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曾经惋惜,与楚汉相争的项羽没有渡过乌江,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毕竟,只要他活着,对刘邦来说就是一个绝对强大的对手。这个问题其实就像是在问项羽为什么听到四周楚歌就认定自己失败了。是类似的问题。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解释一下项羽为什么认定自己战败了。
项羽绝对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就算他不爱学习了,也只是"不爱",而不是"不"这就好比现在很多孩子不喜欢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但是整个环境让他们不得不这样做。项羽不喜欢学那些对他没用的东西"一人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能够在被完全包围的情况下,斩杀汉军百余人,武艺其实不弱,甚至很强。他也很会打敌人,会排兵布阵。否则他不可能以绝对的劣势赢得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这样的军事才能是历史上很多名将无法比拟的。
这样的人说自己是大老粗,不懂得审时度势,是绝对没有说服力的。那么,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他一听说自己被围攻就认定自己失败了呢?这不是他想看到的。即使在这个时候,他还是想突破,所以他绝不是一个会轻易放弃的人。
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部队里不止他一个人。即使他能保证自己不受外界干扰,内心依然坚定,但他不能保证别人,也就是他的士兵的想法。这些将士与项羽浴血奋战,到了最后一步,总会有人担惊受怕,思念家中亲友,而楚歌就是一道城门。汉军唱楚歌,调动了楚军心中的那些其他情绪,军心不稳。它怎么还能赢呢?
当他到达乌江岸边时,他周围没有一个人活着。虽然项羽可能从来没有感到过恐惧,但他也知道没有希望了。就算回到江东,又怎么跟江东的长辈说呢?你怎么还有脸见他们?就算他们厚着脸皮回去,他们真的会原谅自己吗?而且,刘邦还在。如果他愿意,他不会继续派兵。到时候,他的家乡也未必能幸免。
项羽对友情的重视,可能会让他感到无比的痛苦。另外,天地间似乎只剩下他自己了,所以他可能干脆自杀,避免死在刘邦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