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文采好的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原谅。三个曹操中,曹操和曹植的文章或诗歌都很有名,但很少有人能说出曹丕的作品。对于曹操的接班人,如果抛开其他因素,大部分人在情感上大概会更倾向于曹植。但曹操放弃了一直很重视的曹植,选择了曹丕,也不是没有原
因的。如果曹植真的成为继承人,他真的能当好皇帝吗?
"煮豆捧为汤,煨为汁。蜂蜜在壶下燃烧,豆子在壶中哭泣。本是同根生,何必急着互炒。"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是曹丕继位王维之后写的一首七步诗,试图杀死与他争夺一席之地的弟弟曹植。
很多人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都很同情曹植,痛恨曹丕的残忍。所以,他们说:要是曹植能当皇帝,就不会这么惨了。真的是这样吗?不一定。
皇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做皇帝,首先要狠毒,要能干,这一点曹丕是有资格的。有人说:曹植从来没有真正当过皇帝。你怎么知道他不能?的确,曹植没有这个机会,所以我们无法下结论。但是,我们可以找几个和他差不多的皇帝来学习。
曹植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文采好,是个艺术家。历史上还有哪些艺人和皇帝?熟悉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吧?三位最著名的艺术家是皇帝:陈后主的陈,南唐的李煜,和宋徽宗的。
这三个皇帝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这再一致不过了:亡国,被俘,屈辱地度过一生。
回来想想,曹植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吧?陈北有大隋,南唐北有大宋,北宋北有大金。而曹植的国家面对的是如狼似虎的刘备和孙权。让他坐在山上?很难说会发生什么。
皇帝真的不是一个艺人的好工作。他们太容易沉迷于某个世界,导致忘记了自己的位置和责任,就这样结束了。如果曹植真的当了皇帝,最终被国家俘虏。那么,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对待曹植,恐怕都不会像曹丕那样给他们写七步诗的机会。
曹操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本来是想把自己有才华的被称为神童的曹冲传承下去。但曹冲英年早逝,曹操只能在曹丕和曹植之间选择。
曹操后来选择了曹丕继位。如果选择了曹植,历史会改变吗?
曹操最喜欢的人选是曹植,《三国志》记载曹植"单纯的性,没有尊严"。曹植是一个伟大的人才。他生活中没有架子。他以非正式的方式做事。他经常和丁仪、杨修等朋友喝酒唱歌,有时也不注意场合。
曹植很有才华,写诗也很好,但在处理政务方面,曹植不如写诗。曹植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诗歌和饮酒上,经常做一些不礼貌的事情。有一次,曹植在只有皇帝才能走的驰道上狂飙。曹操气得说,从此再也不相信曹植了。
关羽围攻曹仁时,曹操本来想派曹植带路解决樊城之围。但曹植喝得太醉,无法接受曹操的命令。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军情紧急,战事紧张,但曹植还能喝一点酒就醉了,这让曹操怎么敢把国家大计托付给他。曹植政治上不成熟。
曹操最初非常看重曹植。曹操在认领孙权之前,命令曹植留守邺城。
书上说:种任性,不自激,无节制饮酒。文帝以术制之,自命不凡,自我装饰,宫人左右,言之凿凿,故定为嗣。论控制人和搞战术的艺术,曹植比不过曹丕。
如果曹植接了曹操的班,他的表现还不如曹丕。估计曹植当魏帝的时候,司马家就已经崛起了,不用等那么多年。