秘密吧!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吕布在辕门射戟是不

  • 孝庄和多少人睡过(孝庄最后嫁给了谁)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太极,小庄,野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小庄问题。小壮也是一个很复杂的人。据说小壮睡过很多人,所以有人要问,这个小壮睡过谁?有多少人和小壮睡过?历史上真正的小庄睡了多少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问题吧!萧庄在野史中与顺治、多尔衮、皇太极、洪承畴四人有过关系。不过,这个小壮有没有和这四个人中的任何一个睡过就不得而知了。只有

  • 王翦是一个怎样的人?(王翦怎么出名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建,秦国,秦王

    古代历史上一直有很多著名的将领。但是,在这些将领中,只有一部分是勇敢而足智多谋的,只有一部分是勇敢而足智多谋的。不过估计最后能死的也就那么几个。战国时秦国的大将王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秦灭六国时,王家灭了五国,但秦始皇无意为难王家。不得不说,王健的生存智慧也很强。那么,王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有

  • 揭露郑志龙为什么被处决,其实没什么用。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郑成功,清朝,清政府

    最近,许多人对郑成功的父亲郑志龙感兴趣。大家都知道这个郑之龙最后投降了清朝,但是最后还是被处死了。那么多人要我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下面简单分析一下,一起揭秘。郑之龙投降了清朝,但还是被清朝杀掉了。核心原因是他没有利用价值。事情是这样的,郑志龙原本是沿海地区的走私贩,后来被指使做一些海岛生意,可

  • 王熙凤和贾蓉之间有私情吗(红楼梦王熙凤和贾蓉是不是有私情)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王熙,关系,暧昧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红楼梦》,里面的贾蓉和王熙凤一直都有争议。而且他们两个的关系有点扑朔迷离。那么《红楼梦》中王熙凤和贾蓉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有暧昧关系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王熙凤和贾蓉是什么关系?王熙凤的丈夫和贾蓉的父亲是表兄弟,所以王熙凤是贾蓉的姨妈。很多人觉得贾蓉和王熙凤关系暧昧,

  • 赵云为什么在五虎将里地位最低?(赵云是五虎)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赵云,将军,关羽

    赵云虽然是五虎将之一,但在五虎将中地位最低。因为赵云的官职和政绩不够突出,所以在言情中赵云是一个常胜将军,但在带兵打仗方面并不是赵云的强项。也许赵云是个勇敢的战士,但他不是个好指挥官。毕竟古代战争都是用计谋打的,没有人会和你正面交锋。和about,马超,黄忠比起来,赵云确实有点逊色。说到蜀汉五虎将军

  • 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指的是什么(不破楼兰誓不还中的楼兰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楼兰,匈奴,汉朝

    王昌龄去边塞的时候,和边塞的战士们喝酒玩乐,做了一句名句"黄沙百战穿金甲,破楼兰不还"。这是他对边塞官兵战斗精神的赞美,充满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成为我们中华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同时,"楼兰"这个词,"舒多晚回,楼兰不回"。那么为什么古代文人喜欢用楼兰来形容自己的爱国之心呢?这个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