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元朝,众所周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中国人最尴尬的时期,因为成吉思汗在这个时期几乎把欧亚大陆打遍了,简直就是一种天下无敌的感觉。但仔细分析之后,似乎孟元并没有在他眼皮底下打朝鲜,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示这个问题吧!
梦圆不仅没有放
过韩国,前后还和韩国打了九场战争!
成吉思汗时期,忙于统一蒙古,对金国发动战争。此外,他还要进攻西夏和华拉墨子,但对朝鲜不太在意,朝鲜在辽东很偏僻,没有战略意义。
1216年,一个契丹叛军逃到朝鲜,到处抢掠,朝鲜人无法应付。两年后,蒙古军队追击契丹叛军,大喜过望的朝鲜人不仅出兵援助蒙古,还主动承担后勤补给任务。
打败契丹叛军后,双方大约是兄弟国家,但在蒙古人眼里,平等关系并不存在。在他们看来,朝鲜的如意算盘是投降。
此后,蒙古人多次要求朝鲜纳贡,可怜的朝鲜渐渐难以忍受,从上到下都在暗中壮大起来反对蒙古。
1225年,朝鲜人杀死了前来朝贡的蒙古使者。在蒙古人看来,这无疑是十恶不赦的罪行。然而,对韩国人来说幸运的是,蒙古人此刻正忙于进攻西夏,无暇顾及这个小国。
不久,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的过程中死去,朝鲜有幸又度过了六年。
1231年,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继位为可汗。同时对金国发动攻势,派蒙古军队进攻朝鲜。
势如破竹的蒙古军队轻松攻克了朝鲜首都开城,朝鲜国王的兄弟淮安也出来了。蒙古人在开城任命大儒华池,后撤回。
这是蒙古人第一次进攻朝鲜。
蒙古人撤走后不久,高丽王杀了驻扎在开城的蒙古人,然后把首都迁到江华岛,以示忠诚的反对决心。
蒙古人得到消息后,第二次进攻朝鲜。这一次蒙古人打到朝鲜半岛的最南端,但由于蒙古军统帅萨利塔在光州中途阵亡,缺少水军的蒙古人无法攻克江华岛。
蒙古军副司令铁哥决定撤退。
蒙古人走后,高丽王很快派人去谢罪,但不但不肯归顺蒙古,还主动出兵收复失地,惩罚投降者。
1233年4月,窝阔台对朝鲜发动第三次进攻。
虽然庆尚道和全罗道相继失陷,但朝鲜人民的抵抗十分顽强,双方一直战斗到1238年。最后,打不起仗的朝鲜王室再次求和,同意把王室成员作为人质交给蒙古。
但蒙古撤军后,韩国人只做了一个伪皇室成员。当他们发现被骗的蒙古人怒不可遏,再次要求朝鲜皇室撤出江华岛,烧毁所有船只。
第四次!
韩国王室的回应是交出一名韩国王子和10名贵族子女,但拒绝了其他要求。
1241年,窝阔台汗因醉酒而死,朝鲜人又一次杀了一个蒙古统治者。
然而,似乎每一个新蒙古可汗对朝鲜发动战争都成了一种习惯。
1247年,蒙古帝国的第三任大汗贵由发动了第五次进攻朝鲜的战争。第二年,短命的贵由病死,蒙古军队撤走,朝鲜又逃了。
1251年,蒙哥汗继位,要求朝鲜王室给人质,遭到拒绝。
结果第六次朝鲜战争如期而至。这一次,韩国皇室实在忍无可忍,终于同意搬出江华岛,交出安庆王子(王子)作为人质。
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蒙古军队撤退了。
然而,韩国人可能认为他们可以像以前一样逃脱惩罚。蒙古人撤走后,朝鲜王室食言,搬出江华岛,并惩罚那些主张与蒙古和平的官员。
从1253年到1258年短短五年间,蒙古人两次大规模进攻朝鲜(第七次和第八次)。面对强大的军事压力,韩国内部最终分裂,大臣们发动政变,杀死了主张放弃六堡岛的权臣崔实。
朝鲜与蒙古之间可以实现和平,条件是朝鲜成为蒙古的附庸国,但可以保留原有的政府制度和传统文化。"从它的民族习俗"、"自玩选官"。
1258年,朝鲜人赵辉、卓青在首都杀尽兵马,书记员沈志平向蒙古投降,献与贺州。蒙古人设双城总政,赵辉为总政,卓青为千户,后代继承。
1260年,忽必烈单枪匹马在开平继位。这一年,朝鲜国王病逝,忽必烈下令护送在蒙古被扣为人质的龚安庆回国继位。这是朝鲜历史上的元宗。
与此同时,忽必烈在朝鲜宣布大赦,遣返逃往辽东的朝鲜俘虏和居民,禁止蒙古入侵朝鲜等措施安抚朝鲜民众。
多年的人质生涯使元宗更加亲蒙古,但朝鲜反对蒙古的势力不喜欢他。与此同时,蒙古元为了征服南宋和日本,对朝鲜的压迫也越来越多。
1269年8月,朝鲜反蒙古大臣林炎废黜了元宗。
不久后,在忽必烈的军事干预下,恢复了高丽元宗,同时高丽西京(今平阳)又率领崔坦、李艳玲等人将都城降为高丽北部的50个城市。
1270年正月,忽必烈改西京为东宁郡,划归辽阳省。同时派兵护送高丽王父子回国,并任命多托、焦天义为高丽大儒华池。
这是蒙古对朝鲜的第九次战争。
到1273年,元军占领济州岛,消灭了最后的抵抗力量。
朝鲜蒙古战争结束后,朝鲜成为元朝的附庸国,忽必烈在东部各省设征,直接统治,并派大儒华池负责行政事务,收取朝贡。
此时的韩国已不再是原来的疆域。
因为,朝鲜的西京(今朝鲜平壤)、双城总督府(今朝鲜咸镜南道金叶郡)和济州岛,从1269年开始的50多年里,都是蒙古帝国辽阳省的一部分,直接受其管辖。
所以蒙古人不仅没有放过朝鲜,还对朝鲜发动了九次战争!这是一场长达42年的战争,仅次于蒙古征服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